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1990年春节的一个聚会上,张艺谋与张伟平一见如故。相识之初,兄弟俩从来不聊电影。 这段“与电影无关”的友谊一直维持到1996年。那年年初的一天,张伟平发现张艺谋愁眉不展,一问得知,原来因为与巩俐分手,张艺谋没了这个金字招牌做女主角,原计划投拍《有话好好说》的资方决定撤资。

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听到张艺谋为钱发愁,张伟平豪爽地表示:“你拍吧,我出钱!”随后,他停了两个地产项目,凑出2600万,让张艺谋拍了这部《有话好好说》。

电影拍完后,张伟平把国内版权卖了800万、国外版权卖了1800万,他以为能保本,可结果,国外版权迟迟不见回音,这意味着,《有话好好说》让张伟平生生赔了1000多万!

张伟平是个不肯服输的人,第一次投资电影失利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1997年,张伟平投资1000万注册成立了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专投张艺谋的电影。

随后的两年,张艺谋拍了两部小成本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前者让他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后者让他斩获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为张艺谋在海外树立起了个人品牌。

在收益上,这两部影片共投资3000万,虽然在国内票房一般,但好在国外销售还不错,不仅让张伟平收回了投资,还把他最初赔的1000多万元也扯平了。

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但拍电影好比打仗,哪有常胜将军?2000年,“二张”合作的《幸福时光》重蹈《有话好好说》的覆辙,遭遇口碑、票房双失。这时,两人都意识到拍片和宣发都必须革新。

2002年,张艺谋请了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章子怡、陈道明、甄子丹等空前强大的演员阵容拍了商业巨制武侠片——《英雄》,这部电影在内地获得2.5亿元人民币票房,全球票房1.77亿美元。

之后,两人又合作了《十面埋伏》。张伟平耗资2000万为这部电影炮制了巨型首映礼,有200多家电视台对首映礼进行了直播或转播。最终,《十面埋伏》创下了在18天里国内票房过1.5亿,全球票房9300万美元的成绩。

这两部电影的票房成绩让张伟平扬眉吐气,可口碑却让张艺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外界不断批评张艺谋不会讲故事,炮轰他放弃艺术追求、只注重商业成绩,甚至连巩俐都直言不讳地指出:“《十面埋伏》和《英雄》太相像,这两个故事可以放在一起剪成一个叫《十面英雄》的电影。”

为了回应外界对自己的质疑,2004年,张艺谋重回纪实路线,拍摄了《千里走单骑》。但这部故事很闷、主演高仓健没有号召力的电影又一次让张伟平亏损三四千万。事后,张伟平曾表示,他很清楚《千里走单骑》赚不了钱,之所以投拍,只是为了满足张艺谋“与高仓健合作”的愿望。

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2006年拍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后,张艺谋为奥运会忙活了3年,张伟平也等了他3年。

奥运会一结束,张艺谋推出了《三枪拍案惊奇》。这部片子被评为张艺谋最烂的电影,外界开始担心,那个曾经拍出《红高粱》和《秋菊打官司》的张艺谋会渐渐成为一个传说,只会用色彩和场面来试图取悦观众赢得票房。

随即,“二张”另辟蹊径,以《山楂树之恋》重回文艺片的道路,但不论在口碑上还是票房上,都只能说是不痛不痒。

当然,要是二人合作的《金陵十三钗》能取得张伟平事先预计的10亿票房,之前的这些过往都不是问题,可《金陵十三钗》的结果让人失望——内地票房6.5亿,新画面公司仅分到了2.7亿元,与张伟平号称的6亿元投资相差甚远,而影片在北美的收益仅为30多万美元,按张伟平的话说“还不够贝尔来北京的飞机票钱”!

如果赔了本能挣吆喝也算是有点心理安慰,可《金陵十三钗》却连吆喝都没挣到——今年的奥斯卡奖上,《金陵十三钗》报名参加了所有单项奖,结果一项都没有入围!

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说到底,张伟平始终是个商人,不可能连续十几年都在干赔得多、挣得少的买卖。何况老谋子今年已经62岁,作为商人的张伟平还敢把宝押在他身上吗?

“二张”关系最密切时简直堪比热恋,张伟平甚至这样描绘两人对未来的想象:“以后老了不拍电影了,我们就一起去旅游,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息,或者看别人拍的电影。”这话只怕琼瑶写出来都会掉鸡皮疙瘩吧!为了证明自己的一颗红心,张伟平多次表示自己不但“不差钱儿”,而且从不干涉张艺谋的艺术创作。

大把撒钱、尊重导演,这样的“童话故事”估计许多导演做梦都不敢想,但如今两人的散伙事实却向我们无情地证明——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2008年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赢得国际上的一片赞誉声,从“名导”一跃成为“国师”。暌违3年,人们都对张艺谋的新作翘首以盼,可盼来盼去,却盼来了《三枪拍案惊奇》,这部勉勉强强拍出来的“四不像电影”让张艺谋尝到了“内耗”的苦涩。

