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種新晉“富貴病”正在悄悄靠近你

注意,這種新晉“富貴病”正在悄悄靠近你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富貴病”的發病率正日益走高,人們必須要注意(圖源:VCG)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全球,其新發病例分別位居男性第3位、女性第2位,死亡病例分居男性第4位、女性第3位。在發達國家中結直腸癌發病率明顯高於發展中國家,這可能與生活方式有關。

2018年2月,中國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最新一期癌症統計數據發現,在中國經濟較發達東部地區結直腸癌發病率、死亡率最高以上海為例,結直腸癌已經是僅次於肺癌的第2大惡性腫瘤了

那麼,結直腸癌緣何一躍成為高發癌症界的新成員,威脅著越來越多人的生命呢?

數據顯示,高達80%以上腸癌都屬於散發性結直腸癌,也就是由後天因素,如環境、疾病、飲食及生活習慣引起的。

當下,生活水平在改善,但社會壓力絲毫不減,高速運轉的社會極大催生了人們的

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所以,結直腸癌就成為現代社會異軍突起的“富貴病”

它是與“吃”直接相關的一個病 對於一些人,愛吃肉是腸癌發生的一個危險因素。

研究發現,每天增加100g紅肉(紅肉指豬、牛、羊等畜類的肉)攝取,結直腸癌患病風險就會增加12%到17%。 除了多肉,中國居民的纖維素人均攝入量僅為11g,相比《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推薦的適宜攝入量(25g/天)明顯不足。

它往往起源於不起眼的小息肉。根據研究,95%的腸癌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

由於腸道不斷地與食物團摩擦,外加攝取的食物還經常會包含一些沒能被胃酸殺死的微生物會對腸道上皮產生刺激,人的小腸上皮細胞會不斷地脫落和生長來實現更新,這就需要腸上皮基部一直包含一些能夠持續分裂的細胞。

而細胞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基因突變,這些基因突變大多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少數有不好影響的突變也會導致細胞凋亡或是被免疫系統清除掉,還有極個別突變會被保留下來,並導致這些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失去控制,從而在某一處腸上皮上出現不合理的增生,這就是息肉。

腸息肉“有好有壞”,像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錯構瘤就屬於非腫瘤性息肉;而腫瘤性息肉則包括管裝腺瘤、絨毛狀腺瘤、絨毛狀管狀腺瘤、鋸齒狀腺瘤等,這種類型的息肉如果不及時消除,慢慢長大後,發生癌變的幾率就較高。

如其中的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可高達30%到70%鋸齒狀腺瘤更是以其較大的癌變潛能(佔CRC的15%至30%),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作為單獨疾病類型列入直結腸腫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