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谁主沉浮?中美竞争的七条主赛道:ICT,金融,能源化工(二)

未来谁主沉浮?中美竞争的七条主赛道:ICT,金融,能源化工(二)

4

ICT产业:中国对美国为3:17


中国的3家是:阿里,腾讯,中国移动。

美国的17家是: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 Facebook,英特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思科,Verizon,甲骨文,IBM, 英伟达,康卡斯特,博通,德州仪器,bookingsholding, Adobe。

当然了,其实中国还有两家,一个是台积电也在全球市值100强名单里面,还有一个就是没有上市的华为,该公司如果上市肯定也是在100强行列。

中国本土ICT能力最强的企业,这个能力不只是盈利能力也指技术能力,也就是3家:华为,阿里,台积电,如果不算台积电的话就是华为+阿里两家了,除此之外技术+盈利能力很强的还有百度,当然有点遗憾百度现在遭遇了价值观的问题。

其他的国内ICT公司,小米,OPPO, VIVO,中国移动,腾讯,今日头条,联想,紫光展锐等等,始终还是差了一点,尽快里面也有很有野心的公司,比如紫光展锐。

阿里是中国唯一在大规模的做操作系统并且大量应用的公司,2009年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上线,2011年7月,阿里正式推出了端操作系统YunOS,可以搭载在手机,手表等各种智能终端上。阿里当时把智能手机作为一个重点,力推YunOS,试图在中国市场和安卓以及iOS三分天下。

但是一方面当时处于成长期的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华米OV等,并不愿意轻易尝试生态和各方面并不成熟的YunOS,另一方面,能够兼容安卓的YunOS一直存在到底是不是安卓修改而来的争议,与谷歌方面可能存在的纠纷也加深了国产巨头的疑虑。

尽管YunOS一度在中国实现了每年数千万台的发货量,市场调研公司赛诺的数据显示:

2015年国内智能机市场YunOS份额估计达到了7.10%,仅次于Android和iOS,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该年YunOS的出货量超过了3310万部。

但是这些出货,最大牌的品牌就是魅族,这还是因为阿里对魅族有投资的前提下,其他都是小辣椒,朵唯,康佳之类的不入流小厂家。YunOS始终得不到国产主流手机厂家的认可,也就谈不上有影响力。

在智能手机领域受挫的阿里,决定把汽车作为重点方向,事实证明这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2016年和上汽合作开始,上汽的互联网汽车搭载阿里的YunOS开始销售,互联网汽车,这在市场上是很大的卖点,除了转向汽车作为重点之外,阿里还在2017年9月把YunOS进一步升级到AliOS品牌,和以前备受争议的YunOS进行了切割。

到2018年年底,搭载AliOS操作系统的汽车差不多达到100万辆,其中上汽荣威RX5作为搭载AliOS操作系统销量最多的车型,从2016-2018年两年销售了40多万辆,这款车型被阿里放在官网作为案例。除此之外,搭载AliOS的东风雪铁龙旗下的云逸也在2018年上市,福特翼虎也采用AliOS。

目前和阿里合作的车企已经有了4家:神龙汽车,福特,东风雪铁龙,上汽。

实际上阿里到现在仍然没有放弃AliOS在手机上的使用,2018年3月,康佳推出的T1旗舰机,搭载的就是AliOS操作系统,在天猫上有销售。

除此之外,阿里还和公安部联合研发了AliOS安全手机,以及和中国移动+展讯定制的AliOS操作系统手机。

未来谁主沉浮?中美竞争的七条主赛道:ICT,金融,能源化工(二)


在AliOS 2018年10月份的媒体沟通会上,有记者明确提出,如果使用了AliOS操作系统的汽车,在北美地区进行销售,是否会和谷歌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问题。

阿里AliOS首席架构师谢炎明确回答,AliOS和安卓是两套完全独立的系统,不会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目前搭载AliOS的荣威汽车已经在东南亚地区销售,AliOS也把安卓作为在汽车操作系统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

