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依賴進口格局,中國實現國產衛星終端零的突破!

據工信部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向柒星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發放了衛星移動終端的進網批文,這是我國首張國產衛星移動通信終端的入網牌照,標誌著我國衛星通信業務生產鏈已經完整,我國衛星通信業務從此進入了全新階段。

打破依賴進口格局,中國實現國產衛星終端零的突破!

在2016年8月6日,我國成功發射了首顆通信衛星——天通一號01星。兩年多時間以來,技術調試等相關準備工作正在不斷進行中,2018年5月17日中國電信宣佈開放1740衛星專用號段,而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首張進網許可證的頒發,意味著我國在衛星移動通信領域,已經可以完全擺脫國外長期以來的技術封鎖與限制,能夠實現整個衛星通信產業的完全自主化研發。從太空衛星到地面衛星通訊終端設備實現國產自主化,我國自主移動通信衛星系統完整產業鏈建設完成,正式開始進入商用階段。衛星移動通信終端牌照的頒發則打開了軍民融合發展衛星移動通信的大市場,終結了我國衛星電話需要依賴進口的時代,開啟了自主可靠衛星通信技術研發的新徵程,衛星通信終端這個處於衛星產業鏈中末端的產業,也將成為另一個有大好發展前景的產業。

打破依賴進口格局,中國實現國產衛星終端零的突破!

對於我國來說,民用通信衛星發展時間相比其他國家較晚,目前還並沒有專業從事衛星通訊終端產品設計、開發和整機生產的公司。2017年國家發佈了相關戰略,根據需求,有科研機構在推進手持衛星通訊終端產品,但在外觀、軟硬件性能及工業設計方面都不夠理想。

民營領域的衛星通訊終端入網牌照的頒發,打破衛星通信產業被國外所壟斷的局面,為具有廣闊前景的衛星市場提供硬件與應用服務,使得衛星通信核心模組與芯片國產化更容易實現,也能夠讓中國的衛星產品和服務走出國門,讓全世界的用戶都能享受到。

打破依賴進口格局,中國實現國產衛星終端零的突破!

此次獲得牌照的民營公司為柒星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其總經理史峰介紹,領取首張進網證的衛星終端產品具備小巧方便、結實耐用、專業性強等特點;產品採用的是低溫電池,能夠保障衛星手機在低溫及惡劣環境下依然可以保持通訊暢通;同時,其擁有藍牙、wifi、一鍵求救等功能,這也是目前其他國家衛星電話不具有的功能。

衛星通信是通過反射或轉發無線電信號,利用衛星中的轉發器作為中繼站,實現兩個或多個地球站之間的通信。衛星通信是一種現代通信技術結合航天技術,並利用計算機對其進行控制的最為先進的通信方式。目前衛星技術中,衛星通信是最具產業化的應用方向,是衛星產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打破依賴進口格局,中國實現國產衛星終端零的突破!

衛星電話是衛星中繼通話器,是現代移動通信的產物,它能填補現有通信(有線和無線通信)終端無法覆蓋的區域,為人們的生活工作提供更為完善全面的服務。衛星通信在現代通信中是無法被其他通信方式所替代的,衛星通信不僅能夠實現普通通信功能,更能夠滿足現有地面網絡所不能覆蓋區域的用戶需求。

未來,柒星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團隊將根據不同用戶需求,設計、開發相關的衛星通信終端,配合車聯網開發衛星與蜂窩通信的雙模或多模一體化終端設備,滿足政府和不同行業的應急保障等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