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楚雄从一平浪到禄丰-骑单车


曾经的滇缅公路,听外公说当时他们还小,目睹了老百姓修那路的心酸与困苦,不过用大的眼光看当时的龙云主席很有先见之明啊,单单是从一平浪到禄丰这段路,堪称丰功伟业,无可替代,为当代楚雄及云南各地区的发展披荆斩棘啊。

从一平浪到禄丰再返回是双行道,两条公路只有到鱼坝村和密马龙村可以换方向,而鱼坝村附近两条路几乎并得最近,密马龙村有一小桥搭在两边公路,如果你有急事要掉头务必记住这两个村名。

在我外公都还是小孩的年代,开公路没有机器,老百姓是用双手开凿出来的,不知道那路底下埋着多少英魂,如果你去过昆明宜良的六十八道拐或者看过记录片,其实这段公路又何尝不是那样艰难的挖出来的呢?

冬天,两条公路间的河水如夏天的柳枝蜉蝣心事,静静的晃动,比起那两旁经过一个世纪的人打磨的残石峭壁,那份巍峨,似乎注定被人遗忘……

河间古墙,断落的砖头,悄无声息听着流水滴滴滴哗啦啦,车辆来来回回,我骑着单车来来回回,只此我一个拍照人还有性情记得你们……

双河桥上,新桥旧桥,想起了新桥河,看到了彝族图案,又想起了坚唱的那首歌: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楚雄人,德宏老爹的云南之子,阿老表阿表妹的火文化,临走之时,有幸看到了山谷里水牛张望老人安详静卧的时光。

再往前走一点到了鱼坝村,一路油菜花开,虽比不上曲靖罗平,但熙熙攘攘倍感舒适,鱼坝村是建在山腰上的房子,新房与瓦房曲曲交错,远处望去有点古镇的气息

路是新的路,人是新的人,一平浪到禄丰土地上,老砖能否

大花桥的历史不言由衷,一条小路通往彩云,从一平浪到禄丰的这段滇缅公路,老桥新桥要居多,骑行的话感觉都是下坡,很轻松。一路向下,清风徐来,这山背后阴那山背后晒,抬头,山脊线重叠,只看得到倒三角的蓝天,所以有时我想是不是这个山挡去了大海,吓跑了远山……

站在大花桥上,远处河里的柱子

新建的滇缅公路纪念碑,断断续续的偶尔有路人停下车去往卫生间,偶尔张望一下碑文

走进看,残落的柱头,对目相望的两条路,只见河底里石头堆积

从一平浪到禄丰的这段滇缅公路几个弯道特别险,有的接近九十度,你都不知道边上的悬崖峭壁是怎么刨出来的,山体露出的各种各样的石头模样惊奇,还有枯水河底的层层图案,很少有人愿意静下来罢了……

蓝天绿水翠竹,对岸的不知名老房子与天地山水一线溜边,稀少的油菜花成了公路的点睛之笔了

密马龙村分隔河两岸,一桥连接,休息之余,一老人随着公路缓缓走过,只见他背着竹篮子正在往家去,我们微笑而过,只是老人背蓝子的背影往日情景浮现……

这是河口村上坡了,那里有一个造纸厂,其实云南红河州也有一个边境口岸也叫河口了,就如衡山有南天门华山也有我的兄弟我的团也有,峨眉山有金顶武功山也有。

当你看到这个白色的房子,禄丰也就快要到了,天依然蓝蓝的,那时候的班车窗外依然,就像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只是青稻黄了,姑娘也长大了,父亲也走不动再去送邮件了……

历经三个小时终于看到了禄丰城

这个桥绕过来我又得返回,去追溯禄丰到一平浪的滇缅老公路,如果不是骑单车,是感受不到一个世纪之前的醇辣的,又试问能有几人知道这是滇缅公路,整天学历史,发生在自己土地上的历史都不清楚,“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