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忽視 老人長期拉肚子 可能是疾病警報

切勿忽視 老人長期拉肚子 可能是疾病警報

​腹瀉的病因不同,患者要多瞭解相關知識及時治療(圖源:VCG)

提起拉肚子,很多人首先想到急慢性腸胃炎,覺得吃點止瀉藥就好了。但對於老人來說,經常性腹瀉可能是結腸癌、糖尿病等疾病的警報,需及早介入,切不可一拖再拖。

甲亢

腹瀉是甲亢的常見臨床表現之一,發生率達25%到36%。由於甲狀腺素升高、迷走神經功能異常,造成胃腸蠕動加快、腸排空加速而吸收減少,導致老人排便次數增多,大便呈糊狀。甲亢性腹瀉表現為:無明顯腹痛的反覆腹瀉,較頑固,常伴有乏力、消瘦、心慌、煩躁等;抗生素治療無效,對止瀉藥敏感;血清甲狀腺素水平明顯升高等。

結腸癌

引發腹瀉的癌症中,腸癌佔絕大多數。腸癌引起的腹瀉,最明顯特徵是: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腹瀉時常伴隨便血,顏色多為果醬色。

肝癌

如果老年朋友每天腹瀉十幾回,全是水樣或粘液、糊狀大便,到醫院檢查並未發現致病菌且只有少數白細胞,需留意是否因肝癌引起。一項針對3,254例肝癌病人的統計發現,肝癌首發症狀為腹瀉的患者佔到5.8%。

糖尿病

與其他腹瀉不同,糖尿病老人腹瀉的同時可伴有口渴、多飲、多食、餓得快、乏力、消瘦等症狀。治療糖尿病引起的腹瀉,首先要嚴格控制血糖,謹遵醫囑服用降糖藥,並在合理營養的基礎上,控制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同時適當多吃含優質蛋白、高纖維素、高維生素的食品。

藥物性腹瀉

它是指由藥物或藥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大便次數異常增多或大便性狀發生改變。如果老人在經常性腹瀉的同時正在服用

秋水仙鹼、紅黴素等藥物,建議立即停下,到醫院接受醫生指導、調整藥物。

總之,慢性腹瀉對老人健康威脅很大,可造成消瘦、貧血、抵抗力低下。老人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宜暴飲暴食,或一次進食大量脂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