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人淡忘的最大官二代

他是被人淡忘的最大官二代

1

【民国纪事】最大的官二代


他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官二代”,父亲是最为显赫的国父,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孙中山。

他有一系列耀眼的头衔,除了是孙中山的儿子,他还出任过中华民国考试院院长、立法院院长、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副主席等职,但位高却从未权重。

他曾壮志满怀,甚至雇佣杀手王亚樵刺杀蒋介石,无奈晚景凄凉,不得不向蒋介石服软,换取回到台湾的一份生活保障。

他脾气大发,拿着拐杖就要打国民党元老胡汉民。

他当年和两个女秘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得意地对立法院的同事讲,我这是知法犯法。

他,就是孙科。

文 | 岩源

孙科(1891.10.20—1973.09.13),字连生,号哲生。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人(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孙中山长子,他的母亲是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卢慕贞。孙科16岁考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专攻政治、经济。曾任中华民国考试院、行政院、立法院长。

他是被人淡忘的最大官二代

2

他的仕途从广州市长起步。1921年,孙科任广州市长兼治河督办,1923年、1926年两次再任广州市长。当时,广州是革命的策源地和大本营,孙中山让孙科出任此职,足见对孙科的器重与栽培。

孙科任内干的也确实不错,出台了广州组织条例,明定市政厅下设公安、工务、财政、教育、卫生、公用六局,其中公安局、公用局是孙科首创,后来被沿用到中国各个地方,公安局一直被称呼至今。他还特别注重市政建设,修马路,搞规划,建公园,治理河道,清淤搞卫生,兴办多所学校,多项工作开了民国城市建设之先。如今的广州市民在城市建设上还会念及这位首任市长。

当时广州市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革命筹集经费,孙科任内,大刀阔斧进行财税改革,让广州财政有较大盈余,当孙中山革命遇到经费困难时,孙科都能在广州筹集资金为革命输血,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政府处置公产,甚至还开了若干家公营公司。

他是被人淡忘的最大官二代

3

孙科表现出能干的一面,并不是人们盛传的阿斗式人物。但他的缺点也是致命的。一次,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手执大元帅府令找到孙科,让孙科拨付20万军费,孙科竟然把拨款令扔进垃圾桶,和胡汉民起了争执,一怒之下,拿起拐杖就要打胡汉民。

孙中山去世后,他的脾气就没有人忍受了。加上在关键时候老是错判形势,政治影响力就越来越弱了。

1926年1月孙科是国民政府的交通部长。后来汪精卫和蒋介石搞不到一起,宁汉分裂。孙科习惯性地选择了汪精卫,可是汪精卫没有枪杆子,最后只得跟蒋介石讲和,站错了队的孙科在蒋介石的南京政府里被安排了一个铁道部长的职位,和他的父亲当年在袁世凯政府里的职务(全国铁路督办)相当。

孙科没有实权,就想整事。

1931年,蒋介石软禁了胡汉民,孙科觉得胡汉民(孙中山去世后,他是孙科的政治靠山)完了自己就得歇菜。于是天真地和胡汉民的亲家策划了王亚樵“庐山刺蒋”事件,背后花钱买凶的就是孙科。可蒋介石这个总司令不是白给的,暗杀并没有成功,事情败露,从此和蒋介石结下梁子。

1931年12月,蒋介石迫于各方面压力通电下野前夕,要推选国民政府主席的继任者,有人推荐了孙科,因为孙科是孙中山的儿子。

这时候,胡汉民却说话了。“孙科的确是中山先生的儿子,于是,他就有了革命的脾气;还因为他是在国外长大的,这样又有了洋人的脾气;又因为他是孙中山的独生子,所以又有了大少爷的脾气。三种脾气一起发起来,你们谁能吃得消?你们说,这样的同志能不能当主席?”