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张伟平的新画面公司只签了张艺谋这一位导演,面临着其他电影公司的竞争,又养着这么一大家子人,他肯定有主推商业大片的想法,可这想法其实并不中文艺气息浓厚的张艺谋的下怀。《三枪拍案惊奇》所遭受的如潮恶评,更让以“艺术家”自居的张艺谋不堪忍受,这也为两人此后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金陵十三钗》的票房失利和全球发行失败,被外界视为是“二张决裂”的导火索,也是张艺谋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的终极爆发。实际上,在本片筹备和拍摄的过程中,张伟平和张艺谋的分歧已经达到空前状态。

女主角“玉墨”的人选是两人打的第一仗。张艺谋属意倪妮,而张伟平则力荐韩熙庭。结果,张艺谋驳了张伟平的面子,坚持起用了倪妮,韩熙庭则只演了一位配角。

然而,张伟平却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并且找机会释放了出来——今年1月,《金陵十三钗》入围美国“金球奖”,陪着张伟平盛装踏上红地毯的正是韩熙庭!这不禁引发了媒体的追问:凭什么不是倪妮?

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对此,倪妮在微博回应说:“今天接到很多电话询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金球奖,我不是很清楚,因为我没有接到公司的任何通知。”这句话更引发了“二张翻脸”的大猜想。

火上浇油的事情还在后面,随着《金陵十三钗》在北美市场的推广,包括男主角贝尔在内的不少电影人纷纷对那场床戏表示不理解,这也再次刺激了张艺谋的神经。电影上映之后,“二张”几乎形同陌路——

2011年12月6日,《金陵十三钗》北美点映,张艺谋、贝尔和倪妮亮相,张伟平未到场。

2011年12月11日,《金陵十三钗》在京举办全球首映礼,所有主创出席,连原著作者严歌苓都来了,独缺制片人张伟平。

2012年1月15日,《金陵十三钗》备战金球奖,张伟平携佟大为、韩熙庭赴美,张艺谋以母亲生病为由未亮相。

2012年2月13日,《金陵十三钗》亮相柏林影展,张艺谋、贝尔、倪妮、佟大为出席,少了张伟平。

2012年2月29日,台湾宣传活动,张艺谋、佟大为和倪妮出席,张伟平仍旧没有去……

实际上,《金陵十三钗》首映式那天几乎成为了“二张”的“绝唱”。张伟平向记者证实,“那天之后我就开始全世界卖片,他带演员去柏林了,后来就没见着。过一段时间网上开始冒出一堆的知情人,开始猛爆料,我心想什么知情人啊?知情人你知情吗?我都不知道,我都还蒙在鼓里呢,你知什么情啊?”

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二张”第一次重大分歧,发生在2006年。

张艺谋为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专门请来了周润发和巩俐的“影帝影后组合”。可就在这个节骨眼儿,张伟平却“突发奇想”,让周杰伦饰演电影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二皇子”,而张艺谋对起用这个没有表演经验的歌手本来就没信心,再加上要他和周润发、巩俐对戏就更没底了!

但张伟平坚持认为,周杰伦在整个亚洲地区都拥有非凡的人气和极强的号召力,他的加入对电影的票房将有极大帮助,并让周杰伦为电影创作了主题曲《菊花台》。

面对张伟平的“生意经”,张艺谋做出了妥协。周杰伦的表现固然见仁见智,但全球4.3亿的票房摆在那里,让张艺谋这个艺术范儿也没话说。

2009年,张艺谋开拍《三枪拍案惊奇》,说此片是张艺谋从影以来最差的电影,可能不会有人有异议。这大失水准的背后,其实又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张艺谋一直想要翻拍美国导演科恩兄弟的作品,并且早已选定了电影《老无所依》作为翻拍的对象,当他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拍摄计划告诉张伟平时,迎接他的却是当头一棒——张伟平几乎全盘否定了张艺谋的构思,而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这个电影的商业性太差!用张伟平的话说:“这片子在美国本土发行的都不好。”

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结果,张艺谋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早已烂熟于心的计划,改为翻拍科恩兄弟的另一部作品《血迷宫》。对此张伟平依然不满意,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部惊悚片中融合喜剧元素,更提出请小沈阳来主演——那一年,小沈阳凭借春晚小品《不差钱》红遍全国。

张伟平这一招很高,但张艺谋却有点受不了。最终,他咬牙接受了张伟平的建议,不仅请了小沈阳,更把以赵本山为代表的整个“赵家班”也打包到电影里,结果《三枪拍案惊奇》彻底成为了一部不伦不类的烂片,估计科恩兄弟看完都不好意思承认此片跟自己有半毛钱关系。

《三枪》虽遭遇恶评,但票房还不错。张伟平由此没有自我反省,还继续把这种“抢钱思维”带到《金陵十三钗》,为宣传效果,张伟平要求在电影中加一场男女主角之间的激情戏,对此,张伟平如此解释:“我和张艺谋合作16年间拍的电影,没有一部是我给张艺谋强加的剧本。但现在中国电影发展了,观众需求不一样,我也会给他一些指导性的意见。”这个提议再次遭到张艺谋和男主演贝尔的强烈反对,但禁不住张伟平的反复游说,最终不仅加了这场戏,还要求倪妮写了一篇名为《我和贝尔演床戏》的文章发表在媒体上,这让张艺谋几乎恼羞成怒。