阿里除了在汽车,智能手机,电视,冰箱,平板电脑这些对CPU性能和内存要求高的设备上

力推AliOS之外,在物联网领域在力推另外一款轻量级操作系统AliOS Things,轻量级理解并不复杂,你看你的手机就知道,安卓系统占据了几个Gb的内存,而小型设备是没有那么大的内存的,也不需要非常复杂的功能和计算,因此适用轻量级操作系统。

2018年12月21日,高通、联发科、Realtek,紫光展锐,全志在内的23家芯片和终端模组伙伴出席了阿里巴巴集团物联网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并宣布与阿里达成合作,推出内嵌AliOS Things的芯片模组产品,并将在天猫进行线上销售。

会上部分参会芯片模组商展示了与阿里合作的产品,产品均已经印上“Powered by AliOS Things”的字样。其中使用了AliOS thing操作系统的中移物联网公司的智能模组已经在近百家客户应用,瑞昱半导体(就是Realtek)移植和适配了AliOS Things的芯片,2018年出货量已经有几百万。

应该说,尽管阿里的操作系统,在手机上受挫,但是阿里采取在汽车这样全新的领域优先突破的方式,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以明确的说,国产操作系统必然会在汽车,家电和小型设备构成的物联网占有一席之地,同时阿里也并没有忘记在手里领域应用AliOS的想法。

操作系统在技术上并没有那么复杂,国内公司完全可以做出来,在过去的十几年,市场上有很多款手机操作系统,诺基亚的塞班,三星的BADA,黑莓,安卓,iOS,windows phone等等,最终是安卓和iOS一统天下,可见大量手机厂家都是可以自研系统的。

我们一直因为windows和安卓+iOS霸占了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而耿耿于怀,其实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也是物联网的一部分,在正在到来的更为广阔的物联网空间里,国产操作系统不可能再重蹈覆辙,这里面尤其汽车是重点,汽车由于实现的电子功能在越来越多,其系统功能和复杂程度不会弱于电脑和手机,无怪乎AliOS把汽车作为主攻方向。

对应于阿里的AliOS things,华为也推出了轻量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华为Lite OS。

不过总的来说,阿里在操作系统领域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ICT厂家。

在软件领域以外,阿里显然也并不满足,2018年4月收购中天微之后,更在2018年9月整合达摩院成立平头哥半导体,进行嵌入式CPU和AI芯片研发,并且在不断扩大芯片研发人才招聘。在物联网领域,阿里目前在自研操作系统和自研CPU都在推进,布局上组织和目标都已经很清晰。

在云计算领域,除了操作系统飞天以外,阿里还在2010年推出自研数据库Oceanbase,2014年推出互联网中间件Aliware,均使用在阿里云解决方案中。

阿里在2018年云栖大会南京峰会上喊出,“中国只有两种云,一种是拿来主义的云,一种是自主可控的飞天云。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远,”,还是有底气的。

阿里云在2018财年(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底营收达到了133.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01%。阿里目前已经是全球云计算三强之一,在中国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华为和阿里两个绝对主力兵团,目前营收增长都很快,这是一个有利因素。

华为2018年营业收入大约为1085亿美元,增长超过21%;而阿里巴巴集团增长也很快,2017年4月-2018年3月的年度营收达到2502.66亿元,同比增长58%,预计2018-2019财年也将保持50%以上的高增长,这样算下来营收能达到3800亿人民币以上。也就是阿里的体量差不多达到华为的一半了。两者合计营收超过1.1万亿人民币。

随着体量的增长,阿里的研发投入也在迅速增加,按照普华永道2018年11月1日公布的全球创新1000强的数据,阿里2018年研发投入高达36亿美元,不算华为的话,在中国所有公司排名第一位,值得注意的是其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2017年阿里的研发投入为23亿美元,到2018年一年之间增长了56.5%。2018年阿里的研发投入排名世界第45位。

阿里的研发支出跟华为一样,是朝着世界前十去的,全球研发支出第十位是Netflix,为110亿美元,阿里如果保持目前的增速,3-5年内研发支出就能进入世界前十。

在ICT领域赶超美国,将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目前国内巨头公司,既有商业竞争力,又有技术能力,还有全球野心梦想的只有华为和阿里两家。

