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31日,北平無戰事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

70年前的今天,北平迎來和平解放。解放軍進入北平城,從傅作義部隊手中正式接管北平防衛。

在宋莊鎮宋莊村中街西北側,並列著兩座三合院。這裡就是當年舉行第三次北平解放和談的平津戰役指揮部舊址。近年,通州區對該處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按建築原樣復原。通州區文委將對舊址內原有文物進行布展,未來有望對外開放。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當年,在這裡發生過什麼?北平為何免遭兵燹?和平解放前有哪些幕後故事?新京報記者為大家揭秘北平解放前的三次和談。

從今天起,新京報將連續四天推出北平解放70週年專題,帶大家重返北平解放的關鍵歷史現場。

1. 平津大決戰

北平和平解放的故事,可以從1948年11月開始說起。

當時,解放戰爭已近尾聲,全國軍事形勢發生重大轉折,解放軍在質量和數量上均已佔有優勢。在遼瀋戰役勝利結束、淮海戰役開始之際,中央軍委決定,立即發動平津戰役,解放華北。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毛澤東和周恩來在軍委作戰室

到了1月,平津戰役已經進入決戰時刻。

1月10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平津戰役總前委,統一指揮東北、華北百萬大軍投入戰役。 林彪、羅榮桓、聶榮臻任平津戰役總前委,林彪為書記。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聶榮臻、林彪、羅榮桓(左起)在研究平津戰役部署

很快,東北野戰軍進軍華北,與華北野戰軍共同將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分割包圍在平、津、張地區,切斷了其西退與南撤的道路。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合圍北平的同時,解放軍攻佔新保安,解放張家口。

1月14日,解放軍對天津守軍發起總攻,經過29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天津守軍,天津宣告解放。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右)在天津戰役中下令部隊開始攻城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1949年1月15日,天津軍民在祝捷大會後舉行聲勢浩大的慶祝遊行

最後一座城池,只剩古都北平。

為保障北平居民及城市不受損害,中央軍委並不打算武力奪下北平。在武力包圍的同時,地下黨積極開展政治攻勢、蒐集情報,做爭取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的工作,力爭和平解放。

1949年1月14日,毛主席發表對時局的聲明,提出和平談判八項條件。林彪、羅榮桓致函傅作義,敦促其接受“八項條件”,站到人民方面來。北平民主人士紛紛響應,李濟深等民主人士發表聲明,擁護八項和平條件;中國民主同盟發表宣言,支持八項和平條件;北平文化界民主人士,也發聲支持。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1949年1月22日,李濟深等民主人士發表聲明,擁護八項和平條件

2. 元旦下通牒

爭取北平和平解放的談判,始於1948年12月中旬,先後進行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1948年12月中旬,當時平津戰役已經打響,北平正在被軍事包圍。12月16日,傅作義談判代表崔載之到達河北薊縣八里莊,分別與東北野戰軍參謀處處長蘇靜及平津前線司令部參謀長劉亞樓談判,但未達成結果。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人民解放軍談判代表、東北野戰軍司令部參謀處處長蘇靜(左二)與國民黨華北“剿總”代表崔載之(左一)和中共地下黨員李炳泉(左三)

到了1949 年 1 月 1 日,毛主席親自起草《中央軍委關於與傅作義談判的六點方針的電報》,明確北平和談的方向和要求:“新保安、張家口的敵人被殲滅,傅作義及其在北平直系部屬之地位已經起了變化,只有在此時才能真正談得上我們和傅作義的拉攏,並使傅部為我所用,因此我們應認真進行對傅作義的工作”。

毛主席指出:“傅氏立此一大功勞,我們就有理由赦免其戰犯罪,並保有其家屬,北平城內全部傅系直屬部隊,均可不繳械,並允許編為一個軍。”而除傅作義部隊外其他軍隊要一律繳械,部隊改編要迅速解決,否則我軍將進行攻擊。“傅作義反共甚久,殺人甚多,華北人民對傅作義極為不滿,除非他能和平讓出平津,否則無法說服人民赦免他的戰犯罪。”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中央軍委關於與傅作義談判的六點方針的電報

