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聽歌、看劇一網打盡?蘋果以後可能要靠賣「會員」賺錢

花更少的錢,享受更多的內容,可能是各種訂閱制服務刻意營造出來的一種美好幻覺。

不可否認,訂閱制就和分期付款一樣,有種在享受福利的感覺,這在於訂閱制服務創造了一個消費者、開發商和平臺方的「三贏」局面。

對消費者們來說,我們可以將以往數百元的開銷分攤至未來數月乃至是數年,你可能只使用了訂閱庫中的其中一項內容,就能把月費賺回來,這遠比花高價買斷要實惠得多。

而對開發者和平臺方,雖然一次買斷可以獲得大筆收入,但它不具備可持續性;如果能保證一個穩定的用戶付費率,長時間下來,最終獲得的收益可能遠比單次付費要高得多。

遊戲、聽歌、看劇一網打盡?蘋果以後可能要靠賣「會員」賺錢


也因如此,訂閱制已經逐漸成為多個行業和內容公司的核心商業模式。大至像 Netflix、Spotify 這類的流媒體影音服務,小至 1Password、UIysses 等應用軟件,都選擇用「收月費」的形式,來確保自己長時間內的良性發展,簡單來說就是「花錢買服務」。

這也成了蘋果在音樂、視頻和新聞雜誌等內容產業的突破口。

但手遊領域或許是個例外。考慮到這個市場的特點,如果蘋果要在 App Store 中推行一項遊戲訂閱服務,可能得面臨不少問題。

傳統遊戲的訂閱制模式,並不適用於手遊領域

蘋果要做遊戲訂閱的消息,來自今天 Cheddar 的一份報道。有近 5 位匿名人士表示,蘋果正在和一些開發商探討在 App Store 做遊戲訂閱模式的可行性。如果該服務正式上線,應該會和現在的 Netflix 一樣,用戶每月支付固定費用,就能暢玩訂閱庫中的作品。

然而,這個計劃現在還處於初期階段,同時也缺少相關具體細節,所以不排除蘋果會在之後放棄這個打算,而且消息的真實性也有待考證。

遊戲、聽歌、看劇一網打盡?蘋果以後可能要靠賣「會員」賺錢


但遊戲訂閱服務這件事仍值得一談,我們不妨來看看遊戲行業的先例,比如微軟在 Xbox One 平臺推行的 Game Pass 服務,它就是一個很標準的「遊戲訂閱服務」。

簡單來說,玩家需要做的就是每月支付約 70 元人民幣的月租,然後就能第一時間玩到包括《光環》和《極限競速》等在內的獨佔或高品質 3A 遊戲,而不用再單獨購買幾百塊的實體光盤,這和你在 Netflix 買會員然後隨便看電影煲美劇是一樣的。

不過,相比於索尼製作的《戰神》、《底特律》這類通關後只能封盤的線性敘事遊戲,微軟更傾向於把精力投入到《絕地求生》、《盜賊之海》和《腐爛國度 2》等遊戲上,而 EA 推行的 Origin Access 訂閱服務也會主推《FIFA》和《戰地》等作品。

遊戲、聽歌、看劇一網打盡?蘋果以後可能要靠賣「會員」賺錢


雖然它們類型不同,但都會圍繞一個核心理念:「遊戲即服務」。所以,它們會強調聯網,注重多人競技,具備更強的社交黏性,還往往會有持續兩三年的運營更新,這其實也是維繫遊戲訂閱服務新鮮度的關鍵部分。

那麼,既然傳統主機遊戲已經有比較成熟的訂閱制服務,蘋果能否直接將其放到手機遊戲領域中呢?問題是,前者的模式並不適用於後者。

這和手遊本身的特性有很大關係,這畢竟是一個以數量龐大的免費遊戲所主導的市場。有多份數據報告可以證明,那些「本體免費+道具收費」的氪金手遊是現在創收最高的遊戲類型,也比大部分主機遊戲要賺得多。

在這種情況下,要求這些已經靠開箱、抽卡賺得盆滿缽滿的免費手遊轉投「固定費用的訂閱服務」,蘋果需要給出一個足夠有說服力的理由;哪怕只是定期贈送一定數量的遊戲貨幣,也會對原有的付費率造成一定的影響。

事實上,一些體量較大的開發商已經在自己的遊戲裡推行了訂閱制服務,比如《堡壘之夜》的通行證模式,本身也是一個基於訂閱制的付費設計,它們沒必要再將這筆費用的一部分貢獻給平臺方。

遊戲、聽歌、看劇一網打盡?蘋果以後可能要靠賣「會員」賺錢


如果免費手遊行不通,能否只做付費手遊的訂閱服務?比如「每個月交二三十塊錢,就能暢玩數十款乃至是上百款付費手遊」,這可能是更適合 App Store 的遊戲訂閱模式。

但和主機遊戲強調的「每年花一到兩款 3A 遊戲的價格,就能享受數十款 3A 遊戲的內容」不同,大部分手遊的定價幾乎只有 3A 遊戲的十分之一,乃至是二十分之一左右,如果要推行訂閱服務,價格就不可能定得很高。