其他的腾讯,百度,紫光展锐,长江存储,字节跳动,小米,联想,OPPO, VIVO,中芯国际等都是还需要进化的潜力选手,当然了,这个潜力肯定是很大的,以紫光旗下的长江存储为例,存储器占了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的30%左右,如果长江能够拿下存储器全球六分之一的份额。那就是全球5%的集成电路市场份额被拿下了,这个数字就已经很惊人了。

另外就是,美国的ICT公司,在体量巨大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超高的增速,这是占领和获取全球市场红利带来的超高收益。

我们以老大苹果公司为例,2018年前三个季度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6%,17%,20%。我们可能对这个速度没有概念,华为的营收只有苹果的一半都不到,2018年预计达到1085亿美元,营收增速也就是21%,苹果在第四季度发布的新手机定价策略失败,导致大大影响了营收增长,否则其在第四季度依然可以保持较高速的增长。

我们再看全球云计算领域的老大亚马逊,2018年前三个季度的营收增速为:43%,39%,29%,在这么大的体量上还能保持高速的增长。

腾讯对标的Facebook,其营收高于腾讯,增速还比腾讯更快。

Facebook 2018年前三个季度增速为49%,42%,33%

而腾讯为48%,30%, 24%,每一个季度都比Facebook慢。

同样的还有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2018年前三季度增速为26%,26%,21%。

而中国的百度增速为31%,32%,27%,并不比谷歌高出多少。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美国公司的全球化程度更高,可以从全球几十亿人收割信息社会红利,而中国的ICT公司里面,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就是华为,即使是阿里全球化程度也还不够。

2017年4月-2018年3月的财年,阿里海外收入仅仅占比5%多点,虽然海外业务94%的增速还不错。

在这里,中国的ICT公司们,都要感谢14亿人的庞大中国市场,在国际化无法匹敌美帝的多年里让自己得以发展壮大。

不过以腾讯为首的中国公司倒是找到了游戏这个很好的增加海外收入的点,2018年上半年腾讯的海外游戏收入超过了10亿美元。

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丁磊在谈及2018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时表示,本季度网易的海外游戏收入贡献首次超过游戏净收入的10%。

中国游戏进军全球市场,这个也将成为中国ICT产业的一个巨大利润来源,可以获取全世界年轻人的金钱到自己腰包。

在本土市场增长趋近饱和的情况下,像美帝ICT企业一样收割全球信息时代红利,这是中国ICT企业的发展方向。阿里的云计算,腾讯网易的游戏,都在走出去。

另外在ICT的硬件芯片领域的差距,这个需要专门一篇文章讲,正好2018年过去了,中国的芯片产业有哪些进步,以及和美帝的差距能否在10年内缩短到可见范围?我们专门一篇文章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工业软件领域,这个领域往往被我们忽视。

我们说的工业软件,其实有四大部分,我国并不是什么领域都弱。

一个是嵌入式领域,最简单的卖给你一台机器或者设备,上面是有软件运行的。

这方面嵌入式工业软件,我国最大的两家公司是华为和中兴。

全球运营商都是有通信网络的,上面也是要跑软件的,不然怎么能做到你发条短信就能订阅一个业务呢?

一个是信息管理类,比如ERP,SCM(供应链管理),企业资产管理EAM等等,这个领域已经有用友,金蝶等国产公司。

一个是制造过程控制类软件,包括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执行(MES)等,这个行业国产已经有南瑞,宝信,石化盈科等公司,看名字就知道,主要是针对专门行业(电力,钢铁冶金,石化)开发,当然了工业自动化系统还有非常著名的浙江中控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叫褚健,浙江大学前副校长,国内一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专家。

他的案子非常著名,2013年底在评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前夕,被人反复举报因而被刑事拘留,关押三年多之后判了个贪污罪释放,这个贪污罪指控的时间比较久远,是指控他1999-2004年期间通过低价转让股权等方式侵吞骗取公款6000多万元构成贪污罪。

在他被关押期间,四个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名上书陈情,同时数百名浙江大学师生和浙江中控员工也递交说明,同时指出褚健本人及其父母生活都很简朴,多年前改制时期整个制度就不规范,是转轨时期的通病,不应该翻旧账,其在中控的分红可达数千万元旦却只领取七八十万元,其余均用于企业发展,希望能取保候审,避免影响我国工业自动化系统领域的发展。