為了確保談判萬無一失,中央軍委特別要求,與傅作義談判要注意運用策略。為避免平津遭受破壞,解放軍方面可向傅方代表提議,讓傅方軍隊調出平津兩城,開赴指定地點,以整編方式改編為人民解放軍。

3. 三局定乾坤

第二次談判發生在1月6日至10日。傅部主力35軍被殲,平津戰役勝負大局已定。傅作義派周北峰、張東蓀到八里莊,同林彪、聶榮臻、羅榮桓和劉亞樓談判。這次談判有了很大進展。

解放軍提出了改編國民黨軍的方案,對傅起義人員一律不咎既往,雙方草簽了一份《會談紀要》。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東北野戰軍政治部保衛部部長錢益民日記,對第二次和談、警備等作了詳細記載

第三次談判是1月14日至17日。14日上午,解放軍已經向天津守敵發起總攻。當天傅作義派鄧寶珊、周北峰作為全權代表,到通縣西五里橋平津前線司令部,與林彪、聶榮臻、羅榮桓和劉亞樓談判。解放軍一方採取了和緩、誠懇的態度,林彪首先分析了整個形勢均對解放軍有利,死守北平是不可能的。

限本月21日,首先開出一個軍至北平城外30~60裡間地區(除宛平、通縣兩個方面外,任何方面均可),以後再陸續開出。為指揮軍隊開出行動,可在德勝門外設兩方面參加的指揮所。這一行動實現後,解放軍可派軍政負責人入城。

鄧寶珊表示完全可以照辦,他又提出,和平解放後傅作義去何地為宜?以此來試探解放軍對傅作義的處理態度。解放軍談判代表告訴他,傅作義可以去臺灣也可以留北平。

1 月 19 日,雙方簽署《關於北平和平解決問題的協議書》。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1949年1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和傅作義代表達成《關於北平和平解決問題的協議書》

《協議書》公佈了一共18條內容,包括:

· 自本月22 日上午10 時起雙方休戰。

· 過渡期間雙方派員成立聯合辦事機構,處理有關軍政事宜。

· 城內部隊兵團以下 (含兵團)原建制、原番號自22日開始移駐城外,於到達指定駐地約一月後實行整編。

· 金圓券照常使用,聽候另定兌換辦法。

4. 整編傅家軍

1月21日,傅作義召集華北“剿總”及軍以上人員,宣佈北平城內國民黨守軍接受和平改編。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傅作義部隊官兵按指定時間到達北平郊區接受改編

1 月 31 日,傅作義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城內的國民黨軍隊全部撤至城外指定地點接受改編。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第10師進駐北平城內,接管防務。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人民解放軍從國民黨軍手中接管北平城門防務

這裡再說說傅作義對於和談的態度。

傅作義也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傅原住在史家衚衕23號,國民黨憲兵十九團就住在史家衚衕19號,憲兵十九團不受傅作義領導,可以說是蔣介石派來監視他的。所以傅作義說自己面臨三個死:一是可能會被蔣介石特務暗殺;二是內部不理解起義殺死他;三是跟共產黨日後會被清算。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原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

到了1949年2月22日,毛澤東在西柏坡接見了傅作義,對傅作義功勞歸納為三點:北平城裡的文物古蹟都完整地保存下來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完全保住了;雙方的軍隊都保存下來,雙方數萬發炮彈也都保存下來了。

這就是北平和平解放,傅將軍立的三大功勞。

1949年1月31日,北平无战事

1949年4月2日,毛澤東對傅作義通電的覆電手稿,充分肯定傅作義的歷史性貢獻。

王貞《古都的黎明──回眸北平和平解放》

北京檔案局:《古都新生 人民勝利——紀念北平和平解放70週年展》

《北平新生》畫冊

北京通州發佈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吳嬌穎 校對 李世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