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钢:政府特殊津贴真的是一种头衔和荣耀吗?

最近国家又公布了一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们,仅2018年就有4000多人获此殊荣,不少人为之欢呼雀跃。但一直搞不明白,什么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尤其是什么叫津贴?

查了一下百度后才知晓,所谓政府特殊津贴,是指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给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发放政府补贴,以此鼓励当时工资不高却付出极大辛苦的知识分子。就这么一个当时极好的政策,在过去了将近20年后的今天看来,多少有点变了味的感觉!

于是,我看到现在很多人的名片或介绍上都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这分明是一种鼓励,不知为什么这些人会把拿政府津贴当作一种荣耀和头衔了呢?政府的本意是鼓励,鼓励虽然要进行选拔,但这类选拔毕竟和选拔科学大奖的科学家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呀!

试想,一个堂堂的科学技术人员虽然按照90年代的收入相对较低,但时至今日已经都是较高的了。再说,科研首先需要的是一种精神,而非“小恩小惠”,面对着国家如此繁重的扶贫任务,我们还好意思要政府那么区区每年20000万元的津贴吗?

另外,政府特殊津贴也应该有个时效性,现在,政府特殊津贴已经实施了19年,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人已经多年不再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人了,甚至有人被抓进了监狱后出来还打着这个旗号。其实,政府特殊津贴也应该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一样,标明年限,否则必然会有人借此称号来游走江湖!

也许这种天天想着拿政府津贴的人,在国外都是穷人、是废人呀!这当然是体制不同的表现,但起码的人性还是有共同点吧!当然,也有人真的不是差这点钱,而是把荣誉看得更塞,这就更不对了。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他的价值应该在成果上,而非津贴上。但愿国家也能与时俱进,重新评估“政府特殊津贴”这一政策的有效性,科技人员们也要正视政府津贴的功能,还“津贴”以本来的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