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檢關注」智慧檢務 讓電子數據“開口說話”

「和检关注」智慧检务 让电子数据“开口说话”

「和检关注」智慧检务 让电子数据“开口说话”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各種電子設備正在日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與之同時,部分犯罪的形式和手段也隨之改變。對於檢察機關來說,電子數據檢驗與鑑定成為當前推動科技強檢的一項重要工作,它既是新《刑事訴訟法》增加的證據類型,也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重要手段。

熟練拆解電腦、手機,在成千上萬條電子信息中搜索犯罪證據,為了破解密碼晝夜不眠不休……這便是和平區檢察院電子數據實驗室技術人員的真實寫照。自2017年9月成立以來,和平區檢察院電子數據實驗室已成為該院辦案利器。

多部門密切協作

成為案件偵破一大利器

和平區檢察院電子數據實驗室主要功能涉及手機取證、數據恢復、鑑定分析、密碼破解以及網絡取證等。在受理案件的偵查取證階段,通過對扣押的手機、電腦、U盤、SD卡等信息載體進行數據恢復和提取分析,這些證據提供的突破點,將對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7年年底,某公司的管理人員廖某涉嫌受賄,然而其拒不承認自己受賄的犯罪事實。於是,檢方通過電子數據實驗室對廖某的辦公電腦進行數據分析。技術人員介紹說:“在確認取證過程合法性之後,我們再進行專業的數據分析。”然後技術人員利用實驗室專業的賬務分析系統,對廖某電腦中的賬目、票據和資金往來數據自動生成圖表,在圖表中,嫌疑人和誰聯繫最為緊密,他們之間有多少資金往來一目瞭然。

經過分析,辦案檢察官最終鎖定了行賄人,確認了廖某涉嫌受賄的犯罪事實,以受賄罪對其提起公訴。

「和检关注」智慧检务 让电子数据“开口说话”

技術人員幫助辦案人員解決疑難問題

自成立以來,電子數據實驗室為和平區檢察院公訴、偵監、未檢等多個部門進行電子數據取證工作,先後對52起案件的150份電子檢材進行提取和固定、數據分析,出具16份電子數據檢查報告,對電子數據取證程序的規範性開展審查,為嚴把證據關口起到重要作用。

在摸索中前行

電子數據挖出大案

電子數據實驗室恢復提取的電子數據,除了有能提供定罪的有力依據外,還涉及量刑。作為本市第一個成立電子數據實驗室的基層檢察院,和平區檢察院技術部門負責人坦言:最初實驗室的運行並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參考,所有技術人員都是邊幹邊學,“摸著石頭過河”,起步過程充滿艱辛。

相比檢察官在法庭上慷慨陳詞、正氣凜然地伸張正義,這些默默地在電腦前面對海量數據的技術人員,可以說是案件偵破工作的幕後英雄。技術人員劉曉磊說:“每一條有價值的證據都是從海量信息中檢索出來的,有時候,電腦分析需經8至10個小時,因為每個人手頭還有其他工作,大家就輪流坐在電腦前值守,生怕漏掉什麼有價值的線索。加班到凌晨是很平常的事情。”

正應了那句“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8年年初,電子數據實驗室就打了一場漂亮仗。

當時,和平區檢察院準備對一起盜竊案犯罪嫌疑人李某提起公訴。此案中李某在婚戀網站上發佈徵友信息,並預先在附近酒店開好房間,然後約被害人吃飯、看電影。期間,李某為被害人購買“飲料”,待被害人感到身體不適被其帶回房間昏睡過程中,伺機用被害人指紋解密手機,盜取其支付寶中的錢款。

辦案過程中,面對拒不認罪的李某,以及被害人閃爍其詞的證言,檢察官覺得該案沒有這樣簡單。於是,檢察官把李某的手機和電腦送到電子數據實驗室,希望找到更多線索。

「和检关注」智慧检务 让电子数据“开口说话”

技術人員對電子數據進行恢復、分析

有些狡猾的犯罪嫌疑人會對電腦和手機中的數據進行刪改,技術人員就是要抽絲剝繭,挖掘、拼湊、還原這些被覆蓋的信息。

在對李某電腦的查找中,“下迷藥有何效果” “支付寶轉錯賬不歸還是否違法”幾行字跳入大家的眼簾,這讓檢察官和技術人員精神為之一振,“電子數據開口說話了”。

在市檢察院大力支持下,技術人員從李某加密文檔中找到了李某與被害人的聊天記錄以及被害人的裸照,所有照片都是在被害人神志不清的狀態下拍攝的。經調查,受害者達10餘人。

就這樣,一起犯罪嫌疑人利用迷藥實施強姦、搶劫、強制猥褻婦女的重大刑事犯罪案件得以偵破。

求是創新理念

根植技術人員心中

和李某案件相似,在電子數據實驗室中,很多案件取得的重大突破,不僅僅依靠的是現代化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就如這裡的技術人員所說,“科學本身就是一種態度,反映在每一個人身上,就是那種不達目的不罷休,執著而不氣餒的精神”。

實踐證明,這一理念不僅成為電子數據實驗室牆上“求是、創新、善意、精進”的座右銘,更根植於每位技術員心中,成為他們工作的信念。

正是由於技術人員的執著與堅持,讓他們在深挖電子數據的過程中,往往還會有新發現。

「和检关注」智慧检务 让电子数据“开口说话”「和检关注」智慧检务 让电子数据“开口说话”

社會各界到電子數據實驗室參觀、調研

2018年夏天,兩名賣淫人員以身體不適為由敲詐一名被害人。在審查這起案件時,技術人員分析了兩名賣淫人員的手機,找到了二人預謀過程和敲詐的細節等證據。

與此同時,在二人的微信聊天記錄中,技術人員發現了一個暱稱為“2018”的“上線”,此人每天向兩名賣淫人員“派單”,並收取嫖資的一部分作為“提成”。很快,辦案檢察官把這一新線索移送給公安部門進行補充偵查。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科學技術永無止境,和平區檢察院電子數據實驗室的發展也從未停滯。對於過去的成績,這裡的技術人員並沒有過多提起,他們想的最多的是未來實驗室還要如何發展,還要在哪一領域有所突破,怎樣利用實驗室為辦案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持和服務……

「和检关注」智慧检务 让电子数据“开口说话”

社會各界到電子數據實驗室參觀、調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