他是被人淡忘的最大官二代

4

最后,“德高望重”的孙科当上了行政院长,意气风发的孙科上台后想要大干一番,结果财政部长宋子文一分钱都不给他,什么事情也干不了,部长们也没几个听他的,只干了一个月就辞职了。老对头蒋介石重新上台。

1932年孙科任立法院长,他本来有着良好的法学基础,只可惜当时的政治环境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施展空间。他这个期间最有趣的事情就是自嘲的“知法犯法”了。

孙科的原配夫人陈淑英,是他的表妹。两人既是同学,又是亲戚。1912年和孙科结婚后,育有两子两女。孙科当了立法院长后,时间富裕,就开始寻觅外室。

女主角之一是严蔼娟,严是浙江人,1932年经由孙科的手下介绍和孙科认识,严的对外身份是立法院长的“私人秘书”,不久两人便开始同居,生活甚为甜蜜愉悦,还生了两个女孩。

1935年,孙科偶然机会在上海结识了蓝妮,蓝妮是云南哈尼族苗王后代,容貌秀丽,对中国古典诗词也有一定了解。孙科与蓝妮一见钟情,旋即邀请她担任自己的机要秘书。两人顿生情愫,很快,孙科便冷淡了严蔼娟,并迎娶了蓝妮为二夫人。

他是被人淡忘的最大官二代

5

适时,严蔼娟已身怀六甲,面对孙科无情的遗弃,她无可奈何,只能仇恨,遂状告孙科。经杜月笙和上海大律师吴经熊出面调解,孙科同意支付严蔼娟生活和教养费用方才作罢。

1936年3月,孙科与严氏的女儿孙穗芳在上海出生,孙科随政府迁都去了重庆。严蔼娟生活没了着落,迫于生计,失去生活来源的严蔼娟带着一岁的女儿改嫁他人。此后,严蔼娟并未罢休,仍然不断找孙科要钱。

蓝妮是孙科公开承认的二夫人,他们之间的曲折恋情对孙科的政治生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是被人淡忘的最大官二代

6

孙科194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副主席,按照常理,1948改为总统制后,孙是水到渠成的副总统。可这时杀出一匹黑马,抗日名将李宗仁宣布竞选副总统。

蒋介石怎么可能会让李当副总统呢,便开足马力帮助孙科竞选副总统。这时候,一桩旧事被翻了出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央信托局没收了蓝妮的一批颜料,说是敌伪资产,孙科当时为此事给有关方面说了话,承认蓝妮是“敝眷”,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可孙科为了当上副总统,不仅不辩解,还搞了一些小动作,结果副总统选举落败,蓝妮倍感伤心,觉得这不是一个担当的男人,从此劳燕双飞。

他是被人淡忘的最大官二代

7

孙科算是一个廉洁的人。国民党垮台后,孙科在香港定居4年后移居美国,连去美国的盘缠都是卖掉香港的房子东拼西凑得来的。到了美国后全靠儿女养活,在与子女共住期间,全家分工作家务,孙科主动负责每个房间的卫生。

后来年纪渐大,孙科不堪其苦,于是又向斗了半生的蒋中正服软,去了台湾。1965年任台湾“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1973年9月1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2岁。

其实,孙科还是有实力的。1914年黄兴访美,孙科全程担任翻译,敏锐的思维和对问题深刻的看法让黄兴大为赏识。黄兴回国后多次在孙中山面前提到让孙科回国为革命大业发挥更大作用。

他是被人淡忘的最大官二代

8

孙科的尴尬,在于他不善政治,却偏偏试图操弄政治。从政后左右摇摆,反蒋又拥蒋,联共又反共。

很多人说,孙科是“文人”,有文才,做学问一定是一把好手,他本可以学蔡元培去搞教育,甚至可以以其经营广州的才华去搞经济,做一个富豪。

可他偏偏选择了政治,也难怪,他是孙中山的儿子,平台又摆在那里,他哪里甘心做学问这种小事呢?

传播正能量,做有为的思想者

财金新传媒华信岩坚守原创。转载、合作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