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為什麼會“輸給”短視頻,互聯網的拐角到了嗎?

CNNIC於1997年11月發佈第一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並形成半年一次的報告發布機制。8月20日,CNNIC發佈了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綜合各個熱門短視頻應用的用戶規模達5.94億,佔整體網民規模的74.1%。

直播為什麼會“輸給”短視頻,互聯網的拐角到了嗎?

要細數2018年上半年互聯網的奇蹟,抖音的崛起肯定算一個,1月時它還只有日活3000萬,到6月,就已經到了1.5億,以它和快手為首的短視頻平臺,成了2018年上半年互聯網的焦點。

網絡直播的數據,可能是《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最令人驚訝的了,截至2018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4.25億,較去年年末僅微增294萬,用戶使用率為53%,較2017年末下降1.7個百分點,遊戲、真人秀、演唱會用戶使用率均呈下降趨勢。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一方面是短視頻應用分流了部分網絡直播用戶;另一方面,是行業進入市場結構調整和業務重塑時期,發展趨於穩定。

短視頻之所以能夠“戰勝”直播。

直播為什麼會“輸給”短視頻,互聯網的拐角到了嗎?

一方面,直播與短視頻的用戶某種程度上說是重合的,即都是用來打發時間的,而且都是傾向於看視頻這一類的內容消費。

另一方面,從當前的傳輸技術與網絡環境來看,流量越來越便宜,網絡越來越快,讓上傳、下載視頻都很便捷。

從直播的用戶數與突破性來看,當前直播用戶已經接近4億,逐步接近飽和;直播平臺也已經超過200家,直播格局基本固化,新獨角獸產生的可能性很低。

從創業門檻來看,由於各大直播平臺都在主打顏值直播,引發了一種用戶參與的刻板印象:即我美我直播。這導致在顏值上沒有優勢的用戶群體對參與直播的意願很低,因此直播很難成為人人都願意的參與的遊戲。而短視頻則無需露臉,隨手拍,比如快手的崛起意味著無論顏值如何,人人都可以是主角。因此在用戶看來,短視頻的參與感和認同感更強。

從傳播性來看,短視頻的時間比較短,內容精簡也意味著乾貨多、留存和傳播性強。直播即時性、互動性雖然比短視頻更強,但它的致命弱點在於缺乏傳播性,各種顏值直播雖然符合用戶打發時間的需求,但是用戶很難有動力去轉發傳播一個無聊嘮嗑的直播視頻。

直播為什麼會“輸給”短視頻,互聯網的拐角到了嗎?

直播的變現模式三種,打賞、廣告植入以及電商導購。短視頻一般也有三種。其一,代入品牌商,進行廣告變現。其二,會員收費模式,這類一般是適用於在某一垂直內容領域建立了一定影響力積累了一定量的粉絲,基於粉絲分層進行會員收費,打造圈子文化。

短視頻因為內容更為聚焦,商業化變現模式操作方式也更靈活一些,用戶接受度也更高。這說明以內容運營為核心賣點圈粉進行商業化變現比以錐子臉顏值作為賣點去圈粉帶來的黏性與競爭力門檻都會更高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