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了兩百年的鐵帽子王 為何落得挖祖墳賣錢謀生結局

眾所周知,清朝創建初期,有八大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他們絕大多數是努爾哈赤或皇太極的皇子、皇孫,只有鄭親王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不算嫡系後代。

濟爾哈朗是莊親王舒爾哈齊的第六子,努爾哈赤與他是叔侄關係。濟爾哈朗從小就生活在宮中,被努爾哈赤撫養長大,與皇太極等人朝夕相處,關係很好。濟爾哈朗長大後,追隨努爾哈赤南征北戰,成為一名英勇善戰的悍將。

1636年4月,濟爾哈朗因戰功卓著,被封為鄭親王,後來得到世襲罔替的許可。

傳了兩百年的鐵帽子王 為何落得挖祖墳賣錢謀生結局


所謂世襲罔替,是指只要大清不倒,王爵封號將永遠繼承下去,所以又被稱為“鐵帽子王”。兩百多年來,鄭親王一系傳了17代。期間,鄭親王一系出了不少有名的人物,如濟爾哈朗七世孫端華。

端華在1846年襲爵鄭親王,先後被道光皇帝和咸豐皇帝任命為顧命大臣。後來,被慈禧太后和恭親王發起“辛酉政變”扳倒,以專擅跋扈之罪賜死。端華的弟弟肅順則被斬首菜市口。

1900年,鄭親王爵位的接力棒交到了一個年幼的嬰兒手裡。他叫昭煦。昭煦一生出來就含著金鑰匙,享受著優厚的俸祿,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雖然外面的世界風吹雨打、戰亂不休,但鄭親王府裡依然風平浪靜,猶如世外桃源。

昭煦長大後,迎娶了蒙古達爾罕王的女兒。達爾罕王的女兒嫁過來時,帶來了一批牛羊和一名使喚丫頭。後來,昭煦將這個名叫玉真的使喚丫頭笑納為妾。

傳了兩百年的鐵帽子王 為何落得挖祖墳賣錢謀生結局


然而,昭煦的好日子很快就結束了。隨著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大清王朝岌岌可危。1912年,隆裕太后頒佈《清帝退位詔書》,終結了清朝的國運。

清朝倒了,昭煦家失去了收入來源。接下來,怎麼生存呢?昭煦與所有的八旗子弟一樣,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做生意又不會做,只有變賣東西才能維持得了生活。

當時,昭煦家有一個管家,叫閆繼武,替他打料家務。變賣東西,也全靠閆繼武來做。問題是,閆繼武不是一個忠厚實誠的管家。變賣東西所得錢財,閆繼武截留了絕大部分,只有極少數到了昭煦手中。

開始是變賣古玩字畫、文物珠寶之類,接著是變賣各種房產。1918年,窮困潦倒的昭煦先是以2500銀元的價格賣掉了鄭王府祠堂。幾年後,又以鄭王府作抵押,向西什庫天主教堂神父包世傑借款10餘萬銀元。昭煦哪裡還得起錢?1922年,昭煦索性將鄭王府賣給了西什庫教堂。

傳了兩百年的鐵帽子王 為何落得挖祖墳賣錢謀生結局


後來,鄭王府被中國大學租用,成為中國大學的校舍,昭煦還被中國大學校長王正廷聘請為名譽董事。

鄭王府賣了後,昭煦搬到了果子市居住。沒過多久,又將果子市的房子賣了,再次搬家。總之,房子越搬越小,越住越差。

房子賣完了,昭煦把目光盯向自家祖墳。

1926年,昭煦帶人將鄭王墳內的兩棵百年古樹砍下賣給了木材商人。一年後,昭煦將陵寢裡面的建築拆了,將石料、木材一類當材料賣得乾乾淨淨。當墓外的東西賣光了,昭煦又打起了墓內文物的主意了。

傳了兩百年的鐵帽子王 為何落得挖祖墳賣錢謀生結局


1931年,有人發現鄭王墳內有人盜墓,向警察局報警。警察趕到現場,將正在揮汗如雨的“盜墓賊”抓了一個正著。沒想到的是,這“盜墓賊”正是昭煦一夥人。

走到挖祖墳謀生這一步,鄭親王這一系,算是走到山窮水盡了。

【參考資料:《末代皇朝的子孫》《清史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