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利用地域文化景观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的探索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在近些年呈现出井喷之势, 但是却形成了很多的雷同小镇, 是我国目前小镇建设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怎样在突出特点的同时又能体现出地域

文化, 让地域文化景观服务于特色小镇建设, 特色小镇建设又能更好地保护好地域文化, 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课题。本文以河北省平泉市打造“辽河源头、契丹祖地”文化名片为引, 初步研究河北省利用地域文化景观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的探索, 以期为河北省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初步思路和方向。

河北省利用地域文化景观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的探索

(来源:中机院 www.reportway.org)

2016年国务院下发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文中重点提到旅游+城镇化。依据规划, 在“十三五”期间, 把规划和建设一批旅游风情小镇和特色景观名镇作为重点内容。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将打造经济强省、建设美丽河北作为目标。在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背景下, 河北省各地市将要建立一批具有特色的小镇, 特色小镇的建立将极大地丰富人民的娱乐空间和生活空间, 增加人民的幸福指数。

河北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930处, 居全国第一位。不仅拥有长城、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清西陵3项世界文化遗产, 更有拥有邯郸、保定、承德、正定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特色小镇应充分利用河北省这一历史文化名省的重要资源, 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地域文化景观的建设, 建设多个历史文化特色小镇。

一、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这一名词首次提及是在浙江省杭州市云栖镇, 随后发展到全国。特色小镇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的创新和成功的实践。首先, 应强调特色小镇的特色, 在小镇建设过程中应以某一特色产业或特殊的区划特点为基础, 由相关组织进行人员和内容的进一步整合和规划所形成的具有文化特色或历史特色的独立区域。其次, “小镇”一词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村镇的镇, 在进行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 对于特色的整合, 有可能不是在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区域中进行, 需根据所确定的“特色”去进行“小镇”的区划和建设。

特色小镇的建设应明确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单纯的旅游胜地、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平台, 特色小镇的建设应以其特色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旅游、信息等所有行业的发展和融合, 最终形成完整产业链, 促进当地的发展和进步。

(二)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首先是一种文化, 文化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创造而形成的。文化又是一种历史延伸, 是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产物。具体可以认为, 文化是能够被延续的某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地域文化是在文化前加了一个定语, 对于文化进行某方面的限制和规定, 在一定地域内所表现出来的文化, 能够更完美地与地域范围内的环境条件、人文条件相互融合, 具有其独特性, 能够体现地域特色。

某一地域的地域文化都是不可复制的资源,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地域文化的作用, 与地域、地区社会建设、人文建设、环境建设和旅游建设相结合, 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的优势、特色进行地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 形成真正意义上地域文化的建设。

二、以地域文化景观为切入点的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要素

(一) 特色——基础关键要素

一提到特色小镇, 首先能想到的是薰衣草故乡普罗旺斯、世界时间的起点格林尼治、世界经济论坛小镇达沃斯等这些世界著名的特色小镇, 但是河北省内甚至国内这些我们生活着的地方能脱口而出的小镇却是少之又少, 归根结底是缺少了能被人记住的“特色”。

特色小镇的特色应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价值性和深远的意义性, 才能够让人过目不忘或记忆深刻。特色小镇应具有增强区域活力, 促进各行各业齐聚发展, 迅速提高所在区域知名度等方面的功能, 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以及建成后的发展推广过程中更好地提升地方的经济实力, 有效地促进全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对于生活在小镇的居民来说, 特色小镇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公共服务、合理化配置城乡要素, 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趋于平等化, 并且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经济收入、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等。

具备了以上这些功能和价值性, 又能按照其固有的特色进行建设和发展, 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 让我们身边也会出现一些能够与那些出名的世界特色小镇比肩的小镇。

(二) 发展地域文化——核心关键要素

河北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五千多年前, 著名的涿鹿之战就是发生在河北省, 黄帝、炎帝和蚩尤在这里征战, 开创了中国文明史的先河。荆轲刺秦王、安史之乱等历史著名事件均发生于河北, 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 河北省早已形成了非常深厚的文化积累。悠久的历史不仅留下了文物和遗产, 还带给我们很多的民俗文化。比如, 河北地方性戏曲河北梆子、定州的秧歌、吴桥的杂技、沧州的武术等, 这些都是需要大力保护和发展的地域文化。

建设具有地域文化景观的特色小镇, 利用小镇具有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保存区域内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街道, 将这些建筑和街道结合小镇建设, 在不影响历史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进行整理和修缮、重建。使之与小镇的特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搜集反映小镇文化历史的传说、名人事件等, 在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增加文化底蕴, 也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进行物化表现, 不仅可以更好地延续地域文化景观, 体现地域文化的传承, 还能让一些不太了解的人更加具体直观地深入了解历史文化。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自提出之日起至今, 我国已保护了很多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非遗文化的发展。具有地域文化景观的特色小镇通常都会具有特殊的传统地方民俗文化, 这些民俗文化很多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传承, 经过特色小镇的建设, 进行大力宣传和发展, 以期为这些民俗文化找到一条出路和传承的可能。特色小镇建成之时也会让特色地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 保护环境———发展关键要素

小镇建设的过程中除应注意充分发挥本地的特色外, 另外一方面必须要做到的就是对于环境的保护, 在特色小镇进行规划的时候就应把这方面的认识放在第一位, 紧密联系环保, 进而能够达到小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平衡的状态。

环境产生问题的方面包括有声音环境、水环境以及近些年在全国尤其是河北省出现的较为严重的大气环境等方面, 而进行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就是及时进行保护和整体防治。在进行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书编制的时候, 对于具体问题的治理都应当进行详细说明和全方位控制。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小镇规划的决策人员以及小镇建设参与者都应加大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在加大、加快小镇特色发展的同时, 加强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知识的普及和构建, 小镇的整体规划目标, 设计方案和环境保护工作, 这几方面应当统筹兼顾、融会贯通、共同发展, 在建设之初保持没有短板, 从根本上提升小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任何一个地区, 在进行文化形象塑造的时候都应当首先考虑尽可能地保留本地完整的历史文化信息, 还原历史、发扬历史。河北省利用地域文化景观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 虽已有些成绩, 但是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向其他省市学习的地方。利用地域文化发展区域经济, 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才是最终目的。特色小镇建设任重而道远, 有效利用地域文化景观促进社会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刘洋 袁丽伟 鲁京慧)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定位于产业市场研究及运营战略一体化服务,以“规天下之经纬,划地区之纵横”的理念,立足于规划、研究及招商、托管18年!特色小镇是我院核心业务之一,而特色产业离不开产业,我院经手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案例近百例,如

达州市宣汉县马渡乡蜡梅小镇总体概念规划

广西防城港市金花茶特色小镇总体概念规划

建德集成建筑产业创新园产业发展规划

世界动车小镇总体概念规划、产业规划

农业特色小镇规划:河间市现代农业综合体规划

建德集成建筑产业发展规划

成都新繁镇特色小镇规划

新松湘潭机器人小镇发展规划、概念设计

北京通州区西集镇特色小镇

长春莲花山音乐小镇概念规划

京津冀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小镇

六盘水市韭菜坪特色小镇

固安光电特色小镇产业策划、概念规划

张掖丹霞通用航空小镇

济南新能源汽车小镇概念规划

南通市生命健康小镇

2016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月季主题公园定位及业态规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