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這個道觀為何被譽韓國道教祖庭?還被當地人稱為“韓國廟”

子午谷一帶屬於古代終南山中段,是道教的洞天福地終南福地,歷代都有高道隱居此地修道。

陝西這個道觀為何被譽韓國道教祖庭?還被當地人稱為“韓國廟”

公元前2世紀左右,即西漢文帝時期,朝廷在谷內利用自然山峰修建了一座祭祀天神的壇,名為玄都壇,同長安城北方渭北高原上的天齊祠共同構成都城的建築基線,兩個地點與長安城中心同處一條經線,至今分秒不差。

陝西這個道觀為何被譽韓國道教祖庭?還被當地人稱為“韓國廟”

“玄都” 為道教名詞,指天界神仙居住的地方,一說是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所住的玄都玉京七寶山,一說是指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

陝西這個道觀為何被譽韓國道教祖庭?還被當地人稱為“韓國廟”

後來,在終南山修道的隱士們利用這個祭壇,修建了許多道觀,分佈在壇頂及周圍,現在還遺留有多處遺蹟。在玄都壇周圍的道觀,最著名的是金仙觀,是唐代李玄宗為其妹金仙公主所建。

陝西這個道觀為何被譽韓國道教祖庭?還被當地人稱為“韓國廟”

金仙觀即“金剛不壞之仙”,是道教神仙的稱謂。因道教神仙起源於西部的崑崙山和西王母,西方屬金,故名金仙。唐代長安城內不僅有玄都觀,而且有為金仙公主修建成金仙觀,同子午谷遙相對應。

陝西這個道觀為何被譽韓國道教祖庭?還被當地人稱為“韓國廟”

這座古觀坐南朝北,背倚金仙峰,與小五臺遙相呼應。整體規模不大,但氣勢不凡,處於二溪交匯二龍戲珠之處。

陝西這個道觀為何被譽韓國道教祖庭?還被當地人稱為“韓國廟”

山門上有匾“玄都勝境”,西漢漢文帝時期曾有玄都壇,玄為天,都為中心,玄都即天界眾神聚集之所,玄都壇即天下道教拜壇的中心。

陝西這個道觀為何被譽韓國道教祖庭?還被當地人稱為“韓國廟”

這條載著千年歷史由長安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因為楊貴妃的那段荔枝往事與大詩人杜牧詩作而留名千史,它不僅是長安與南方的地理連結,也是中韓道教文化交流的紐帶。

陝西這個道觀為何被譽韓國道教祖庭?還被當地人稱為“韓國廟”

金仙觀整個道觀的風格與中國其他的道觀大不相同。 隨著中韓文化交流的開展,越來越多的韓國道教界人士到“金仙觀”遺址“尋根問祖”,根據歷史記載重修了“金仙觀”。

陝西這個道觀為何被譽韓國道教祖庭?還被當地人稱為“韓國廟”

並且由於“金仙觀”的恢復,越來越多的韓國道教人士到這裡與中國的道教界人士進行宗教活動的交流。難怪從進山路上開始,打聽“金仙觀”時,當地人總以“韓國廟”稱之。

陝西這個道觀為何被譽韓國道教祖庭?還被當地人稱為“韓國廟”

道觀內可見的韓國文字痕跡頗多。有一方石刻是韓國道教協會會長崔炳柱先生題寫的“韓國道教祖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