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事件的起因只是一起电瓶车盗窃案,

没想到却发生意外:小偷触电身亡了。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武汉的刘先生停放在楼下正在充电的电动车被小偷看上了,小偷在偷电瓶时意外触电身亡。小偷家属向刘先生索赔20万赔偿金,且一分不能少。

最后经法院调解,车主赔偿5万块钱的精神损失费。刘先生说,他住的是老旧小区,业主电动车乱停的情况比较严重,大家都是这样充电的,之所以发生触电,

是因为下大雨,电瓶漏电把小偷电死了。

法院判定车主和物业

共同赔偿小偷家属精神损失费

过了几个月后,车主收到了一封起诉书,竟然是小偷家属把车主和物业告上了法庭。家属认为如果物业管理严格,小偷就没有进去的机会,车主如果充电时候先检查好设备再离开,小偷就不会触电,于是要求车主赔偿20万,物业5万,一分都不能少。最终,法院判决车主赔偿5万元精神损失费。判罚原因是,公共地方私拉电线也是违法的,给群众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触电事故也是由此引起。

事情虽然解决了,但刘先生很郁闷,自己只是拉个电线给电动车充电,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白白搭上了5万块钱。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此事一出,众多网友开始热议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有网友解释道:一定是电动车防卫过当~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所以,为什么你家的电瓶车会有电???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有网友表示:支持赔偿受害者,

因为电瓶车属于违规充电,存在漏电隐患。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更有人表示: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令人细思极恐~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这个新闻如果换成“因电瓶车车主私拉电线导致路人触电死亡”那刘先生别说赔5万,就算是赔50万都会有人觉得少。但是为什么这件事大家都觉得无法理解是因为只有侵权,才会有赔偿。车主对小偷有侵权的地方吗?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就高压造成触电死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明确规定:因高压电造成他人人身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电力设施产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一)不可抗力;

(二)受害人以触电方式自杀、自伤;

(三)受害人盗窃电能,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或者因其他犯罪行为而引起触电事故;

(四)受害人在电力设施保护区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行为。

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这个判决结果引来很多争议,很多网友义愤填膺地认为小偷偷东西可耻,电死活该。

此舆论出于大家对小偷的憎恶且他的行为也已经构成盗窃罪,只是因为人已死,无法追求其刑事责任。但是冷静分析,这个调解结果真的不合理吗?

这是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小偷的生命权受到侵犯,不能因为他是小偷就漠视他的合法权益。通常情况下,民法上的侵权责任以过错责任为要件。也就是说,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责任。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本案中,首先,小偷的死亡是其在从事违法行为过程中造成的,存在主要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

其次,刘先生明知私拉电线行为存在安全隐患,也应该预料到这种行为可能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引起火灾,仍然不顾他人安危,在雨天依然让电瓶车在室外充电一夜,对事故的发生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最后小区物业的过错在于,没有规范管理小区电瓶车乱停乱放和私拉电线的行为。

因此,法院虽是调解结案(调解中当事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处分自己的权利),但是这个调解结果也是合法合理的。再说这是车主自愿调解给付的(可能车主事后觉得,幸亏小偷来了,不然可能被电到的就是自己了),也不能过多地苛责法院?如果车主拒不同意,没有任何人可以强迫他调解。

从本案实体处理来讲,若调解不成,进行判决的话,小偷家属的主张不应得到支持。

这个事件给我们最大的警示就是:

下雨天一定不要给你的电瓶车充电!

因此,为了他人生命安全,千万不能私拉乱接电线。

电瓶车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出行工具,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对充电设备不完善的小区,设置充电桩,方便居民充电。居民也应当做到:

一、严禁在居民住宅区的楼梯间、楼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

二、严禁在未作防火隔墙的群租屋和人员密集场所内为电动车充电;

三、严禁电动车占用消防车通道;

四、严禁私拉乱接充电线路为电动车充电;

五、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建电动车停放场所。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你对此事怎么看?

在下方留言吧~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部分素材来源:小法官漫谈、谢瀚律师、新华社

偷电瓶车被电死,小偷家属获赔5万,该如何理性看待和理解此判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