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一招:滋阴潜阳安神法,巧治失眠,妙不可言

中医认为,失眠的核心病机是“阳不入阴”,白天则阳,夜间则阴,两者不能融会贯通,便出现阴阳失调,不能平衡,自然也导致夜不能寐的失眠症状。

中医有一招:滋阴潜阳安神法,巧治失眠,妙不可言

医案实况

贾某,女31岁,初诊时自述,失眠将近2年之久,前半夜不能入睡,后半夜最多睡眠3个小时,伴有烦躁,面色黄且无华,畏寒,易外感,腰困痛,下肢困著,大便日1次不利,胃腹胀,双下肢有轻度水肿,苔薄黄,脉右沉左浮弦。

病机:卫虚表寒,肝阳上亢,内有蕴热

治宜:益气温经利水,滋阴潜阳安神,清泻内热通便

经方:生黄芪20克,桂枝12克,独活12克,藁本10克,钩藤12克,僵蚕12克,生白芍30克,扁豆12克,石膏30克,大黄4克(另包后下),地鳖虫12克,莪术20克,泽泻30克。水煎服,3剂,1日3次

中医有一招:滋阴潜阳安神法,巧治失眠,妙不可言

方解:本方以生黄芪、桂枝、独活、藁本、地鳖虫、莪术、泽泻补卫温经,活血化瘀,利水消肿;钩藤、僵蚕、生白芍滋阴潜阳安神;扁豆、石膏、大黄清泻内热,健脾安中,上药合奏益气温经利水,滋阴潜阳安神,清泻内热通便之效。

二诊

此时患者大便日3~4次、量少、伴肛门灼热,乃前半夜仍不能入睡,后半夜已能睡4~5小时,烦躁显减。面色已有明亮感,腰困痛、下肢困、胃腹胀、下肢水肿均减;苔薄黄,脉弦。效不更方,仍以上方主之,3剂,1日1剂。

中医有一招:滋阴潜阳安神法,巧治失眠,妙不可言

三诊

睡眠已正常,几分钟就能入睡,已不畏寒,下肢已不肿不困。月经来3日,量少色淡红,腰稍困痛;苔薄黄,脉较弦。

治则: 益气温经,平肝清热,活血通经

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12克,独活12克,藁本10克,钩藤12克,僵蚕12克,生白芍30克,扁豆12克,石膏30克,大黄4克(另包后下),香附10克,当归12克,泽泻30克。水煎服,2剂,1日2次。

经以上3诊施治,患者失眠以痊愈,1月后随访,入睡则眠

中医有一招:滋阴潜阳安神法,巧治失眠,妙不可言

前例以平肝潜阳治疗而愈,后例用益气温经,兼滋阴潜阳,清泻内热进行治疗,而使卫气运行正常(卫气入阳经则寤,入阴经则寐),病邪清除,阴阳平衡而愈。总之,治疗失眠,要本着平衡则神安、宁静则神安、邪祛则神安的原则去处理,不用养血安神,同样也能很快达到安眠的效果

【按语】不能一见失眠就用镇静安神药,这是机械的观点。在中医看来,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如阴阳失调、脏腑失调、气血失调、病邪干扰、病理产物堆积等都能导致失眠。故治疗失眠,一定要有整体意识,从全局着眼分析寻找导致失眠的病机。而此病机可能有一个或数个,若是数个,或兼而治之或分阶段逐步解决,就能取得稳固的疗效。

温馨提示:此文不做临床依据,仅为分享,失眠患者切记不可自行用药

失眠问题,尽可留言

老林会足一回复

科普不易,动动点个”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