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5G Cloud VR服务发布会,快来看看大家都问了什么?

1月25日,华为在上海召开华为云 5G Cloud VR服务发布会,暨5G Cloud VR开发者沙龙。此项服务涵盖Cloud VR开发套件、华为云Cloud VR连接服务和Cloud VR开发者社区,解决Cloud VR基础设施及广域网适配问题。

此次发布的华为云5G Cloud VR连接服务是业界第一个5G eMBB百兆级价值业务

华为云5G Cloud VR服务发布会,快来看看大家都问了什么?

此次发布的华为云5G Cloud VR服务包括3个模块:

Cloud VR开发套件。用于线下开发,开发者可先基于本地局域网络进行内容开发。

华为云Cloud VR连接服务。与运营商网络进行云端适配,并最终实现商用。华为云Cloud VR连接服务既可以直接为行业用户提供商用服务,也可以被开发者二次开发和集成。

Cloud VR开发者社区。用于交流互动和经验分享。

华为云5G Cloud VR服务发布会,快来看看大家都问了什么?

现场互动

华为无线网络首席营销官周跃峰、华为MBB实验室主任赵其勇、华为云游戏文娱解决方案专家周钮冬、华为AR/VR产品线副总裁赵学知与现场开发者及行业分析师、合作伙伴、媒体、线上直播等进行互动,围绕5G、Cloud VR产业展望、云业务支持、VR终端生态发展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Q:1月24日华为发布了5G全系列端到端产品,而5G的发展带动一系列业的兴起,华为对5G环境下的VR产业有什么思考?

A:周跃峰:

• 5G本质上就是新一代管道通信技术,真正一种技术要发挥出它的价值,光是管道的作用是不够的,Cloud VR将会给老百姓带来改变。

• 两年前华为发布了移动宽带X Labs计划,以建设5G产业生态为目的,Cloud VR是促进这个产业重要的业务。GSMA也在全球成立Cloud VR/AR论坛。这一系列的产业活动其本质目的是希望5G技术能被更广泛的使用,真正的发挥其科技价值。

5G和云是Cloud VR普及的双引擎,华为云增加了Cloud VR连接服务后,配合华为云遍布各地的计算资源,成为Cloud VR业务培养的沃土。

在5G来临前夜,该服务可以培育出众多的Cloud VR应用,并因为上云的低成本及使用的低门槛,让VR无处不在。

Q:华为有没有针对无线的场景做一些跨层的联合优化?

A:周跃峰:在华为一直都有端、管合作。比如在无线侧,根据不同的业务做一些资源的调度,让它的时延和带宽根据优先级更好的匹配。华为手机在通信网络、节能等方面就表现很好,这就是华为各业务跨层联合优化的结果。这些业务在不同场景中的优化也是我们公司内部持续做的东西。同时通过标准化接口与产业伙伴一起,将场景优化更好、用户体验更棒。

Q:问一个产业的问题,华为从去年开始做战略生态的布局,VR、AR是很重要的场景,有了Cloud VR的解决方案,以后各种方案均可轻松上云。华为云会成为VR巨大的内容聚合平台,华为对这个有什么设想?

A:赵其勇:华为云5G Cloud VR连接服务,并不是一个平台,是我们基于业界先进的开源组件和API,研发的Cloud VR连接协议和软件,且针对华为云平台进行了核心代码重构和优化,并支持面向5G的广域IP传输网络及多类型VR头盔。我们把该协议和软件转化为华为云的一种服务,提供给广大开发者使用。

通过5G和云,充分发挥云的算力和头盔的便携性,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和边界突破。

周钮冬:华为对Cloud VR的定位就是黑土地。今天发布的Cloud VR连接服务是像黑土地上面的水去滋润各行业的合作伙伴在上面种庄稼,做出各种各样的应用,不管是云还是华为公司,我们希望扶持好他们。

Q:RTT和MTP分别是指什么?华为在边缘计算上是否有尝试?

