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了一種離不開社交軟件的病

我患了一種離不開社交軟件的病

上個週末,我和朋友出去吃飯。席間,她一直拿著手機劃拉,還對著屏幕傻樂,完全沒在聽坐在對面的我講話。我實在忍不下去了,就吼了一聲:你到底在幹嘛啊,她臉上的笑意還沒散,說道:我在社交軟件上認識新朋友呢,你還別說,剛才這人真有意思。

說起來她大概是一年前開始用社交軟件來結識新朋友的,起初也不過是好奇,想體驗新事物新功能,誰知一玩就玩到了現在。最初的目的也很單純,就是看看外面的世界,擴大一下自己的社交圈。

在這上面她認識了學過武功的“世外高人”、健身房的私人教練、貼心細緻的寵物醫生……各種平常生活中不常遇到的角色,在這裡,全找到了對應的扮演者。

我患了一種離不開社交軟件的病


網絡世界可真奇妙啊,她想著。而慢慢的她也發現了社交軟件所帶來的,更多現實生活中無法替代的東西。

交友軟件都有“喜歡”一個人的選項,表示了對方對你的中意,無論是照片還是聲音,都是對你的肯定。她開始習慣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像發朋友圈一般發佈在軟件裡,每一張精修的自拍,都能換來不少的點贊和“喜歡”。

“這令我有很大的存在感和認同感。”現實生活中所缺乏的東西,能在社交軟件中得到無限的補充。“大概就是社交軟件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吧!”

除此之外,或許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陪伴。

“我幾乎從不主動‘喜歡’別人,總是在‘喜歡’我的列表裡挑幾個順眼的,回覆一下。這些人,通常就能直接陪我聊天了。”每次她覺得自己一個人無聊的時候,都能隨時“抓來”一個人陪她聊天,還能時刻保持新鮮感,而她,也慢慢對這種聊天模式上癮了。

“我好想離不開總有人陪我說話的感覺了。”聊的好的,還可以給到自己更常用的聯繫方式,換個平臺,繼續深入瞭解,不知不覺的,也認識了不少朋友。

然而周圍很多人對這種交友模式並不認可,認為這樣的友情甚至愛情,太“隨機”了。可她表示:“沒錯啊,我就是想找人陪,而不是想找誰陪。

我患了一種離不開社交軟件的病


的確,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追求自由,擁有一個心靈的港灣便足矣。這個港灣可以是一個人的懷抱,卻也可以是一個可以傾訴的地方。“有人陪伴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又何必糾結於具體是誰呢。”

有其他朋友也對此深以為然:“有人陪伴即是最大的安慰。至於最終的‘白馬王子’,還是要從辨別一路上的‘唐僧’開始。”

其實不管追求的是王子還是唐僧,在相遇的那一刻,付出了真心、無所虧欠,就是最好的故事開頭,而故事的過程和結尾,還需你自己去認真續寫,坦坦蕩蕩、無愧於心,即可。

說來,這種病,你患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