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從老家探親帶回的土特產,外表又黑又硬,竟讓我無從下手

最近隔壁鄰居唐阿姨回老家灌陽探親,回來時除了告訴我們老家探親的那些趣事,唐阿姨是一位十分客氣友好的街坊,每次回老家總也忘給我們這些街坊鄰居帶了些老家土特產,還問我有沒有吃過她們老家這些特色菜。雖說我也是村裡長大的,但是唐阿姨送我的土貨裡,有一樣它外形如饅頭般大小,外表又黑又硬,讓我左右瞧了好久也沒認出是什麼鬼東西!不知道各位吃貨們有沒有見過?

鄰居從老家探親帶回的土特產,外表又黑又硬,竟讓我無從下手

又黑又硬

看了好久實在猜測不出,唐阿姨告知這個是她們老家灌陽的特產,豬血丸子。老實說,雖然我的老家就在唐阿姨老家隔壁縣,離得也不遠,畢業後便遠離家鄉,外出工作也出差過很多地方,吃過不少特色菜,這個豬血丸子我還是頭一次聽說,光聽名字覺得挺特別的,也很直白,想必是用豬血為主原料製作,裹成的丸子。

唐阿姨見我感興趣,很高興的給我介紹了一番。豬血丸子又稱血粑豆腐或豬血粑,是她們灌陽縣傳統名菜,說在她們老家每年的的十一、十二月份,也就是春節前農村家家戶戶殺豬之後,會把豬血留下,與老豆腐、豬肉一同製成豬血丸子,一般一次會做得很多,以供數月之需,吃不完就放冰箱冷凍著。

【豬血丸子】挑選老豆腐作為首選,再挑選肥瘦適中的五花肉,以農家黃豆研磨做的老豆腐、生薑、蒜、辣椒等做為佐料製作而成。做法還是挺簡單的,將五花肉剁碎與豆腐、新鮮豬血(一定採用活豬剛宰殺的未凝新鮮血)混合攪拌均勻,加適量鹽,捏成饅頭大小的形狀即可。

鄰居從老家探親帶回的土特產,外表又黑又硬,竟讓我無從下手

豬血丸子製作步驟

捏好之後先在太陽下曬兩天,風乾豬血丸子表面就可以拿回屋裡熏製了。

鄰居從老家探親帶回的土特產,外表又黑又硬,竟讓我無從下手

豬血丸子要先風乾

熏製時不要有明火,否則直接可以烤著吃了。熏製時間少了不行,大火燻急了也不行,這才得到臘香撲鼻、風味獨特的豬血丸子。總之從材料的準備到製作到烘烤,至少需要20幾天呢。

鄰居從老家探親帶回的土特產,外表又黑又硬,竟讓我無從下手

煙燻豬血丸子

最後唐阿姨簡單跟我說了一下製作方法,感覺跟臘肉的做法差不多。

鄰居從老家探親帶回的土特產,外表又黑又硬,竟讓我無從下手

豬血丸子

豬血丸子因為是煙燻之物,做菜前最好在水裡煮洗五分鐘,這樣既可以洗去外表的灰塵,又可以將豬血丸子煮軟,更好切片。

鄰居從老家探親帶回的土特產,外表又黑又硬,竟讓我無從下手

先煮洗

再準備些豆乾、青椒、蒜葉,有些酸味那就更好了。

鄰居從老家探親帶回的土特產,外表又黑又硬,竟讓我無從下手

先將豆乾豬血丸子一起翻炒煮熟,

鄰居從老家探親帶回的土特產,外表又黑又硬,竟讓我無從下手

快出鍋的時候,依次加入青椒、蒜葉一起翻炒,少許鹽調味。

鄰居從老家探親帶回的土特產,外表又黑又硬,竟讓我無從下手

豬血丸子

嚐了一塊,味道是挺幹香下飯。

其實在過去物質不富裕的年代,像我們那邊的桂北人家,大都是山裡人家,遠離集市,日常採購不便,也沒有冰箱保鮮食物,只有到過年時才會捨得去宰殺一頭自家養的豬,雖說過年加菜,但那麼大隻豬一時半會也是難以吃完,為了更好的儲存豬肉,農家一般都會把肉掛至家裡火炕上方做成一些煙燻臘味,而豬血丸子便也是煙燻臘味的一種,因為吃起來味道風味獨特,深受人們的喜愛,便傳承了下來。


以上是初食記做【豬血丸子】的分享,不知道豬血丸子還有沒有別的做法?

如果你對這道菜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分享哦!

如果你有更好的做法以及你有喜歡吃或者想吃的菜,也歡迎留言。

非常歡迎你的分享,留言,轉發,收藏,你的轉發和留言是對【初食記】最大的幫助與鼓勵,謝謝大家!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