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一个理想的距离


告诉孩子: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一个理想的距离

现在搬砖也被调侃成高大上的职业了,全称叫做:规则长方体固体物质空间移动工程师。有调皮孩子在被问到理想的时候说,长大了我就想去搬砖。搬砖这个词把家长气个半死。如果孩子把搬砖换成上面那个洋气的名词,可能有些家长会听得一愣一愣的。

小时候我们不是老听这样一个故事码?在一个偏远山区,有外面来的人问一个在山坡上放羊的孩子:“你为什么放羊?”他回答:“赚钱。”那人又问:“赚钱做什么?”他回答:“娶老婆。”那人问:“为什么娶老婆?”他回答:“为了生孩子。”别人又问:“生孩子干嘛?”他回答:“放羊。”

这样愚昧闭塞的思维到今天可能没有了。但是这个故事折射的道理仍然管用:没有理想就没有奋斗目标,也不会产生美好的结果。

搬砖或者放羊,都是工作,本无贵贱之分。但让每一个孩子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各个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就必须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没有标准答案,无法复制粘贴。有两点拙见,共勉。

告诉孩子: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一个理想的距离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从小喜欢相声,最后也通过说相声成就了自己。他说过,让兴趣成为自己的工作,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可能对理想志向没有概念,但是一定会对某一方面的事情表示出特别的兴趣。如果此时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善加引导,好好培养,做好计划,就像爬楼一样,一层一层地累积,阶段性地实现目标,让孩子始终保持兴趣。也许他的未来就藏在这个里面。切忌强求,不能把家长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强扭的瓜不甜”,让不适合唱歌的人去学刘欢,让不适合打球的人去学姚明,让不适合弹琴的人去学朗朗,结果肯定适得其反。家长也要用恰当的方法,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劝他们放弃不切实际的理想。

告诉孩子: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一个理想的距离


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孩子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肯定会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挫折。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盏指路明灯,给他动力与鼓励,去照亮他的未来人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人生导航。美国成功心理学家拿破仑·希尔说:“人类最神奇的遗传因子,就是那善于梦想的力量”。有些家长,自己吃喝玩乐混混沌沌过日子,潜移默化的结果,孩子就很容易成为这些父母的镜子。为人父母,要孩子有远大理想,自己就该是个有理想、敢奋斗的人,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了。作家黄淑文说:最圆满的亲子关系,是在成就孩子的同时,成就自己。作为父母,首先自己要活出孩子的典范模样,孩子自然就会成长为我们所愿意看见的人。

告诉孩子: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一个理想的距离


告诉孩子,理想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理想既是灵魂深处的一道迷人风景,也是远方目标的一盏醒目灯塔。

哈佛对于即将毕业的一批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理想的调查,这批学生智力、学历等条件基本相当,但人生理想不尽相同: 27%的人没有理想;60%的人理想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小的理想;3%的人有清晰而远大的理想。

25年以后,哈佛再次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3%的那部分人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和社会精英;10%的那部分人,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多生活在社会中上层;60%的那部分人,安稳地生活与工作,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27%的那部分人,过得很不如意,怨天尤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而其实,他们最初的差别仅仅是:有人有理想,有人没理想;有人理想远大,有人理想很小。

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一个理想的距离。


原创不易,请予支持。可以点击 进去关注,也可以直接搜索“月生侃侃”关注,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