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未了局:樂視與韜蘊資本互掐恢復提現再次延期

“我有三萬多在易到賬戶裡,但我不擔心。”易到司機任師傅介紹,“有不少司機選擇了退出,簽訂合同後就可以把錢拿出來,但這意味著以後就沒有機會加入易到了。”本應於1月25日恢復“車主提現”的易到,卻因樂視債務糾紛未解,恢復提現再次延期近一個月。對此,許多易到司機議論紛紛。

此前的1月21日,易到控股股東韜蘊資本發聲:易到仍有34億元負債。“後媽”韜蘊資本更表示,近期整體融資市場不景氣,其難以再向易到進行持續性投入,其願意“半價”出讓易到股份。

一石激起千層浪,剛走出高管“磕頭門”陰影的易到,再次回到公眾視野。作為中國專車鼻祖,易到真是“成也樂視,敗也樂視”。如今樂視餘波未平,創立8年的易到或再度易主,但在網約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兩位接盤俠糾纏未清,“三手”易到何去何從?

延期恢復提現,有司機十幾萬提不出來

“易到應該給我頒個獎,這麼多年我沒在別的平臺上接過一個訂單。”易到司機劉師傅說,2013年他就一直通過易到平臺接單,他笑稱自己是易到最忠實的司機。

劉師傅介紹,以前易到是每週五可以提現,但新司機第一個月要幹滿20天后才可以申請提現。“我現在有半年沒提現了,都是搭上油錢在幹。不過我還好,只有六七萬,有的司機十幾萬都提不出來。”

劉師傅的車是租的,“前段時間暫時不能提現,我也沒心情跑了,就只把車的租金拉出來,但費用還是得自己墊付。”

加入易到半年的任師傅介紹,雖然不能提現,但司機可以去公司領一些加油補助。

隨著2018年底網約車合規化推進,以及易到“提現難”遲遲未解決,易到的司機也少了許多。“平臺接單的司機比以前少,競爭小了,生意比以前好了一些。”

司機減少的另一面,可能就是乘客用車等待時間的增加。1月22日,新京報記者在北京十里河地鐵站附近,通過“易到用車”APP來打“易達”車型的車,連續叫車半小時未有司機師傅接單,之後又連續叫了10分鐘“專車”才有車接單。

據記者瞭解,“易到用車”有出租車、易達、專車、商務四種類型可以選擇,“易達”曾是易到力推的服務,但如今鮮有人接單。“現在易達的車型基本打不到。”劉師傅說。

易到行程單顯示,十里河地鐵站到幸福大街公交站,全程4.5公里,用時17分鐘,費用74.2元,比預計費用多了一倍。對於打車費用過高,司機說“其實不算高,因為在平臺上充錢有返費。”

“易到車真不好打了。去年11月前還好,11月後就感覺車很少了,早中晚高峰都打不到易達車型。易達車型從家到公司要20多元,如果是舒適豪華車則要70多元,有這個錢,我坐啥車不行?”用戶林先生表示。

樂視餘波是壓死易到的“稻草”?

易到命途多舛。2010年5月,周航、楊芸、湯鵬三人在北京創立易到用車,被業內稱為中國專車鼻祖。

2015年10月,樂視用7億美元買下了易到70%的股份,取得控股地位。“後媽”樂視曾希望易到提升樂視汽車生態中的社會化運營環節。可樂視的“帶資進組”並沒能扭轉易到的局面,反而給它埋下了資金鍊斷裂的“導火索”。

後來的樂視風波令易到再次易主。2017年4月,周航斥樂視挪用易到13億資金,當時樂視控制下的易到官微用“農夫與蛇現代版”的措辭來回應周航的指責。再後來,周航團隊被傳退出易到。2017年6月,易到公告顯示,易到股權做出重大變更,樂視不再是易到控股股東,隨後韜蘊資本接手。

但此後的交接並不順利,並與提現延遲、打車難等連鎖反應難脫干係。

2018年12月,樂視控股債務處理小組表示,在樂視與韜蘊資本達成收購易到的交易協議之後,韜蘊資本至今未向樂視方支付任何交易對價以及完成抵債等協議約定的義務,導致了涉及幾十億元的經濟糾紛。

隨後,韜蘊資本方面對入主易到未向樂視支付款項一事作出回應。韜蘊資本稱,因為這是一次承債式交易,當時樂視控股及賈躍亭在交易文件中承諾易到債務規模是23億,而韜蘊資本入主易到後陸續發現債務規模在50億左右。

樂視遺留的債務將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韜蘊資本表示,截至2018年12月,對比初始值,幫助易到降低負債近30億,降低用戶餘額近12億元,提升淨資產26億元。易到現有34億元負債中28億元為韜蘊資本向易到的墊款,韜蘊資本接手易到不到兩年解決了近60億元債務問題。

