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相信你已經很朋友圈裡的很多雪景大片刷屏了吧,別急,今天就為你帶來一片雪景外拍的功率,有需要的同學務必收藏起來哦~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1. 注意安全

  • 車輛安全

出發前車輛要更換防凍發動機油、防凍玻璃水;儘量不要開柴油車;更換雪地胎和防滑鏈;下坡時侯不要猛踩剎車,過彎也不要踩剎車過灣。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車子加裝雪地胎和防滑鏈

  • 人身安全

不少風光攝影師存在“要片不要命”的問題,在拍攝時會出現許多高難動作。我們來看幾張“看著很美,拍的時候差點命都沒”的照片。

首先,來看看這張《雲頂天宮》。這張照片,攝影師把三腳架放在懸崖的邊上(圖中箭頭處),然後自己跑到對面的山頂遙控拍攝。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當時沒意識到這個行為的危險性,後來才感到後怕:雪山的懸崖邊緣會形成上方積雪壓實,下方因風化而被掏空的“雪蘑菇”構造,承重能力並不強;當時,如果攝影師往前多走半步,可能就掉下去了。

所以說,山地雪景攝影,一定要遠離山體的邊緣,尤其是在夜晚看不清周圍的地形的狀況下。

除了拍山地雪景,冰封的海邊也是雪景魅力的集大成者,但在拍攝時也是危險多多。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拍攝冰海的時候,一定要熟悉潮位信息,有的時候表面上看著已經凍實了的海面,隨著漲潮,海冰也會被海水浸溼,掏空,一腳踩下去,可能直接掉進海里,危及生命。

就算是在岸邊拍攝也,最好穿上水岔褲,避免被大浪打溼。只要被海浪打溼,北風一吹,衣褲瞬間結冰,在北風中相信你堅持不了十分鐘。

2. 保暖防凍

  • 人體保暖

除了保暖的衣服外,你還要準備好圍巾、棉口罩,以及最重要的手套。

許多攝影師喜歡戴手指可以露出來的手套,但如果要去東北地區拍攝,零下 20° 的低溫會讓露出來的手指很快凍傷。你可以選擇很薄的觸屏手套,外邊再套一個攀冰手套。

在衣服方面,分為“動態”和“靜態”。

比如說,當你在徒步穿越,長度跋涉時,最好選擇防風效果好的衝鋒衣,裡面一件厚抓絨保暖。

這是因為在運動過程中身體會發熱,而如果穿大羽絨就會過熱而出汗,一旦出汗,反而會加速失溫。此時保證一個適當的保暖的平衡最重要。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在運動保暖層的內衣選擇上,切記一定要穿能快速排汗的速幹內衣內褲,絕對不要穿全棉內衣,全棉內衣在運動導致大量出汗後會吸收汗水,長時間潮溼,使人非常不舒服。

而在“靜態”狀態下,比如說在冰湖邊等待清晨的好光線時,就要穿最厚的羽絨服、羽絨褲和帽子,把熱量儘量保持在衣服內。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千萬不要作死,用你的血肉之軀去觸碰東北冬天戶外的任何金屬物件......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 電池保暖

在低溫環境中(一般指 0°C 左右),相機的電極反應速率會變慢,卻必須保持相同的輸出功率,因此耗電量會增大,同時也會影響電池壽命。

所以,如果你要去很冷的地方拍攝,不僅要帶上幾塊備用電池,還要把它們放在溫暖的地方保存(比如說放包裡用布裹著,或者放個暖寶寶)。

在極端寒冷的地區拍攝,攝影師們甚至會把電池和相機分開存放,只在需要拍攝時再裝上電池,以最大限度提升電池性能。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你可以在戶外拍攝的時候給相機穿上棉衣,然後在靠近電池倉的的相機棉衣內側貼上暖寶寶,這樣可以避免掉電過快。備用電池也是放在貼近身體的羽絨服內的口袋裡。

3. 防鏡頭起霧

在冬季戶外拍攝的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就是在低溫環境下進行拍攝時,水汽常常會在鏡頭上形成水霧,因此常常給拍攝帶來很大的困擾。

而如果你準備一個 USB 鏡頭加熱袋,能夠實現快速升溫以及持續保溫,具體性能能夠實現快速啟動 5 秒鐘加熱,並能根據實際需要智能地達到 50°C,並且平均溫度保持在 30°C。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這樣一款鏡頭加熱除霧帶,只要......呸,我又不是做廣告的

