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还是不行?给还是不给?又双叒叕让我自己猜,摸不着头脑

行还是不行?给还是不给?又双叒叕让我自己猜,摸不着头脑

中国文字很有意思,看着非常简单内涵却非常深奥,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到学习汉语的行列,被调侃的范围也越来越宽。汉语的简单在于汉字以象形字为基础,很多字一眼就能猜出来是什么,但她的难和深奥也在于此,知道他的表面意思,就是不知道她真实意图!让你摸不着头脑。

简单点的,“不三不四”,不是三也不是四,那是五?其实和数字没有任何关系。“毛手毛脚”?手脚上长毛?这类词汇实在是太多,如果没有语言环境,根本就不能理解真实意思。如果再加上一些因典故而产生的词,就更难理解了。比如说“下榻”,这个词还真不能随便用。你可以说“某某领导人下榻钓鱼台国宾馆”,但如果说“小张下榻某某快捷酒店”。对不起,你得去补考。因为“榻”是特意给尊贵的客人准备的专用床铺。你一个小张,快捷酒店,和“榻”八杆子没有关系。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句“徐孺下陈蕃之榻”,就是用的这个典故。不懂这个事情的,真不知道“下榻”该用在何处?

行还是不行?给还是不给?又双叒叕让我自己猜,摸不着头脑

还有涉及到我们国情的:人情和关系网。比如说“原则上是可以的”和“原则上是不可以的”究竟哪个表示可以?中国人不用琢磨都知道哪个表示事情办妥了,外国人肯定一头雾水,行还是不行?又让我猜?能不能给准信!

汉字和汉语的难,确实和字没有多大关系,而是跟我们深厚的历史底蕴有关,跟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关。汉字的表面意思很简单,也很容易记住。举个例子:“又”象形字,表示手。引申为重复或者继续,两个“又”表示一双,三个“又”呢?四个“又”呢?是不是很简单?你就记住它的意思了。这就是“又双叒叕”(yòu,shuāng,ruò,zhuó),比如说“岛国又双叒叕换领导人了”“国民老公又双叒叕给美女送石头”。

如果“叕”字加上偏旁呢?也很好理解,来看看这些:

缀(zhuì),绞丝旁,一次又一次地用线,当然就是指用针线缝补了。如“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苏轼《水龙吟》)

掇(duō),一次又一次地用手,就是拾取,选取,整理。如“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苏轼《梅圣俞诗集序》)

辍(chuò),一次又一次地上车,自然就是中途下来了,才需要上车,所以本意指中途停止,中间停顿。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史记 陈涉世家》)

行还是不行?给还是不给?又双叒叕让我自己猜,摸不着头脑

说了这么三个,接下来你看了其他的,肯定就知道什么意思了,不用教你都能猜出来。啜(chuò),一次又一次地用口。不是吃就是喝,当然也有可能是亲嘴!猜对了,就是这个意思喝。惙(chuò),一次又一次地用心,是伤心还是挖空心思?又猜对了,一遍又一遍地想,当然就忧虑疲乏了。涰(chuò),一次又一次地流水,流什么水最可能?江、河、湖、海?都不是,是眼泪。

汉字有意思不?是不是来点意思,意思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