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網評論:不是每個老兵都能活104歲

那個在天安門前敬禮的老兵,走了。

4月27日清晨5點多,抗戰老兵陳廷儒在蘇州逝世。兩年前,他參加了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閱兵,時年102歲。

當時,陳老坐在受閱老兵方隊第一車、第一排、第一座,那個顫巍巍舉手敬禮的瞬間,成為人們至今難忘的經典畫面。

军网评论:不是每个老兵都能活104岁

老兵,悄然離去,選擇了一個靜靜的清晨。那一刻,古城姑蘇,春花已經凋謝,滿樹的枇杷熟了。潺湲的流水,啁啾的鳥鳴,颯颯的晨風,為老兵送行。

104歲,老兵高壽,堪稱罕見。

算一算,老兵出生那年,是農曆癸丑年。老人與習仲勳、韓先楚、洪學智、錢三強同庚。八一南昌起義那年,老兵14歲。抗日戰爭爆發那年,老兵24歲。解放戰爭勝利那年,老兵36歲……

老兵屬牛。勤勉踏實,敦厚堅毅,官銜不高。1955年授銜時是少校,離休時是正師職。如果不是那場舉世矚目的大閱兵,老兵很可能一生默默無名。也許,老兵自己也沒有想到,晚年的最後兩年,一舉成名天下知。

军网评论:不是每个老兵都能活104岁

聞達於天下,未必是老兵的心願。生前,老人曾說自己的長壽秘訣是“可喜不大喜,可憂不大憂”,可見老人是生性淡泊之人。戰爭年代的老兵,活下來就是幸運。能夠如此高壽,能夠看到今天的中國,這更是老兵之幸。

老兵長壽,我們沉下心來細想,與其說是老兵的幸事,不如說是我們後生晚輩的幸事。老兵活著,我們可以把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和貢獻,呈獻在老兵們的眼前,給他們欣慰,給他們喜悅,告訴他們後人成長、事業有繼。這些天,發生了很多的喜事。天舟一號飛天、國產航母下水……我們希望老人當時還清醒,我們盼望老人都知道。

军网评论:不是每个老兵都能活104岁

然而,老兵還是走了。今後,我們做出再多的成績、國家取得再大的進步、軍隊贏得再大的勝利,也只能是“家祭無忘告乃翁”了。這些年,在互聯網上,每當國家有喜事,總有“這盛世如你所願”的網文。這種情懷,彌足珍貴,也令人感喟。

百歲老人,終究是風燭殘年。翻閱兩年前的勝利日大閱兵報道,媒體還齊誇陳老“矍鑠”“硬朗”。不到兩年時間。老人駕鶴西歸。對於老人,後輩日後告慰於靈前,不如今天把讓老人高興的事情呈報於膝前。在我們這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家國家國,家即是國,國即是家。國事和家事,有時道理是一樣的。

老兵不死,只是日漸凋零。話雖如此,但終究不是每個老兵都能活104歲。以往,每當我們面對老兵日漸凋零的方陣,我們總是想多為他們留下一些採訪、留下一些音像,我們希望老兵的身影在我們的記憶中永遠鮮活。今天,面對陳老的靈柩,我們應當明白,我們過去做的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對老兵最好的紀念,是加快步伐,埋頭髮展,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們應當像老兵們一樣,在年輕的時候,為這個國家做出過誰也無法替代、必須自己擔當的事情。

军网评论:不是每个老兵都能活104岁

終有一天,我們老了。願我們的後輩也有這樣的情懷,用他們更壯的身板、更快的腳步,做出我們光陰所限、無法完成的偉大事業。後輩如此,代代如此,像那大江的流水一浪一浪向前進,像那高空的長風一陣一陣吹不斷!

“翻過雪山之後,玄奘進入中亞大草原,來到碎葉……”寫這篇評論的時候,電視里正播放《玄奘大師》。“玄奘走過之後73年,大唐最偉大的詩人李白在碎葉出生……”

李白和玄奘一樣,也邁開了壯行天下的腳步。或許,沒有玄奘的艱辛跋涉,就沒有李白的錦繡詩篇。玄奘取回的佛經、李白留下的唐詩……在中國歷史上,常有隔代人奇峰並峙的風雲際會,綿延在中國人骨髓裡的,是“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使命傳承。

生命,是奔騰的長河。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活104歲,但使命接續的浪奔浪湧永無盡頭。

或許,這才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支軍隊生生不息的最大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