這樣就會保證鏡頭不因周圍氣溫下降,冷卻產生霧水凍結鏡頭,從而實現設備在夜間溫度下降或惡劣天氣下正常工作。

在拍攝完成後也要注意,把相機從戶外帶回溫暖的室內的時候,相機就會大量凝結水汽,相機出汗,這對機身的電路也是有損害的。

解決方案是,讓相機與鏡頭保持與室外溫接近的溫度,這樣就不會起霧。我通常的做法是從室外拍攝回來直接把相機仍在汽車後備箱,或者將電池拿出,直接放在室外。確定沒有拍攝計劃的時候,才會將相機帶入室內。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在室外拍攝時,有一種舉動也會導致起霧甚至是結霜現象,那就是把臉湊近鏡頭/相機/LCD 屏。

要知道,你呼出的氣體溫度可比環境溫度要高得多,如果溫度足夠低,你哈出的熱氣甚至可能在 LCD 上製造出一層冰:所以,不要隨便把臉湊近你的器材;在用 LCD 屏取景構圖時,最好也暫時屏住氣。

4. 防腳架結冰

我曾經在大冬天,帶著三腳架去拍溪水,為了找個好機位,把三腳架支在了河水裡。

然後,收工之後,並沒有將三腳架上的水擦乾,並晾乾。而是直接將溼乎乎的三腳架直接收起來,並將三腳架直接仍在車的後備箱,奔往下一個拍攝點。

大家猜一猜,後來發生了啥?等我到了下一個拍攝點,打算拿三腳架拍攝的時候,三腳架拉都拉不開,直接被凍死了,放在車裡暖風吹了好久,才將三腳架解凍。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以上事例告訴我們,冷天跑到潮溼地區拍攝,一定要及時把腳架擦乾,至少也要把腳架放在溫暖些的地方。

如果以上兩點由於條件所限你都做不到,那就把三腳架的“腳”全部伸到最長,同時鬆開鎖釦(或鎖定旋鈕),這樣即使結冰了,清理起來也會比較方便,給你造成的麻煩也最小。

5. 正確曝光

關於“拍冰雪曝光過點好還是欠點好”這個問題,學界目前仍然存在爭議。

主張減少曝光量的人認為,冰雪的反光很強,相機測光表所測得曝光值受冰雪反光的影響而增高,所以減去虛高假象,曝光才會準確。

而主張增加曝光量的人認為,冰雪反光是很強烈,但與陰影面的反差很強,減少了曝光量,陰影面會失去影紋,所以應該照顧到陰影面,增加一點曝光量。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以上兩種說法,到底哪種是正確的呢?

我個人更偏向於增加一點曝光量效果會好一些。增加了曝光量不僅陰影面曝光準確,冰雪會顯得更為白潔。曝光量增加多少為好呢?

一般來講,當相機測光表測定曝光值之後,可再增加 1-2 擋曝光量就較為理想。但是最終的效果還是以直方圖為標準。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用 CPL 消除部分冰雪反光,減小明暗反差,更便於控制曝光。在太陽剛升起,高度較低的時刻,CPL 的這一作用會體現得更加明顯。

6. 多視角拍攝

風光不只是大廣角,一些有趣的局部,富有韻味的長焦小景會讓你的片子與眾不同且難以複製。

我們來看一些例子。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層林盡染》

這張《層林盡染》我是爬到防火瞭望塔上用 70-200 長焦鏡頭豎構圖拍攝。

雖然長焦鏡頭有壓縮景深的效果,然而,站在高處俯瞰林海,前面的樹木將後面的樹木遮擋,錯落有秩,遮擋法和縱透視加上豎構圖的綜合運用,配合豎構圖可以讓畫面顯得更加的立體。

畫面還同時具備冷暖的光影對比,色相和明度的進退。遮擋和縱透視都可以通過前期改變相機機位的方法來實現,攝影師在構圖時不妨多加思考。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雪脈相連》

這張《雪脈相連》拍攝於南美剛剛下過雪的早上,雨夾雪將光禿禿的黑色樹枝覆蓋,從樹底下看過去非常有趣,於是我換上 100-400GM 這枚鏡頭,拍攝樹枝的局部,黑白的反差和樹枝像河流一樣相連,最後海納百川的姿態讓我覺得這張片子非常的與眾不同。

除此之外,如果有條件,你還可以使用無人機進行上帝視角拍攝。

冰雪外拍之前需要做好的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相關法律法規,在極寒的條件飛無人機可能還會碰上以下問題:

  • 雪太厚,沒地兒起飛——可通過手持起飛解決。
  • 飛行時間大幅縮短——準備備用電池,預留返航電量。
  • 手機不能長時間遙控——熱水袋+暖寶寶給手機保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