未来谁主沉浮?中美竞争的七条主赛道:ICT,金融,能源化工(二)


2017年1月,褚健依然被以贪污罪名义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多,几天后旋即因为已经关押了三年多而释放。春节后回到中控公司继续开展工作。

浙江中控是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技术实力最强的公司,其官网介绍现有员工多达3700人,褚健被关押这三年多应该说是我们国家在该领域的重大损失。

生产控制类的工业软件,全球巨头西门子,美国霍尼韦尔,瑞士ABB,美国GE等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个领域如果不能自主,尤其是关键领域不能自主,不只是赚钱的问题,国家安全也是受到严重影响的。

2017年底,褚健归来后,浙江中控发布了SupOS工业操作系统,同时承担国家资助2758万元,为期三年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护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整个公司重新回到发展的轨道。

除了前面的三大类之外,最后工业软件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研发设计类软件。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分析(CAE),辅助制造(CAM),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等。例如我们熟悉的AutoCAD,UG,ProE,汽车和设计用的Catia等等。

我国在这方面有没有相应的工业软件公司呢?当然有,我国的航天神软公司,是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公司,其研发设计工业软件的占有率在我国市场能够排在第二位,达到12.28%,同样的还有金航数码公司,2017年中国市场占有率为7.83%。排在第六位。

你可能好奇第一名是谁?法国达索公司。

下图来自中国工业软件白皮书2017版本,由赛迪和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共同发布。

未来谁主沉浮?中美竞争的七条主赛道:ICT,金融,能源化工(二)


但是这两家公司(航天神软和金航数码)的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和军工领域,以航天神软为例,其产品可以满足重点满足型号单位在三维数字样机、复杂型号技术状态、机电软多专业设计协同、跨院跨地域协同研制、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除了这两家之外,中国比较有希望的三家商业工业软件公司是中望龙腾,数码大方和英特仿真。其中数码大方公司,该公司开发的CAXA CAD电子图板(CAXA就是数码大方的意思),

全面兼容AutoCAD R12-2018版本文件格式,除可以直接打开、保存编辑外,还可进行批量转换;提供专门“兼容模式”,在拾取、键盘和鼠标操作、命令执行等方面匹配AutoCAD用户的使用习惯。


未来谁主沉浮?中美竞争的七条主赛道:ICT,金融,能源化工(二)


另外就是中望龙腾公司,旗下有二维的中望CAD软件,可兼容AutoCAD的DWG格式等。

未来谁主沉浮?中美竞争的七条主赛道:ICT,金融,能源化工(二)


另外还开发了中望3D工业软件,根据其官网介绍,2010年,中望软件收购了拥有高端三维设计软件技术的美国VX公司,并推出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三维CAD/CAM一体化软件—中望3D。

中望3D是中国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集“曲面造型、实体建模、模具设计、装配、钣金、工程图、2-5轴加工”等功能模块于一体,覆盖产品设计开发全流程的三维CAD/CAM软件,广泛应用于机械、模具、零部件等制造业领域。

该软件可以兼容兼容业界其他设计软件最新数据格式,如:CATIA、NX(UG)、Creo(ProE)、Solidworks、Solid Edge、Inventor等;支持直接从中望CAD/AutoCAD复制对象到中望3D,强化二维到三维的协作关系。

同时支持将中望3D设计文档导入到Ansys进行验证工作。

自原VX公司1986年推出第一款实体建模软件以来,目前中望在中美两大研发中心有超过50名资深研发工程师,截止2017年,中望3D已经在全球60多个国家实现销售、拥有超过150位渠道合作伙伴、在德国、波兰等发达国家市场份额逐年提升、陆续得到中国沪东中华造船、宝钢集团、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SANY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认可。


未来谁主沉浮?中美竞争的七条主赛道:ICT,金融,能源化工(二)



当然我们看到,至少在中国市场,最大的两家设计研发类工业软件厂家是法国达索和德国西门子,美国的Synopsys,Mentor,Cadence,Ansys,Autodesk也都在前十位。

