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汗药”的原材料原来是它,身边到处都是,小心别蒙晕了!

《水浒》《孟州道母夜叉卖人肉包》中的一段话:那妇人哪曾去切肉?只虚转一遭,便出来拍手叫道:‘倒也!倒也!’那两个公人只见天旋地转,噤了口,望后扑地便倒…只听得笑道:‘着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

当时看到这段不太明白,母夜叉的洗脚水这么溜?还能让人瞬间倒下?莫非脚气太重?

后来明白,她应该是下了古代大名鼎鼎蒙汗药。

蒙汗药到底什么?

  • 蒙汗药是用曼陀罗花制成的一种药物,古代麻醉效果最强的一种,可阻断人的副交感神经,也可用作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将配制好的蒙汗药,搀和在酒水里,一来遮味儿;二来提高麻醉效果。即便是走南闯北的“老江湖”,稍不留神,就可能中招。

  • 用曼陀罗制成蒙汗药,是何人何时发明,尚不知。但古书中有关此药的记载颇多。

  • 我国最早一部医书早已对此明确记载“神仙醉,押不芦,曼佗罗等药食之令人轻身通神见鬼”。这里指通神见鬼是产生各种幻觉。

  • 李时珍也介绍该药“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任人戏之,吾尝试之乃验也”。

  • 宋代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五溪壮汉,杜杞诱出之,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

  • 我国最早一部医书早已对此明确记载“神仙醉,押不芦,曼佗罗等药食之令人轻身通神见鬼”。这里指通神见鬼是产生各种幻觉。

  • 李时珍也介绍该药“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任人戏之,吾尝试之乃验也”。

  • 宋代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五溪壮汉,杜杞诱出之,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

  • 曼陀罗何方神物?

  • 曼陀罗花原产于墨西哥,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多野生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方,喜温暖、向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 曼陀罗全草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毒性比鲜叶小。曼陀罗中毒,一般在食后半小时,最快20分钟出现症状,最迟不超过3小时,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或基本消失,严重者在24h后进入晕睡、痉挛、紫绀,最后晕迷死亡。

  • 11月25日央视新闻报道:成都的一对夫妇因见到院里种植的曼陀罗开花,见花开的娇艳欲滴,便觉得可能会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因此摘下了一朵曼陀罗花和几个花尖,和鸡蛋一起炒熟后服用了。结果当天晚上就出现了口干、有幻觉的症状,二人随即到医院急诊治疗,终于脱离了危险。

  • 其实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

  • 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

  • 1.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

  • 2.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

  • 3.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

  • 解药之法

  • 清人程衡在《水浒注略》中介绍“急以浓甘草汁灌下,解之。”这个说法,也是有根据的。

  • 孙思邈《千金方》 中说:“甘草解百药毒。”

  • 李时珍说得更清楚:“菓中有东茛菪,叶圆而光,有毒,误食令人狂乱,状若中风,或吐血,以甘草煮汁服之,即解。”

  • 《水浒》 中孙二娘用的解药很可能就是甘草汁。

  • 甘草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

  • 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 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

  • 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

  • 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蒙汗药”的原材料原来是它,身边到处都是,小心别蒙晕了!

    “蒙汗药”的原材料原来是它,身边到处都是,小心别蒙晕了!

    “蒙汗药”的原材料原来是它,身边到处都是,小心别蒙晕了!

    “蒙汗药”的原材料原来是它,身边到处都是,小心别蒙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