更何況,大部分強調長期服務的多人手遊,都已經選擇了「本體免費+道具收費」的策略;而那些需要付費的手遊,只要通關過一次,基本很難再有重複遊玩的價值;開發者沒有持續營收,也很難有持續更新內容的動力。

在這種環境下,一個手遊訂閱服務是否優秀,反而和服務型遊戲沒多大關係了,玩家們可能會更看重高品質遊戲在其中的比重,以及之後的更新頻次,這也將決定用戶是否願意為其持續付費。

畢竟,你肯定不願因看到這樣的景象:即一群玩家固定交月租,卻只能對著《紀念碑谷》或《畫中世界》等單機遊戲中的幾個固定關卡,反覆玩上十幾二十次。

遊戲、聽歌、看劇一網打盡?蘋果以後可能要靠賣「會員」賺錢


最後還有一點很關鍵,蘋果和微軟、EA 這些公司有一點本質上的不同,那就是它並不涉足遊戲開發,僅僅只是構築了 App Store 這一個分發平臺。

這意味著,如果蘋果真的要推行一項和遊戲相關的訂閱服務,只能拉攏第三方廠商加入其中,如果無法保證其內容的「獨佔性」,也將缺少一個強有力的賣點。除非蘋果真的願意花錢收購幾個開發商來幫自己做遊戲,但那又是另一層面的問題。

不過,如果我們拋開手機遊戲這個品類限制,只是單純說訂閱制的話,這仍然是一個對蘋果很有價值的創收點。顯而易見的是,可供蘋果發揮的內容並不只是遊戲一項,還有音樂、新聞雜誌和視頻等其它內容。

所以,倘若這個訂閱服務並不指遊戲本身,而是一個涵蓋了音樂、電影、遊戲和新聞雜誌等多項內容的「大會員服務」,說不定會比單純做一個遊戲訂閱服務要更具吸引力。

手握眾多內容資源的蘋果,或許更應該考慮做個一站式的「大會員」

我們之所以要提到「大會員」的概念,是因為這個消息本身也有跡可循。

早在 2018 年 6 月,便有內部人士向 The Information 透露稱,除了推出像 Apple Music 這樣單個內容形式的訂閱制服務,蘋果也有計劃將旗下內容資源全部打通整合到一起,推出類似「大會員」的服務。

簡單來說,就是你只需要一次付費,就能同時享受到包括音樂、視頻和新聞雜誌這三種內容。表面上看似乎有些奢侈,但這種橫跨多個領域的嘗試,說不定能夠突破我們原本對於單一內容訂閱模式的框架。

遊戲、聽歌、看劇一網打盡?蘋果以後可能要靠賣「會員」賺錢


目前,Apple Music 無疑是蘋果運作最為成功的訂閱制服務。在歷時三年半的發展中,蘋果已經獲得了超過 5600 萬的 Apple Music 付費訂閱用戶,未來可能也會尋求登陸儘可能多的第三方平臺,比如說亞馬遜 Echo。

而在新聞和雜誌方面,蘋果也已經有所動作。在 2018 年 3 月份,蘋果便已經將有著「雜誌界 Netflix」稱號的 Texture 收入囊中,後者打造的平臺手握著超過 200 本雜誌的資源,這部分資源將會整合到現在的 Apple News 中。

如今我們已經可以在新的 iOS 12.2 測試版中看到 Apple News 每月訂閱的功能頁面。

遊戲、聽歌、看劇一網打盡?蘋果以後可能要靠賣「會員」賺錢


再者是視頻。同樣已有多個消息證實,蘋果已經和多位大牌導演簽下協議,為即將到來的蘋果原創視頻服務製作獨佔電視節目、電影和紀錄片。考慮到今年 CES 上蘋果還計劃在將 iTunes 電影和電視服務搬到三星電視上,出現一個打著蘋果 logo 的流媒體視頻服務,應該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至於手機遊戲,雖然這項訂閱服務的必要性並不如視頻和音樂那麼強,但如果能每月定期提供幾款精品手遊,作為大會員的補充部分,顯然比花錢單一購買更有價值,對用戶來說也更具吸引力。

遊戲、聽歌、看劇一網打盡?蘋果以後可能要靠賣「會員」賺錢


事實上,你也很難再在這個行業中找到一個能像蘋果這樣,能夠同時擁有音樂、視頻、新聞雜誌、應用和遊戲等多種內容的平臺方。就算是亞馬遜的 Prime 會員,不少人更多看重的是它的電商服務,而非其附帶的視頻和音樂。

我們也多次強調,內容產業其實是蘋果經常被外界忽略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尤其在 iPhone 銷售放緩的當下,如何擺脫硬件營收的束縛,形成新的增長驅動力,這或許是蘋果往後數年內會真正在意的事情。

而作為消費者,無論我們對訂閱制是滿心歡喜還是滿腹牢騷,恐怕一個服務全面訂閱化的時代已經來臨了。我們唯有乖乖獻上自己的銀行卡,一邊對著自己買到的服務說「真值」,一邊假裝看不到卡里的餘額逐月逐年被蠶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