这几家中国公司目前还是星星之火,我们希望他们有一天可以成燎原之势。

总的来说在ICT领域,中国仍然是全球唯一紧跟美国的国家,并且华为和阿里已经明显的脱颖而出,并且具备了极强的全面竞争力。在操作系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都在紧跟,相比之前的态势有了突破。

ICT也是美国霸权最大的主战场,美国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ICT领域占了五家,其中前四位都是ICT公司,分别是苹果,Ahphabet,微软,亚马逊,也是仅有的4家市值稳定在50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

因为该领域为美国创造了极高的价值和利润。

以2017年为例,美国净利润最高的公司就是苹果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高达483.5亿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净利润449.4亿美元,排第2;

美国Verizon通信净利润301亿美元,美国第3;

美国AT&T电信净利润294.5亿美元,美国第4;

美国摩根大通244.4亿美元,美国第5;

康卡斯特电信227.1亿美元,美国第6;

富国银行221.8亿美元,美国第7,辉瑞制药213.08亿美元,美国第8;

微软212.04亿美元,美国第9,爱克森美孚197.1亿美元,美国第10;

我们注意到,美国净利润前十位的公司里面,也是ICT领域5家,然后是金融3家,能源1家,制药业1家。

接下来是

美国银行 182.32亿美元,美国第11;

Facebook 159.34亿美元,美国第12

宝洁公司 153.26亿美元,美国第13;

Alphabet(谷歌母公司)126.26亿美元,美国第14;

卡夫亨氏食品109.99亿美元,美国第15;

联合健康105.58亿美元,美国第16;

特许通信98.95亿美元,美国第17;沃尔玛98.62亿美元,美国第18;

思科96.09亿美元,美国第19;英特尔96.01亿美元,美国第20;

甲骨文93.35亿美元,美国第21,雪佛龙91.95亿美元,美国第22。

我们再看下美国净利润前22位的公司,里面ICT占了11家,也就是半壁江山。

其他是金融业4家,能源2家,消费品和零售3家,制药+医疗2家。

所以美国这样一个人口超过3亿人,人均却可以突破6万美金,其原因来自哪里?

一个是物理世界,以能源,制药,消费产品,半导体,汽车为核心的美国制造;一个是虚拟信息世界,美帝在ICT信息社会创造的巨大产值,让美国在虚拟世界收割全世界红利。

一个是全球美元体系带来的金融霸权和超高利润,同样是收割全世界,华尔街成为造富神话,背后是有原因的。

5

制药行业、航空工业、新能源汽车


美国的54家市值全球100强公司,除了本文上面列举的能源,消费,金融和ICT四大领域之外,

我们继续看,还有制药业:辉瑞,艾伯维,强生,默沙东,安进,Bristol-Myers Squibb(百时美) ,Gilead Science(吉列德),总共7家;另外还有医疗健康的:联合健康,雅培,总共2家。我国在该领域无一家进入世界市值百强。

其他还有波音,3M电气,通用电气,霍尼韦尔,联合太平洋,联合技术,联合太平洋是家美国的铁路公司,管理美国的铁路运输,其旗下的Fenix公司从事通讯、微波系统制造和运输管理软件、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的开发。

这里面联合技术公司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它其实非常强大,这家公司旗下有:奥的斯电梯,开利(空调,安防,冷藏箱),普惠发动机和柯林斯航空(这是航空产业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和软件供应商)。

普惠发动机就是美帝F22的发动机供应商。开利这家公司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就是2004年曾经试图9亿人民币收购格力的那家美国空调公司。

其他公司大家至少都听过,波音就不用介绍了,民用航空+军用航空,我们再看通用电气,涉及航空,能源,电力,运输等多个行业,他们究竟具体做什么东西呢,简单的说就是提供各种零部件和系统。

例如在能源行业,通用电气已经先后提供1000多台离心压缩机和往复式压缩机、蒸汽涡轮机、燃气轮机和泵阀。

再比如航空业务,GE旗下的航空业务,设计研发制造航空发动机,其中CFM是通用电气和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50/50平股合资公司,EA 是通用电气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也就是上面的普惠公司)50/50平股合资公司。

