只有如此的事件才是整治娛樂圈的一個契機

只有如此的事件才是整治娛樂圈的一個契機

小B:問你個事?記得《有一說一》這個節目嗎?

小A:知道啊!不是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崔老師主持的節目嗎?

小B:不對。那個是電影《手機》裡的節目。崔老師主持的那個節目叫做《實話實說》。

只有如此的事件才是整治娛樂圈的一個契機

這段對話是發生在我的兩個朋友之間的。貌似先前的輿論導向會讓一部分人,把《有一說一》這個虛構的節目和崔老師掛鉤。這也難免在《手機2》再次出現的時候,崔老師會在某些方面表現的進攻性很強。試想如果相同的事情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作為一個父親一個成年人,多次去溝通無果,對方先是好聲好氣的跟你說好好,背地裡仍然是做另一套。面對影響力和權利金錢比自己高出很多的敵對面,你會如何去捍衛自己的權利,如何去保護自己的家人。

不管崔老師的做法是否合理、講究,作為一名不被權貴考慮在內,並多次被傷害的受害者。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也是出於無奈的,就單憑這點筆者更傾向於支持崔老師。

也並不是說被牽連的演員就是罪有應得。在事情沒有完全水落石出的時候,誰也不能這樣發言。但是對於被透漏出籤大小合同並且漏稅的情況下,自己並沒有第一時間澄清,而是發了一段有諷刺意味的動態,去嘲諷傷害那個說自己的人,明顯的是不把一些事情當回事。而是把自己的情緒放在第一位,似乎一場口水戰一觸即發。然而當觸及到錢的時候,群眾或者粉絲不在站在她的隊列時,此位明星就裝作啞口不言了。只有相應的工作室做出了一份漏洞百出的聲明。也不是說這樣就表示默許了一些事情。一個人去表達或者沉默是自己深思後的一個選擇並不能代表什麼。反正無錫地稅局已經介入調查了,一些情況以後會慢慢浮出水面的。

只有如此的事件才是整治娛樂圈的一個契機

筆者驚訝的不是娛樂圈的那些黑幕。相對於那些天文的數字和複雜的社會關係,筆者更會反思為什麼單獨這次就可以得到廣泛的關注呢!其實國家早就察覺到了,民眾對於明星高片酬的不滿。中央電視臺也零零星星地報道過一些明星一部電影電視劇片酬過億的新聞。也說了那些小鮮肉們的片酬動輒8000萬到1.2億,導致作品製作經費嚴重被佔用,編劇、後期配音等其他工作人員的酬勞極低,導致影視劇製作下滑!其實2016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佈黨組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通報明確指出:堅決遏制"天價"片酬和明星炫富問題。指導行業協會聯合大型影視公司抓緊制定抵制"天價"片酬的行業自律公約;指導相關行業協會就"注重影視作品思想價值和審美導向,優化影視製作成本結構"制定倡議書,加強對市場的引導。完善備案立項環節審核要求,及時制止片方盲目炒作明星、粉絲、網紅的行為。要求各級電視播出機構在電視劇購播過程中不得指定演員、不得以明星大腕作為論價標準,在電視劇宣傳工作中不得對明星進行過度炒作。嚴格限制綜藝娛樂尤其是真人秀等節目播出比重、時間、時長和頻率,嚴控明星及子女參加真人秀節目,有力遏制追星炒作之風。加強社會類、娛樂類新聞管理,遏制拜金追星、一夜成名、炫富享樂等錯誤思想傳播。

儘管早就有了相應的措施和規範,但是貌似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效果。直到17-18年短視頻成為主流,全民湧向各大平臺爭當主播,導致好些草根主播的錯誤觀念成為主導,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這時廣電總局開始面談各大短視頻平臺,要求整改或者下架。對一些造成不好影響的主播或藝人進行封殺禁止從事主播或演繹行業。至此,一股整治娛樂圈的大風,才初露頭角。

趕巧《手機2》的出現,正好戳中了崔老師的痛點,且作為每一次為民眾發言的公眾人物,掌握了一些娛樂圈的黑幕,單從保護自己和家人的角度,崔老師爆出了自己又一抽屜的黑幕合同。也許是經濟一直不景氣的原因,群眾累死累活並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然而那些合同上的天文數字是人們一輩子都不敢想的。所以嚴重的心理不平衡就這樣產生了。那些拿著3500元一月的務工者還要交稅,而那些動輒百萬的明星卻可以逃稅漏稅。所以一些吃瓜 抱著不平的、好事的心去靜觀事情的水落石出。偷稅漏稅是損壞每一個納稅人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的,出於公平公正也一定會有個說法的。

僅此!

謝謝您看完我碼的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