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虽然最近一直出差,但上周还是给房车底盘部分下了定金。。也就是小房车的制作正式启动了。^_^,不过会做多久就不好说了。O(∩_∩)O哈哈~

主要考虑如下

1,拖挂房车,经过多方的考量在法规方面,确实是空白区域。。

2,一年出差+出行,至少要有2个月。经常开车的话,住宿等费用确实不小(当然,肯定不是次次带着它)。

3,因为算是青岛地区的车友会的骨干吧,所以组织或参加活动会比较多,所以有个后勤车也是好的。

4,虽然个人不喜欢应酬,但是主业方面还是有很多人需要应酬,与其去铺张浪费,不如来个游山玩水,既体现个人格调,还能化生意为友情,还可以控制成本,是个不错的主意。^_^

最最核心的是,,最近,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常驻野外的项目。。是一个工业区的展厅,现场环境可以说比较恶劣,最近的酒店也要80KM以外(周边50KM没有人烟,更不要说小卖部什么的了),所以这个项目要做的话,就要考虑现场的各个方面。。所以必须要充足再充足的补给。。而且至少至少,要在当地驻扎半个多月。可以说是特别的煎熬了。。

所以综上种种。。这个事情就提到了一个优先再优先的级别了。O(∩_∩)O哈哈~


先说想法。

由于这次的情况特殊,工地的进场时间在10月中下旬。。而且施工位置在新疆。。所以,对这个房车有了很多新的要求。。

1,必须要考虑保温。

2,保温的基础上,必须要考虑加温设备。

3,现场物资奇缺,所以要保证存储

4,做工程一定会存在加班等问题,现场的情况,肯定没可能叫个外卖什么的,所以吃饭是个大问题(哪怕是简单的加餐呢。)

5,即便不住在工地上,基本的午休还是要有的。。当然如果可以住工地,可以节约一大笔开支。

不过后来想想,这也就是近乎所有兄弟对小型拖挂房车的最高要求了吧。。O(∩_∩)O哈哈~

所以围绕下面的问题。。就开始解决: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从外观看,和上次没啥太大的区别。。

但是实际上有了不少的变化。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对车尾位置进行了,推到式的重新设计。虽然看起来差别不大。但是更多的考虑人机工程学,以及错层空间的使用。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车尾两侧增加了旗杆架的孔位。。方便以后车队出行的使用。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重新归纳了空间。。减除了很多不必要的装饰物。。

增加了一个5KG的煤气罐。。还有一些零碎的储物空间。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 【驻车加热器】,因为带再多的电瓶,也不能改变车辆的电量有限的现实。

所以还是选择了驻车加热器,使用柴油的话,一个小时大概1L的样子。。好像也不算便宜。。-_-||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其他方面还是原来的样子,折叠式的厨房案板。。还有折叠式的简易马桶。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尾部改为了下翻门,并减小了滑动箱的尺寸,以保证原车的基本重量配平。。

滑动箱尾门打开的时候可以成为一个小桌板(据地80CM)。。可以供简单的站立进餐。。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为了保证滑动箱内的空间完全的可用。。加之内部滑动箱的进深在130cm ,,一个臂展是肯定不够的。所以在滑动箱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滑动托盘。。这样在使用的时候,直接拖出来,行李扔上去就好了。。

使用方面应该算是更便利了。。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侧面是折叠式的小桌板。。拉出后,左右展开,是一个据地50CM的餐桌,就可以正经的坐下用餐了。尺寸是100x60cm 虽然不算太大。。野外也绝对够用的了。。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打开后,内部空间是比较简单的。。但也是多层的折叠结构。。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实际也是有原因的。。对于拖挂房车,国家有明文规定,在行进时车内不能有任何乘客。所以,也就是说,行进中的时候,车内空间本身必须是闲置的。。。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车内展开后,。就是一个平整的地面。。尺寸是,200x180cm 这个就是一个正经的大号双人床了吧。

透顶空间,最高140cm ,,平均高度110cm,,也不低于任何帐篷类的住所。。

所以说是足足够用了。。

翻版打开后,内部是巨大的储物空间,大概有3个立方左右吧。。当然,电池组,逆变器,什么的宝贝就必然塞在这里面了。。剩下的空间,也可以做不少用处。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帐篷状态。。这个不用多说吧。。

由于车体的3面是硬壳保护,自重在满载的情况下,应该接近于700KG。。加之地盘上会安装3个支撑体,所以稳定性要远远好于一般的野营帐篷。。而且由于车体较高,下部有储物箱,所以隔温的效果要优良的多。

小房车诞生记「酝酿篇」,理想和现实,煞费苦心的方案与变通

在来看看内部空间。。作为一个结束。

整体估价算了一下,大概要3万多的样子。。也是不小的一个花费。。希望这次能做到自己满意。。O(∩_∩)O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