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大家都知道,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時期同時開創了歐洲建築的先河,給今天的人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藝術經典。

接著,古羅馬人繼承並開拓了古希臘時期建築藝術的新領域,讓古羅馬建築成為西方古代建築歷史上的頂峰。

所以,無論是後來的文藝復興建築,還是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義、古典復興、新古典主義、集體主義以及法國“帝國風格”建築等都深受古羅馬建築的影響,在這些類別建築身上可以輕易見到古羅馬建築語彙的再現。

即便是在今天,不少現代建築上依然能找到古羅馬建築中石柱、穹頂和拱券結構等標誌性元素。

儘管古羅馬建築的相關書籍和圖畫早在明代就傳入中國,但真正對這裡的建築生實際影響,卻是在近代半殖民化的歷史進程裡發生的事情。

百多年以來,伴著列強的堅船利炮一起,西方的科學和藝術湧入中國,這些古典風格的西方建築自然也成為了歷史的印痕。

這座天主教堂位於長春東四道街,由法國傳教士沙如理在清光緒二十三年始創,建築群全部建成是在上世紀30年代初期。1979年冬,教堂遇火幾乎燒成廢墟,後被修復。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幾年前,印象君曾帶一位德國規劃師來此小轉,期間談及這棟建築的風格為何,規劃師Mario大概用了2秒鐘的時間即判斷出這是一棟羅馬式建築,讓印象君很是唏噓。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今天,在我們當中有能力通過細節樣式等分辨出一棟建築確切風格的人恐怕十分有限,因而在2008年的一輪修繕過程中,這座教堂因其有著高高的尖頂而被錯當成哥特式建築重新修造,在用料、細節方面發生了許多變化,從而失掉了部分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

全面接受了西方現代化文明而不求甚解,是當下時代我們這個族群的文化斷裂所在,因而人們的生活總好似空中樓閣一樣。舉個簡單的例子,每個人都知道生日時需要吃蛋糕、吹蠟燭,你可知道箇中原因是什麼?

羅馬式建築並不是前文提到的古羅馬建築,它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地區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曾被羅馬帝國殖民的歐洲諸國仍然保留和承襲著殖民時代創立的建築樣式,這確實比今天只重面子整天喊著去除殖民“恥辱”的我們高尚許多。

這一座是滿鐵時代的長春站,建築立面借鑑了古羅馬時代的三角楣、山花以及柱式體系等。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離它不遠的勝利大街上還有一座滿鐵時代的橫濱正金銀行舊址,建築身上同樣使用了和舊長春站相同的愛奧尼柱。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這是民國時代的長春道臺衙門,建築群綜合了古羅馬建築中的柱式、拱券、拱楣和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造型元素。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這是奉系軍閥首領張作相為抵制日本滿鐵主持修建的吉海鐵路總站,即今天的吉林西站(黃旗屯火車站)。其外形與德國建築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的舊濟南火車站驚人相似,在這座日爾曼風格的建築鐘樓上,同樣環繞著一週精緻的愛奧尼柱。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值得一說的是,在目前沒有任何實物依據的前提下,這座美麗且保存完好的老車站如今被以訛傳訛地認定為林徽因、梁思成的作品,荒謬之處有三:

其一,林、梁留美學習期滿回國的時間是1928年,應張學良邀約來到東北大學任教的時間是1929年,而此時的黃旗屯火車站已基本建成;

其二,假如史料時間記載有誤,那麼值得懷疑的是,畢生致力於創作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現代建築的梁思成和在成婚時堅持不入教堂、不穿婚紗而參照古代壁畫親手縫製唐風禮服的林徽因,兩位擁有濃重民族情結的人如何能聯手設計出一棟全然西化、且有copy之嫌的作品;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還有,在留存下來的車站設計圖紙上,可以整理出6個威氏拼音縮寫的簽名,核心成員為吉海鐵路總工程師趙傑、工程司張俊波,還有徐箴(士達)、王溢中、竇瑞芝等,其中找不到林、梁甚至和他們一同成立“營造事務所”的留美同學陳植、童雋的名字。

完好存世的黃旗屯火車站已然是不可多得的建築珍品,無論它是否被附以林、梁的愛情故事。

這座氣勢宏大的古典復興式建築是偽滿時期修建的中央銀行舊址。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大樓正面的十根碩大的多立克石柱,直楣上的“三豎線”裝飾,大廳中方格棚頂上的玫瑰花飾等等,隨處皆是十分典型的古希臘羅馬時期建築元素的展現。

最後,這是2013年啟用的新長春站大樓,建築上裝飾著愛奧尼柱、柯林斯方柱、拱楣及圓拱等古羅馬建築元素。讓人略感費解的是,和之前提到的晚晴、民國、滿鐵、偽滿等時期的老屋相比,為什麼明明使用了相似的建築語彙,今天的長春站卻顯得不太周正呢?

讀城|於現代都市中 尋找古羅馬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