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干扰器盗窃男子二进宫 商家:可“通吃”50万以下车型

利用干扰器盗窃男子二进宫 商家:可“通吃”50万以下车型

利用一个不过千元的小装置,就能让价值几十万的汽车丧失抵抗,任人“上下其手”。

1月28日,臧某因犯盗窃罪被北京东城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10个月。这次是臧某的二进宫,上一次获刑,也是因为他利用汽车干扰器盗窃财物。

庭审丨干扰器盗窃 老贼二进宫

1月28日,臧某盗窃一案在东城法院开庭审理。

公诉机关指控,2018年10月5日上午8时许,臧某利用汽车信号干扰器,干扰受害人杨先生锁车,后将杨先生奔驰车内所留财物盗走,经统计该部分财物共计6000余元。

10月14日,臧某被警方抓获。

对于公诉机关的指控,臧某表示认罪。臧某称,他在2009年就因利用信号干扰器盗窃入狱,直到2014年才出狱。出狱后曾为人看大门,但后来被辞退。

因为又没有了生活来源,臧某感觉手头紧,便重操旧业,花两千多元从网上购买了汽车信号干扰器实施盗窃,没想到当年的盗窃手法至今仍能用。

最终,法院认定臧某犯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调查丨干扰器成车内盗窃惯用工具

审理该案的白崇伟法官表示,利用电子干扰器作案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见。以前也有过多起类似案件,都是利用电子干扰器作案的。

虽然该案件已经宣判,但车内财物被窃的危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

以北京地区为例,近三个月便有7起利用干扰器盗窃的案件,其中单笔最大盗窃金额达到4万元。

记者发现,近年来,不仅在北京,在全国各地,利用电子干扰器干扰汽车信号从而进入车内行窃的,屡见不鲜。

2018年10月20日,湖北男子为图财,携汽车干扰器流窜多地两年频频作案10余起,获利近万元,当再次作案时被民警调阅多个监控后抓住现行。民警从其包里发现一个形似干扰器的东西,还从其出租屋内搜出10余个来历不明的包、多张银行卡及身份证。

2017年7月13日,民警在哈尔滨西站将宋某、赵某抓获。二人在网上购买了两个干扰器,成为了“旅游大盗”。

经审讯,两人交代先后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5省20个城市,盗窃150余起,涉案价值50余万。

揭秘丨干扰器“通吃”50万以下车型

那么信号干扰器利用了什么原理?有什么流通渠道?有没有人监管呢?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找到了一个售卖汽车信号干扰器的商家。

“直接说语音,直接发文字,不要打出这些敏感字眼。”一上来,该商家就显得十分警惕,记者的问题,对方从始至终都只用语音回复,并且要求记者也只能用语音询问。

随后,记者询问是否有干扰器在售,该商家直接给发来一段演示视频,视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打开干扰器后,车钥匙上的锁车和解锁功能失效。

商家还称,该干扰器的干扰范围为20米到30米左右,一个1000元,50万左右的车都可以干扰。

调整特定波段 中断无线通讯

关于汽车信号干扰器的工作原理,记者询问了资深汽车安全技术工程人员,他表示该原理类似于考场用的信号屏蔽仪,一般市面上没有正规的厂商,大多都是通过个人改造。

而且由于无线电频率资源有限,受到国家严格控制,分配给汽车遥控及防盗系统的频率大多是300兆赫兹~400兆赫兹左右的微功率电波。懂得技术的人通过调整特定波段,中断了汽车钥匙与汽车之间的无线信号通讯,从而使得一定范围内的汽车不能正常落锁。

技术人员还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技术途径可以反信号屏蔽。

说法丨干扰器违规难认定 需多部门联手打击

对于商家售卖干扰器的行为,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建锋认为,是否违法需要考虑干扰器是否真的有合法的用途,我国无线电遥控器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15mHz或432mHz,此类发射板广泛用于各类民用遥控器,购买、售卖此类零件并不违反我国无线电管理的相关法规。

张建锋律师表示,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种汽车干扰器除了用于违法犯罪盗窃等行为外,现实中并没有其他的实际用途,所以说,这个生产这种产品本身可能就是违法的,贩卖自然也是违法的。应由公安部门、工商部门和工信部等联合执法监管,杜绝这种干扰器的生产和销售。

提示丨随手拉门成习惯 财不露白是关键

新年将至,财物盗窃案多发,东城法院白崇伟法官提示,希望车主提高警惕,下车锁门后必须拉车门验证。干扰器正是利用了车主图方便的心理,以为按了遥控锁就锁上了,如不拉车门确认,很难发现。二是车主要养成不在车内存放贵重物品现金的习惯,降低被砸车玻璃的风险。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白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