A:赵其勇:RTT称为网络路径时延,是指非业务时段,从头盔到网络,到云服务器,再回来的ping包时延,这个时延在局域网、广域网、4G、5G下均不一样。MTP称为业务时延,从动作产生到上传渲染编码解码,再显示呈现,当前的产业链能力是70到80毫秒,这个其实不能满足我们要求。业界公司发明了ASW,即动作预测,渲染画面根据当前上传动作50~60毫秒以后的预期结果来形成。

周钮冬:我们也在探索边缘计算。目前华为云有四大中心节点,华东、华南、华北、西南。

这些都支持Cloud VR服务,今天发布的这个服务只是一个起步,下一步将会继续深入研究,并借助高校、科研所的力量共同实现技术进步。

Q:5G时延比传统的好很多,对6自由度VR游戏体验来说,对时延的要求很高。在信息流的传输过程中,有没有配合5G的专门的技术来做?

A:赵其勇:我们在VR里面有一个体验的指标是MTP,现在是按照20毫秒来作为追求的目标。由于网络传输、编码解码等,云端渲染相对于本地模式会存在变化,但相较于4G网络20到30毫秒的RTT时延,到5G时代RTT时延可能是15到20毫秒,甚至10毫秒,这对用户体验将会带来很大提升。同时针对VR、解码编码,产业仍在不断突破技术创新,持续发展和进步。

Q:VR、AR、MR要求屏幕空间要足够大,5G网络普及了以后运算和存储也是够用的。我们现在使用还有一端就是手柄端,这一块不是很理想。华为云提供这样一个基础工具平台,关于输入法这一块,华为有没有什么计划?会提供什么服务?

A:赵学知:这个说到了VR的重点,除了显示,VR另一个就是交互性,这个是非常的重要。现在VR的输入并没有标准化,华为云平台可以兼容不同的手柄。对于VR未来交互性的发展,手柄只是阶段性的,现在有手势、眼球等识别,甚至还有语音。我们第一代把语音的识别加入VR里面了,播放、暂停、搜索视频都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来完成,十分便捷。

Q:作为个人用户,什么时候可以不配电脑不配线使用Cloud VR服务?具体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怎么用?

A:赵其勇:今天(1月25日)就可以申请使用,通过我们的连接服务可以直接购买一台这个区域的华为云主机,装上我们服务端的套件,以及Steam应用市场和相关应用版权的内容,基于你的家庭宽带即刻开始。在从本地到云端的过渡期我们也给予开发者一定的扶持,租用华为云主机只需每小时几十块钱,相较于买一台一万多支持VR高性能的游戏本还是低很多。

Q:华为老板说5G的普及不会像4G那么迅速,可能是一个砥砺前行的过程,基于目前5G的生态和提供的服务,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开始规模商用?

A:周跃峰:

• 中国是5G先行者之一,这个也是为什么第一个Cloud VR开发者应用平台会在中国率先发布。

• 预计今年将会在中国进行5G网络部署,华为公司作为设备商,也需要和产业伙伴们、开发者们共同促进这个产业生态的发展。对于一些其他5G先行者国家,我们也同样满怀信心。

Q:除了Cloud VR,华为看来5G时代有没有其他的杀手级应用?

A:赵其勇:去年我们提出业务模式Cloud X,包括其延伸出的云游戏、云电脑、基于云端渲染的看房购物等。这个业务模式是通过5G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把终端的算力搬到云端。在这个场景下,Cloud VR就是其中之一。基于这个"智终端+宽管道+云应用"的典型5G业务模式,我们与广大开发者一起开发更多业务形态。

一个小时的现场互动远远不能满足大家,众多开发者及行业伙伴、媒体记者们又齐聚上海研究所,5G Cloud VR真实业务体验人数近百人。

华为云5G Cloud VR服务发布会,快来看看大家都问了什么?

5G已来,诚邀广大产业伙伴共赴普惠VR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