截至2018年10月底,GE在大中华区的航空公司客户超过60家,在翼发动机超过5600台,储备订单4000多台。

其中CF34-10A发动机为中国自主研发的ARJ21支线飞机提供动力,我国现在正在研制的大飞机C919,其唯一指定的外方发动机就是CFM的LEAP-1C发动机。

另外GE在大飞机的核心部件,航电系统方面也是世界领先,我国大飞机C919的航电系统供应商昂际航电,就是2012年3月27日,由GE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合资成立的公司,进行联合研发,为C919提供航电系统。

还有就是霍尼韦尔,这家公司横跨多领域,从空气净化器,墙上的插座,各种工业用传感器,到扫描枪,电机,继电器,地铁的中央控制室,地铁的空气采样,告警,门禁,视频监控和紧急疏散系统等等。

另外是3M电气,该公司做的东西也是丰富多彩,最简单的是你平时用的黄色贴纸,就是写几个字可以撕下来贴到电脑上的一叠的那种正方形小黄纸。再比如各种滚筒粘刷,胶水,无痕挂钩,创可贴,胶带,工厂使用的防护服,医院使用的细菌检测盒,检测试剂,电子产品的胶带等等。

我们现在总结下,美国54家市值全球一百名的公司里面,ICT领域17家,消费领域(渠道+消费品牌)11家;金融领域8家,制药7家+健康医疗2家总共9家;能源化工3家(陶氏杜邦,爱克森美孚,雪佛龙);综合工业集团5家(其中3家和航空产业强相关),铁路运营1家;基本上美国的基本盘就很清楚了,ICT产业是美帝绝对的核心产业,也是美国人绝不可能让出优势的产业,这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掀起信息技术狂潮以来美国的最大收获产业,而且该产业未来还将长期持续。

该领域最大竞争对手是中国,而中国最强的是华为,为什么美国人盯着华为,盯着中兴,禁止华为进入美国市场,鼓动盟友禁用华为,还搞出个加拿大绑架孟晚舟事件,背后是原因的。

要相信人类在利益面前,是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的,当然了,那些现在还在盲目的相信美国人在华为和中兴事件中是讲法制,讲证据,我也不知道说啥了。

然后是美元霸权为基础的美国金融产业,为啥美帝为了维持美元的优势,不惜打仗,人民币国际化会不会让美国着急,答案都是很清楚的。

另外是美国的制药产业,这是美国的绝对利润来源大户,也是美国的优势产业。

最后是能源化工+以航空产业为核心的综合工业集团。然后我们也很清楚,美帝的ICT, 消费,金融,制药,能源化工,航空产业六大领域,这六大领域,美帝的竞争对手如下:

ICT领域:最大竞争对手为中国,事实上未来也只有中国能够跟得上并且构成挑战。

金融领域:欧洲的欧元,其次是中国的人民币;

制药:欧洲,其次是日本;

消费品和渠道:欧洲(奢侈品),日本;

能源化工:能源领域油气开采最大竞争对手为欧洲,新能源最大竞争对手是中国;化工领域:欧洲最强,然后是日韩,以及中国。

以航空产业为核心的工业领域:军用领域最大竞争对手为中国,欧洲目前无五代机,中国的军用无人机也在大量出口;民用领域和欧洲空客二分天下,但是中国商飞在前行,另外中国在民用无人机领域全球领先地位。

除了这六大领域以外,其实另外还有个新能源汽车,这是特斯拉还没有进全球市值100强,美国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总体是落后于欧洲和日本的,这是美国的就业大户,但是燃油汽车不构成美国技术和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果特斯拉未来进了这个榜单,可以把新能源汽车单独列为一个产业。其实美国人,也希望能够在电动车时代实现弯道超车,一举反超日本和欧洲。

综上,如果考虑到欧洲并非是一个国家,美国在欧洲驻扎着军队,另外欧洲整体发展增速不如美国,处于衰落中,还有欧洲和美国在产业分工上有和谐共存之道,例如空客和波音可以二分天下,全球市场容得下欧美共同占据高端,因此美帝的竞争对手实际上只有中国一个,尤其是最为核心的ICT和美元霸权领域,中国构成了直接的挑战。

以后的中美,基本上就是七条赛道竞争:ICT,金融,制药,能源化工,消费品,航空工业,新能源汽车。我们看未来谁主沉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