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號”單列貨值超過1700萬美元,出手搶奪中歐海運市場?

12月20日上午11:40,首趟中歐班列“長安號”日通專列緩緩駛出西安港。該專列貨值超過1700萬美元,成為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以來單列貨值最高的一班。

“長安號”單列貨值超過1700萬美元,出手搶奪中歐海運市場?

今年以來,以往小打小鬧的“長安號”已經屢屢刷屏西安:

今年前四個月,“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開行量快速增長,先後超越成都、鄭州和重慶等地躍居全國第一。貨運量達到30.4萬噸,重載率99.8%,均位居全國第一位;
截止今年10月,開行班列已經超1000列,且重載率、貨運量和實際開行量均居全國第一,進出口貨值達14.9億美元,同比增長7.9倍。

20號開通的“長安號”與往常不一樣的是,整列41個集裝箱的貨物主要來自在華投資的大型日本企業,負責日方貨物的是日本最大的物流企業-日本通運株式會社,並且是受日本政府委託,希望增加中日進出口物流中鐵路運輸的比例。

本次中歐班列“長安號”日通專列就是金額最大的一次嘗試。“長安號”的這次嘗試,也為內陸港口運送更多種類的貨物向海運做挑戰。

“長安號”單列貨值超過1700萬美元,出手搶奪中歐海運市場?


為什麼選擇西安?

早在2013年,日本最大的物流企業-日本通運株式會社就進駐西安綜合保稅區併成立日通西安公司,為日本在華企業提供保稅倉儲、保稅物流等服務。

2016年8月中歐班列“長安號”開通歐洲線路後,日通西安公司與陸港集團展開更為密切的合作,積極組織在華日企的出口貨源上列。

毫無疑問,日通已經成為陸港集團最重要的國際物流合作伙伴之一。

“長安號”單列貨值超過1700萬美元,出手搶奪中歐海運市場?

說起中日關係,我們自然繞不過那百年恩怨,但是在世界的舞臺上,中日民間的市場貿易依舊繁榮,無論出口還是進口,中國都是日本位列前三的貿易伙伴。

中國龐大的市場和勞動力也吸引無數日企在中國投資建廠。西安國際港務區的建立,同時作為一帶一路無可替代的地理中心位置優勢的西安,也為在中國投資的日企提供另一條進出口的選擇。

“長安號”單列貨值超過1700萬美元,出手搶奪中歐海運市場?

今年“長安號”的爆發,也讓日通看好“長安號”中歐班列未來的發展前景,長安號與中亞、中歐各國建立的良好關係也讓2013年就在國際港務區投資的日通,拿出決心開展更進一步的合作。

“長安號”進軍高附加值貨物市場

中歐班列面臨的兩大問題一是運送貨物價值低的話,虧損不可避免,二是班列出去的時候裝滿貨物,回來的時候卻往往空車拉回,出口的利潤大部分補貼空車損耗。

今年“長安號”的數項全國第一,就是在解決這兩個問題的前提下解決的。

目前。“長安號”出口貨源主要涵蓋機械設備、工業原材料、建材、日用百貨和汽車零配件等。

回程時也充分利用陝西本土市場,進口商品哈薩克斯坦小麥、初榨油、蜂蜜、烏茲別克斯坦綠豆、棉紗等,為愛菊糧油等企業提供優質原材料,以及供西安市民消費的更多日用百貨商品。

“長安號”單列貨值超過1700萬美元,出手搶奪中歐海運市場?

合理多樣的貨物種類保障“長安號”供血正常,同時滿載而歸的車廂,解決空車回程的虧損問題,這也是“長安號”為何能擊敗國內其他中歐班列的秘訣所在。

在各地政府拿出大手筆補貼中歐班列時,“長安號”在盡力達到收支平衡。不同貨物的運費都不一樣,本次日通專列所運送的貨物就是高附加值的代表貨物。

“長安號”日通專列共包含41個集裝箱,主要貨物包括液晶顯示面板、複印機、照相機、空氣壓縮機等高附加值的貨物。

“長安號”單列貨值超過1700萬美元,出手搶奪中歐海運市場?

同樣路程中,電子產品無疑是屬於高價的那一批。

但對於日通來說,陸運的高運費相較海運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為,相對於海運來說,電子設備的陸運要比海運划算多了。

“長安號”日通專列將經過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途徑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最終抵達德國杜伊斯堡,運行時間15天。

而上海到德國的海運則最快也需要20天,慢船可能得26~28天,時間成本太高。

海運對於電子產品來說,總會不可避免的遇到受潮的情況,如果不想受潮,就得花錢花心思在真空包裝上,總會提高運輸成本。

這些不利因素也是日本政府希望日通能在中國找到一條穩妥保險的陸運通道的原因。

當然,今年中歐班列的老大“長安號”,華麗的數據表足以打動日通,把西安定為日通整列運輸班列的首選集貨地和發運地,同時選擇陸港集團多式聯運公司作為國際班列主運段運輸承運商。

“長安號”單列貨值超過1700萬美元,出手搶奪中歐海運市場?

從西安“走出去”

如今的西安,正以全新的姿態,發出擴大對外開放的聲音。

通過大力發展門戶經濟、樞紐經濟、流動經濟,不斷拓展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著力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西安對外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今年全市進出口總值已突破3000億元。

據西安海關統計,西安市前十一個月累計進出口總值3027.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31.6%,其中出口1819.3億元,增長31.1%;進口1208.5億元,增長32.24%,貿易順差610.8億元。

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西安地區的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跑出了2個第一,1個第二。

“長安號”單列貨值超過1700萬美元,出手搶奪中歐海運市場?

“長安號”當然也是西安進出口總值增加的關鍵一員,越來越多的班列盡力開發西安在一帶一路中的潛力,也為西安打造真正的內陸港增添更多籌碼。

在今天(12月21日)出臺的《西安市促進中國(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的若干政策》中,西安則對“長安號”拿出更多政策支持。

鼓勵西安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利用中歐班列等現代物流方式承運跨境電子商務貨物。對通過中歐班列(西安)、EMS、郵政小包、UPS等進出口的跨境電子商務貨物,按照實際國際物流運費的15%給予補貼,每戶企業每年補貼資金總額最高可達100萬元。

一個城市的外貿實力,不僅僅代表城市的實力、GDP,更是一個城市的未來。

西安打造內陸港的野心眾所周知,一帶一路正是西安現在最好的發展時機,不少企業、產業搭乘著中歐班列“長安號”,在西安“落地生根”,為陝西和西安帶來了貿易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的快速聚集。

中歐班列不僅是一條開放通道,“長安號”為陝西和西安帶來了貿易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的快速聚集。

更重要的是,把陝西和西安從內陸腹地推到更高的世界舞臺!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榮耀西安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