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他,帅气的青年才俊。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如何与一群活蹦乱跳的土鸡扯上关系?

为何仅凭着手中的土鸡,就走进了央视CCTV2《经济半小时》?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年青帅气的他,艰苦创业的他,走向成功的他,就是我们本期栏目的主角——

向建,广元中学高2013级校友。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向建 广元中学高2013级校友

2013年以555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更全面的他——

学习型向建

求学时期的向建说:“学习是我作为学生的第一任务,自己的专业是毕业后进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什么时候我都不会荒废自己的学业。”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向建(左一)毕业照

环保型向建

大学时期的向建,积极投入环保公益事业。

2013年,向建在学校成立了“绿茵节能环保公益社团”,任社长。

2014年,向建联合松江七校环保社团成立环保NGO平台“同绿联盟”,任会长。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向建带领同绿联盟在松江七校开展“绿色梦,我行动”主题活动,承办由松江区团区委主办的“点绿行动进大学城”该活动,举办“2015年上海市高校环保展”“2016年上海市高校环保创意大赛”“清洁节水校园行”活动等,被腾讯大申网、上海市教委官方新浪微博、松江区报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官网等各级媒体宣传报道。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向建的个人环保事迹曾被上海文汇报、上海教育电视台、东方广播卫视中心、上海教委官方微博、松江区报,松江青年、学校官网多次报道,并有幸被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邀请到哈尔滨与全国高校环保社团一起参加培训。

向建被上海市评为“校园绿色大使”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公益型向建

2014年暑假,为江西贫困儿童筹得1500元现金和2000余元教育物资,通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云端公益社团发放给江西贫困儿童。

2015年暑假,为四川省大凉山贫困地区儿童筹得7000余元教育物资,并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一起亲赴大凉山美姑县进行实地教育探索调研。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创业型向建

边读书边创业的向建,克服种种困难。聊起这段经历,他感慨万千——

(以下内容据向建本人叙述整理)

2016年,几次偶然与上海本地人聊天,使得自己萌生了做“土鸡和土鸡蛋”项目,上海中小学生早餐每天需要1-2颗土鸡蛋,上海父母为了买到健康的土鸡蛋,会费很大周折在跨省农村找亲戚帮忙,这种情况下既不能确保鸡蛋的新鲜程度,而且成本还超高,想到自己来自农村,可以承包一批土地,做成山地散养鸡。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2016年国庆节,父母给我拿了4万元钱做铺垫,2万元用于基地圈舍建设,另外2万元用于购买鸡苗和玉米,就这样,第一批600只脱温鸡苗就回到了自己的基地,心里虽然很激动,但是还是很忐忑,有那么一丝丝害怕,因为600只不同于60只,万一在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果很可怕,所以前期很小心翼翼,果不其然在第四天遇到了问题,第四天早上进鸡舍,发现十几只鸡苗躺在鸡舍里,还有几只奄奄一息了,这下把一家人急坏了,当时去寻求了很多老养殖户,他们建议用抗生素,抗生素能快速控制死亡情况,项目初衷就是做无抗的健康食品,紧接着就在山上到处挖中草药,每天熬中草药饮水、还有把中草药拌在玉米粉里双管齐下,但是中草药来的很慢,死亡情况持续了十一天,总共死亡了一百八十余只,仅仅半个月死亡率就达到30%,后面还可能遇到什么情况?一切都是未知数,这无疑是创业路上给了自己当头一棒。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农业局赵旭股长现场指导情况

2017年初,找到了朝天区农业局土鸡养殖负责人赵旭股长,一番交流下来,赵股长在土鸡养殖方面教给了我很多技术,随后赵股长经常到我的基地给我进行技术指导,有了农业局专业的指导,养殖过程中土鸡死亡率就控制下来了。虽然死亡率控制下来了接踵而至第二大难题又来了,我们土鸡的产蛋率最高不能达到25%,400只母鸡每天不能捡到60个鸡蛋,市场完全处于供不应求,而且这种产蛋量非常不正常,每个月的收入基本上是入不敷出。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四川农业大学刘益平教授等专家莅临基地指导

针对产蛋率低的问题,通过农业局赵股长的引荐,有幸能接触到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益平教授,刘教授亲自从成都来到我基地了解情况,最后得出结论:由于前期养殖营养没有跟上,所以导致后期产蛋率比较低。除非用非常规手段,否则第一批鸡的产蛋率就提不上来。但是为了当时那颗做好产品的初心,只有尊重它们的生长规律,结果第一批鸡养下来,亏损了5万元左右。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朱庆教授(左一)莅临基地指导

经历了第一年的亏损,第二年怎么办?家里父母不愿意继续投入,但是自己又不死心,于是我想到团委是我们青年的依靠,于是我找到了共青团朝天区委员会。巧合之下遇到团区委副书记乔兰,向她详细说明了我遇到的创业困难,乔书记立马帮我联系团市委SYE负责人杨新宇杨主任,但是17年的SYE项目申请已经结束,只有等到明年,热心的乔兰书记又帮我联系了朝天区就业局对大学生创业的补助情况,让我准备好材料年底可以到就业局领取1万元创业补助。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团区委王玉勤书记、团市委SYE杨主任携手SYE导师实地考察

2018年初,接到团市委SYE负责人杨新宇主任的电话,让我开始准备SYE答辩的材料,四月份很幸运在7位老师的面试下,通过了答辩的环节,紧接着到来的就是现场面试,此次面试由团区委书记王玉勤书记和团市委杨新宇主任带队,同行还有几位创业导师。就这样项目顺利通过了答辩和现场面试。

五月底成功申请到了SYE10万元创业贷款。感谢SYE项目,感谢团市委杨主任,感谢团区委王、乔二位书记的帮助,解决了我第二年项目的后顾之忧。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广元SYE预审面试

紧接着到了2018年,转眼来到创业的第三个年头,有了SYE创业贷款的支持,短时间内不会为了经济问题而发愁,更幸运的是今年朝天区农业局答应免费送我1000只脱温鸡苗,又节约了2万元的成本,而且这批鸡由四川农业大学刘教授和朝天区农业局赵旭赵股长提供技术跟踪支持,有了技术保障,今年这批鸡苗不仅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而且长势也不错。

2018年,向建同广元灰鸡产业一起走进中央2套《经济半小时》节目。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为什么选择回乡创业?

当年读书的梦想就是要去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虽然求学路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是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来到了上海。经历过三四年的大学学习,在面临就业问题的时候,自己犹豫了,到底是毕业后留到自己导师的公司上班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找一个稳定的工作?经历了半年的斗争,决定推翻前面的两种选择,重新选择一条路,走一条不仅能实现个人价值还能够实现自己社会价值的路,于是就选择了创业这条充满荆棘但刺激的路。

我决定回归农村,选择农业项目,带动家乡老百姓一起发展脱贫致富,把我们广元的好产品推广到上海、北京这些一线城市,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寄语母校

创业|走进央视《经济半小时》的广中青年

很自豪10年前能成为一名广中人,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感谢恩师随时关心我们的发展情况。

再此,我亦向广中所有学弟学妹和校友们发出号召,希望大家能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反哺桑梓、泽被乡里,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