1月28日,樂視控股發聲明稱,“韜蘊資本將易到公司運營中出現的問題再次無恥地‘甩鍋’給樂視控股,是惡意中傷,純屬無稽之談”。

對於易到目前的處境,獨立分析師唐欣認為,“易到幾度易主的關鍵還是在於其自身的獨立經營能力不足,過於依賴投資方,被牽著走,自身戰略難以執行。”

此前,讓很多易到司機興奮的消息是易到於1月25日恢復線上提現。易到車主端也顯示,目前,韜蘊資本正全力推進樂視及賈躍亭債權追回工作,預計春節前,相關債務糾紛將得到解決。現在來看,車主還得再等等。

成立8年,易到“上市夢”終未圓

接盤俠韜蘊資本入主易到,正如其自己所說,“網約車這種講究佈局的產業當中,韜蘊資本的能力猶如滄海一粟。”

此前2018年8月,赫美集團公告稱,已與韜蘊資本簽署了戰略協議,三個月內收購公司不低於5%的股份,籌劃收購北京東方車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易到主體)股權。

然而該事項因協議各方後期溝通階段就交易具體方案未能達成一致意見。2018年11月15日,赫美集團公告稱,鑑於資本市場環境及產業政策發生變化,繼續推進上述合作事宜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東方車雲擬獨立進行境內或境外IPO申報,所以終止了與韜蘊資本戰略投資合作。

事實上,韜蘊資本接手易到付出的努力不止於此。2018年4月,中信銀行與易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信銀行子公司信銀投資持股易到18.18%的股權,雙方在車主金融、消費金融、信用卡等零售業務,以及投資諮詢和大數據等領域展開合作。當時此舉被視為易到進入國家隊,步入正軌。

韜蘊資本CEO溫曉東更是邀請原百度外賣董事長鞏振兵加盟易到,出任CEO,全面負責易到的運營及管理事務。韜蘊資本對鞏振兵給予厚望,認為其“會帶領易到邁向一個新的高峰”。然而2018年11月高管“磕頭門”事件,令易到站在風口浪尖。

成立8年,易到“上市夢”始終難圓。2016年3月,時任易到CEO周航對外宣佈:易到用車正在拆分VIE,啟動迴歸國內資本市場的計劃。然而陷入各種風波的易到至今未能上市。

2017年初,部分易到司機在易到辦公區討薪,易到“資金鍊斷裂”的傳聞甚囂塵上。當年3月,易到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目前易到經營狀況非常良好,融資也在順利推動中,近期將啟動上市計劃。此後樂視與易到風波愈演愈烈,上市計劃無疾而終。

“易到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於網約車操盤難度很大,資金需求大,本來就是個小概率成功的事情。另一方面,易到幾次交割都遇到意外,比如賈躍亭樂視風波,以及這次大環境導致融資出現問題。”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這樣認為。

難覓新接盤俠,易到駛向何方?

出生於1983年的韜蘊資本CEO溫曉東在資本市場頗為神秘,根據企查查工商信息,溫曉東控股72家企業,涉及出行、影視、旅遊、房地產、農牧業、新能源等領域。韜蘊資本曾是樂視及賈躍亭的盟友,如今反目成仇。溫曉東也因樂視餘波成為了“老賴”,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此番公開出讓易到股權或是迫不得已。

曾經對網約車行業信心滿滿的韜蘊資本承認,“未來網約車市場的參與者中很難有韜蘊資本的角色”。韜蘊資本認為,“未來是屬於能夠充分挖掘用戶價值的人(金融服務業)、能夠充分發掘運力價值的人(汽車產業)以及能夠充分進行碎片化整合的人(城市生活服務業)。”

韜蘊資本表示,“易到目前開展業務的城市100餘個,擁有城市牌照60餘個,數千萬註冊用戶,數百萬註冊司機。現在願意以一半的價格出讓易到股份”。對此,易到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易到的出路無非就是賣身或者融資。不容易,但很有希望,因為價值本身還在。”丁道師表示。

如今出行市場變幻莫測,佔據市場主要份額的滴滴,依舊是處於虧損之中。美團雖獲得多地網約車牌照,但高額的成本令其對開城望而卻步。

挑戰與機遇並存。出行“黑馬”哈囉出行卻大力拓展網約車與順風車領域,接入嘀嗒出行與首汽約車的哈囉出行,春節前也將殺入順風車領域攻城略地。此外,上汽集團、一汽集團、吉利集團、首汽集團、長城汽車、江淮汽車等車企宣佈進軍網約車市場。未來專車市場將有一場廝殺。

唐欣認為,“易到需要依靠一個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把自己的戰略和主業能拉回正軌。出行行業隨著大規模補貼的退出,市場機會是有的。不排除一些大型企業,通過收購易到快速進入。”

“我們對易到都有信心,因為用易到的司機一直在易到,易到的忠實乘客也一直在用易到,只是它現在有困難了,沒辦法,希望它能好吧。”易到老司機劉師傅甚是堅定。

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實習生 王浩然 李歡歡

易到未了局:乐视与韬蕴资本互掐恢复提现再次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