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天体现身太阳系边缘!日本科学家:地球形成之谜有望破解!

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在45亿年前从一大片混沌的原行星盘中诞生——起初只有一团团尘埃颗粒,在引力作用下,这些颗粒渐渐汇聚成几公里大的微行星(星子)。当微行星的质量足够大时,它开始吸积周围的物质疯狂成长——在几十万年内就“吃”成一个月球大小的原行星!

神秘天体现身太阳系边缘!日本科学家:地球形成之谜有望破解!

为了在太阳系内争夺一席之地,这些原行星开始了暴力合并的过程。经过几亿年的分分合合,最终几大岩石行星脱颖而出,地球也随之诞生了。

在今天的太阳系中发现那些几十亿年前遗留的微行星并非易事,科学家相信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或许存在数以亿计的冰冻天体。它们是早期太阳系行星形成的物质残余,通过研究这些“活化石”或许能够揭示地球如何形成的重大秘密,但柯伊伯带距离太阳有30个天文单位,在如此遥远的距离找到这些神秘天体非常困难。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半径1公里的柯伊伯带天体根本无法被大型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到。

神秘天体现身太阳系边缘!日本科学家:地球形成之谜有望破解!

2019年新年伊始,NASA新地平线号飞掠的柯伊伯带小行星2014 MU69的大小约为33公里。最近,日本科学家通过掩星观测,成功发现了柯伊伯带中隐藏的一颗半径只有1.3公里的小行星。

神秘天体现身太阳系边缘!日本科学家:地球形成之谜有望破解!

掩星观测通常用于寻找系外行星——从地球上看去,一颗围绕母星运行的行星经常会掩蔽背景恒星,使它的亮度出现有规律的变化。根据这一原理,日本天文学家用两台11英寸小型天文望远镜对2000多颗恒星进行了60个小时的连续观测,结果发现一颗恒星的光度曲线变化正是由一个2.6公里大小的柯伊伯带天体造成的。

神秘天体现身太阳系边缘!日本科学家:地球形成之谜有望破解!

日本国家天文台的的Ko Arimatsu表示,该研究预算仅有大型国际项目的0.3%,使用的星特朗天文望远镜每台价值仅为3000美元,却成功发现10米口径天文望远镜都未能观测到的目标。Ko Arimatsu还表示,未来研究团队将用这一方法继续观测柯伊伯带甚至更远的奥尔特云。

神秘天体现身太阳系边缘!日本科学家:地球形成之谜有望破解!

该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期刊

宇宙V往事-专注科学科普|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