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者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yòu)四;而計其長曾(zēng)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核舟記》

  • 這篇我們小時候讀過的《核舟記》可能有些人還歷歷在目。這段話集中體現了作者對核舟巧奪天工的感嘆和對王叔遠高超技藝的讚賞。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卻生動地再現了宋代文壇上的一個著名典故——“大蘇泛赤壁”。它構思精巧,形象逼真,顯示了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而在現實中,也有這樣一座寺廟,它歷時1100多年,以精湛絕倫的建築工藝令人歎為觀止,是長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築之一
  • 保國寺位於浙江寧波市江北區洪塘鎮的靈山之麓,始建於東漢,初名靈山寺,毀於唐,重修於廣明元年(880年)。僖宗李儇賜“保國寺”匾額,此後改名為保國寺。
  • 上週末,來到江北的鞍山村,而這座舉世罕見的古代木結構建築,就隱匿在這個平靜的小山村裡。從市中心公車大概一個半小時就到達。到了門口後,看到的不是傳統意義上“保國寺”三個大字的匾額,而是一排非常低調的平房。原來這是山門入口——涵秀閣,很有詩意的名字。隨後買票,20元。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門前有兩棵超過百年的樟樹,虯曲蒼勁,鬱鬱蔥蔥。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保國寺遊覽平面示意圖:(時間原因,最北邊的望海尖和望日亭沒有走到)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剛走進去,看到是一塊巨大的石刻。上書:“江南古剎 文物精華 法式例證 建史奇葩”。後兩個詞囊括了保國寺的特點。“法式例證"指的是保國寺不僅較好地保留了其建造時代的建築形制和構件,不少作法還能與《營造法式》的規定以及同時代建築做法相印證。”建史奇葩“指的是保國寺在歷史上因為戰亂和國內政治一度被損害,重建好多次,極具戲劇性的是1954年被三位知青意外發現而重見天日。(當年,全國文物大普查,南京大學的三個學建築的學生聽此處村民說,附近山上有一無樑殿,三人於是進山尋覓。不料天降大雨,他們慌不擇路,跑進了一座廢棄的寺廟。就在他們喘息未定之時,其中一人突然發現,寺廟建築好像有宋代建築的特點。隨後的考證,使千年保國寺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
    1961年,保國寺被國務院定為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石刻的背面是一水潭,名曰”涵秀潭“。這裡是一小片桂園,裡面的泉水日夜不息地從山縫中淅出,涓涓滴滴,匯成細小的清流,順著石道緩緩流淌,泉水清冽見底,上面漂浮著桂葉,擺著靈動的舞姿融入到潭水中。讓人聯想到柳宗元《小石潭記》中的:“譚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只不過文中的魚變成了現在的落葉。遺憾的已過了桂香四溢的時節,要不然,泉水叮咚響,桂花十里香。此情此景,坐在石凳上輕呷一口淡茶,的確愜意!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順著臺階走了兩分鐘,看到仙人橋。為古人進寺必經之所。橋下溪坑達8米,亂石嶙峋,在橋上觀靈龍泉水飛濺入溪坑尤佳。而橋下有水渠貫通左右兩側的潭水和陡崖。水源則來自高約50米的靈龍泉眼中。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繞過疊錦臺,就來到保國寺門口。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院內有一口水池,具體名字不知道。池內有一龍頭柱和蓮座。保國寺匾額下面的左右兩側是兩個經幢,建於唐。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進入天王殿,面前的是保國寺立體模擬圖,兩側的牆報寫著保國寺的歷史由來。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出了天王殿,引入眼簾的是淨土池。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明時,御史顏鯨題“一碧涵空”四字於池。民國六年,僧一齋重浚掘池,淨土池清澄可鑑,大旱不幹,大澇不盈,池水始終保持同一水平。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池水上方則是大雄寶殿,也是保國寺主殿。重建於宋(1013年),深13.38米,寬11.83米。
    是長江以南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北宋木結構建築之一。大殿現存的結構,大多保存了重建時的形制和構件,有少量構件更是年代久遠。進去後正中央擺放的是主殿的模型。前面提到的《營造法式》成書於1103年,是北宋官方頒佈的一部建築設計、施工的一部百科全書,也是中國古籍中最完整的一部建築技術專書。而大殿的建造年代比《營造法式》早了90多年,書中內容甚至成為《營造法式》中內容的典例。它反映的木構建築的科學理念經過《營造法式》的提煉,成為世界科學史中的佼佼者......總之,概括起來就是說,高手在民間!在19世紀以前,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領先於世界幾百年。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大雄寶殿的東西兩側分別是鐘樓和鼓樓。顧名思義,裡面各有一口青銅鐘和一面大鼓。大鼓名曰平安鼓,有20多年曆史。而銅鐘則年代久遠,有上千年曆史。敲一次,各10元,如是收費。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大雄寶殿後面緊接著是大悲殿(觀音殿)。左右分別是西廂樓和東廂樓。裡面是中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能工巧匠以及精緻的木雕作品。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觀音殿正門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建築鼻祖——魯班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規劃大師——宇文愷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興之祖——德賢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 邁出觀音殿,順著階梯而上,來到藏經樓。裡面陳列的是中日韓最具代表性的木建築結構模型。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日本:東大寺大佛殿,始建於奈良時期,與保國寺有很深的“血緣關係”,是世界最大的古代木建築。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韓國:修德寺大雄殿(1308年),建築體系與保國寺大殿非常相似,是寧波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

  • 走到這裡,算是結束了保國寺的遊覽。出口處有一陳列館,裡面是其他省份地區的古代木建築瑰寶模型。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天津,獨樂寺觀音閣(628年)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河南,初祖庵大殿(1125年)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河北,隆興寺摩尼殿(1052年)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山西,應縣木塔(1056年)與埃菲爾鐵塔、比薩斜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 最後,來到磚雕館。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中國古代傳統制磚流程

  • 千年許願可曾還?多少虔誠人世間。綠葉風中聲颯颯,紅花雨後淚斑斑。無言海水心長曲,有道禪門佛不關。最盼階前香客盡,空山或許是靈山。持續了半個月有餘的寧波,今天也放晴。坐落在靈山半山腰的保國寺,在悠揚迴盪的鐘聲中,訴說它那多災多難的歷史......
中國歷史傳統古建築的瑰寶——保國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