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铜币——四川铜币

从1912年至1935年,中国是北洋军阀、军阀割据、国共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全国没有统一货币,是在银本位国际背景下构建地区性的货币流通制度。四川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出现了军政府铸造银币的历史,不管军阀之间、军事集团之间冲突如何,四川银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没有变化。甚至甘肃也一度铸造四川银币的情况。这说明百姓认可的一般等价物,军阀也要考虑群众的意愿与需求。

四川军政府成立于1912年,因其铸造的四川银币一度工艺先进、成色较好、品相较佳,确立在四川地区的历史地位。在银本位盛行的历史背景下,直至1935年国民党“法币”改革前夕,四川银币一直以“四川军政府造”民国元年为版式铸造。

这是国际银本位在四川地区的体现。即使是1932年至1935 年川陕苏区也是如此,在根据地以四川军政府名义,铸造中华民国元年的“四川银币”壹圆。这正是尊重了白银的硬通货地位,以居民、商户的认同为前提。

“汉”字铜币——四川铜币

这种“汉”字银币有壹元、伍角、二角、一角四种币值。“壹元”银元正面图案中央是一个很大的篆书“汉”字,代表了『新政府』“大汉”的意思,具有反清意义。“汉”字周围有18个小圆圈,象征着当年回应辛亥革命的十八个省,两侧有四瓣花星,上方有“中华民国元年”六字;背面图案中央是一朵精美的芙蓉花,象征蓉城「成都」;花的四周环有“四川银币”四字,上方是“军政府造”四字,下方是面额“壹圆”字样,两侧仍有四瓣花星。

“汉”字铜币——四川铜币


四川铜币,币面正中“四川铜币”4字,中间为海棠花图案,上眉有“军政府造”字样,下部为币值,背面中间有个圈,圈内有篆阳文“汉”字,大圈外环18个小圈,象征独立的18行省,上部为“中华民国元年”字样,共当十、二十、五十、壹百文等。铜币材质有红、黄铜之分。铸造年代有“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二年”和“中华民国三年”之别。

军政府作为非常时期的区域性临时政府,曾发行过货币,如湖北军政府和四川军政府,都发行过铜币。只有四川军政府发行过银元和铜币。这些货币经发展已成为区域性的货币。所以军政府货币具有军用货币和民用货币的双重职能。

四川军政府发行的货币,目的在于筹措军饷,维持政府开支,同时也是满足保路运动的需要,所以“汉”字铜币具有军用货币和民用货币的属性。后期川中各路军阀铸造众多铜币,流通周期也相对较长,再加上换模修版等原故,导致版别极其复杂。中国是最后一个结束银本位币制的国家,军政府“汉”字大铜币,在历史和军事上都有详细记载,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最终会称为稀有文物的收藏品。一般的四川铜币价格都是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存世量少的,能达到百万。看下图:

“汉”字铜币——四川铜币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一百文150万RMB成交

“四川军政府造铜元”收藏价值难以估量,是古玩收藏市场的“偏门”,如今“四川军政府造铜元”收藏市场很火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