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性格张扬外向、说话直白不留情面、动不动就跟圈中大腕儿展开骂战——这是张伟平留给公众最深刻的印象;性格内敛、说得少做得多——这是张艺谋的典型性格。并肩合作的这16年里,二人在性格上的互补为合作起到了很多正面作用。但时间长了,尤其是当两人的共同目标产生分歧后,这种性格的不同便会产生强烈的矛盾。

与张伟平闹掰后,张艺谋一直沉默不语,对此,张艺谋的助理笑言:“我们暂时不会回应此事,不回应才是张导的个性。”的确,出生于11月的张艺谋拥有天蝎座的典型性格——谨慎、心机重,说得少做得多,遇事儿很难站出来当出头鸟。张伟平讲过的一个故事可谓是张艺谋这种性格的最好证明:

有一次,张伟平带着老婆跟张艺谋一起飞去美国,他和张艺谋渴了想要水喝,可惟一会英文的张夫人睡着了,张伟平和张艺谋顿时瞎了。这时,张艺谋灵机一动,对张伟平说:“你就跟他们说‘他妈的就死’(Tomato Juice‘番茄汁’的意思),说得越快越含糊越好。”虽然这招儿是张艺谋想出来的,但他打死都不肯自己做,非逼着张伟平去跟空姐说,没辙,张伟平只好照办。

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在一次访谈中,张艺谋也坦诚自己是“收缩性地做人”。因此,在遇到稍微有危险性的问题时,他总能四两拔千斤地圆滑回应。

比如,《千里走单骑》上映时,有记者问他对同期上映的《无极》怎看,张艺谋如此圆滑回应:“全世界有这么多导演、这么多电影,你把目标放在一个人、一部作品上,实在很可笑。到今天为止,我都没看过他的这部电影,我对《无极》的了解只限于你们媒体的介绍。”

即便自己遭遇批评,他也始终采取大打太极的态度,“一个电影出来后评价太多了,我从来不太在意某一种评价。人家一说你不好就立刻作检讨,一说好就立刻范进中举,得意忘形,都说明你不够自信。所以我不太在意某种说法。”

张艺谋这种性格导致《金陵十三钗》遭遇票房不达标、冲奥无望时,他也始终没有站出来做解释,一切都靠张伟平来圆场,想想再好的兄弟恐怕也难以为他如此尽忠职守吧!

练过10年拳击、多年坚持每天10公里慢跑的生活习惯让50多岁的张伟平身形矫健、声如洪钟。据说,他讲话的声音可以轻易穿越会议室隔板和复式楼层,到达新画面公司的每一个角落。

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而在电影圈,他的脾气、胆量比嗓门更大,每当张艺谋的电影上映前,他都会找几个圈内大腕“挑衅”一番,中影集团老总韩三平、名导冯小刚、名演员宋丹丹都曾被他炮轰。“说话方式令人难以接受”几乎成了同行对张伟平的共识。

《三枪》上映期间,张伟平斥责中影老总韩三平搞个人崇拜,“中影集团最大的权力就是拿进口大片的排期挤压国产大片,你不跟他合作,他就在这个档期里放两部进口片跟你火拼,放狗咬你。”“华表奖是中国电影人神圣和崇高的奖项,现在搞成什么了?知道的是政府最高奖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公司的堂会呢——台下坐的都是内地港台的扛把子,上面一片‘谢韩三爷’的喊声。什么‘三爷’啊,我刚开始还以为座山雕来了呢?你有什么资格利用国家资源、国家给你的权力大搞个人崇拜,搞一家独大?”

《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期间,不少影片都纷纷避开,唯有贾樟柯把他拿下威尼斯电影金狮奖的《三峡好人》放在和《黄金甲》同一天上映,他还表示:“在喧嚣的商业片的包围中,在太多以黄金为名的影片的轰炸下,在娱乐为重的氛围中,中国银幕正在丧失思想力。”

张艺谋与张伟平恩怨情仇

面对贾樟柯的言论,张伟平在采访时突然炮轰,《三峡好人》之所以能在威尼斯拿奖,是因为《三峡好人》由该电影局主席马可?穆勒投资,“他在玩猫腻”。他更挑衅贾樟柯:“我要他把嘴闭上,少他X说话,有本事,就让观众都来看他的电影!”

2011年年底,张伟平与全国八大院线谈判,要求影院把《金陵十三钗》分账比例调至45%时,强硬的态度和诸如“影院躺着挣钱”“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说法,直接引发八大院线集体不满。

都说要成事,朋友很重要,但张伟平这种动不动就爱发火的爆脾气却让他得罪了太多大腕儿,这对张艺谋来说绝对是不利的。加上张伟平逢电影上映就炮轰圈里人的做法,让外界对这个炒作套路越来越反感,这点,张艺谋未必没有同感,只是过去因为效果不错他忍了,后来他的作品口碑逐年下降,票房也不灵验他自然开始怪罪张伟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