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诗人、摄影师 丝绒陨

2017年3月7日晚上10点,著名的诗歌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推荐了一首名为《年轻人,请忍受一下》的诗歌,来自青年诗人丝绒陨。

第二天,这首诗得到和菜头的朗读推荐,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短时间内被数十万人阅读,得到无数年轻人的共鸣——再忍受一下、再忍受一下,一切就会好的。仿佛独自在黑暗的隧道中艰难前行,有人向你主动靠拢过来,递给你一句话,“请忍受一下,马上就可以看到出口了。”

据诗人丝绒陨说,这首诗来源于他与舅舅的一次深夜长谈。和所有年轻人一样,诗人也曾遭遇过生活的种种挫败、打击,一时茫然无措、萎颓不振,他的舅舅以过来人的身份与他推心置腹长谈后,对他说了一句:“年轻人,请忍受一下。”当晚,诗人心潮起伏,以舅舅的这句劝告为题,一口气写下了这首长诗,几乎一字未改。

点击音频,收听由 西门不暗、老腻、无语僧、五重 读睡四位大叔声优的朗读▼

《年轻人,请忍受一下》

暂时,你还需要忍受一下

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或者刚好超出一点,这没什么

就像可以承受海盐,可以承受灯塔的遥远

亲人离去,朋友疏远……薄荷味的烟

此刻正充满这间促狭的屋子

在你年轻的时候,不会想到

如今你选择在一间昏暗的屋子里住下

在城市的肋骨间,感受一成不变的节拍

要相信,所有妻子都会出轨。价格不菲的东西

都另有所值。即便很多失望交给我

美好的情景仍然可以想象……

我明白,这与你曾在诗行间描述的

一次伟大的航行——相距甚远

但你仍然可以忍受。把这间屋子想象为

一艘船。想象大海,和一切尚未枯竭的力量

现在我站在露台的边缘,边缘的边缘

目光越过很多很多朱红色的屋顶……

我想,你仍然会轻易被那未成事实的可能性

所感染,被空气中尚不确定的部分轻易地

推远,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游走……

我也知道,你常常感到仿佛笼子里的鸟

心脏困在胸腔之中。但毕竟

航行才刚刚开始,年轻人

甲板上横七竖八躺着烂醉的人

你习惯在深夜避开他们,永远单独行动

在相对平静的晚上,你喜欢站立船头

感受大海在欢腾后的清冷,无常之中的有常

它带给你熟悉之后的怠慢,冷淡后的热烈

那暗无边际的律动,试图找寻某种完美的契合……

不等航行终结,你从梦中再一次早早醒来

身边依旧如常。昨日刚刚发生过的事情

一次谈判,一桩失败的婚姻……

它们就潜伏在梦中,偷偷从悬崖下面

爬上来,寄居到你身上。直到你

察觉到果实在餐桌上发酵的声音

不要妄想去追踪一个消失很久的人

就待在原地,在黑掉的舞池里。就在

与往常相同的一天,他会再次出现

仿佛从未走远。昨日的呼吸还凝结在

空气中,像一朵洁白的云

更有甚者,握手时的余温还在……

他再次出现,仿佛只是为了确认

他曾从你的这个世界里消失过

而你将再次与他结识,害怕他再次消失

你穿过即将失控的人群,要珍惜这一次

在他身旁,你说蓝色的梦话

要以一层无害的雾将他笼罩其中

但现在,你还需要忍受。就像曾经的你

可以忍受潮湿的南方在七八月间

满地的霉绿。门窗紧闭的房间里

钟表走动的声响,你曾默认

那是死亡嘶哑的呼唤。催促着

老人在梦中常常发出的痛苦呻吟

你甚至将其视为一种邀请

你要在这人世间受苦,只能以盲去看

以聋去倾听……等到那一天

在彻底熄灭的灰烬里,在松林中

一片枯寂的空地上面,终于

找回你失去的那个心脏

还需要再忍受一下,分别在得意的时候

和失意的时候。在海浪涌起和退却的时候

在憧憬,或失望之际。在生意人中间坐下

在酒徒的呕吐、厮打之间保持清醒

你是梦中仅存的浮标,而眼下

你所置身的,是一片再浮肿不过的大海……

笼子里,镜中的野兽已奄奄一息

就在你获胜之际,你再次被痛击

像被一个预言精确命中——

“谁都会倒下,在那一天到来之际”

一个可笑的老人踱步过来,告诉你

在大街上颓然倒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 / 丝绒陨

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现在,这本名为《年轻人,请忍受一下》的同名诗集,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面世。

这是丝绒陨首部正式出版的诗集,收录了他100余篇优秀诗歌作品。

《年轻人,请忍受一下》,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年轻人,都在忍受些什么?

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丝绒陨 摄影作品

忍受什么呢?忍受亲人的离去,忍受朋友的疏远,忍受所有的爱而不得,忍受失败的婚姻,忍受枯燥的工作,忍受明天只是昨天的重复,忍受高房价、消费主义,忍受没钱,忍受分期付款,忍受数不清未付的账单,忍受有志难伸,忍受有口难言,忍受人微言轻,忍受微信里有999+条未回复信息,忍受无止尽的加班,忍受不自由,忍受只能忍受……

电影《猜火车》里有一段经典独白:“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事业,选择家庭,选他妈的大电视机……”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这段台词,喜欢到可以全篇大声背诵不卡壳的程度。如今看来,台词里的这一堆“选择”,看似带着一种愤怒、不甘,但终究还有得选。

而对于很多苦闷、迷茫的年轻人来说,是选都没得选的,只能被动去忍受。

去接受,去忍受,去承受,即使不堪重负也要咬紧牙关死撑下去。忍受的姿态,并不体面,因为这意味着暂时的屈服、顺从、接受,不放弃,不会因为无法忍受就撂挑子、逃避责任。

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忍受!忍着一股狠劲,压抑自己的冲动,憋着一股年轻人的傲气和不服气,扛下来、走过去——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没有趟不过去的河。

这种带着一股狠劲的“忍受”,体现在这本诗集的封面上,就是这种刻在墙上的字体。可以想象,有多少年轻人,在深夜,在难以熬过去的时辰,在墙上刻下自己的誓言、在身上刺上自己的意志。

这样的字体,既是刻在墙上,也是刻在心里。它憋着一股“少年心气”的样子,很让人容易联想起当年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的书桌上刻下的那个“早”字,以此鞭策自己勇猛精进。

除了“再忍受一下”,别无他法。

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反复出现,像海浪起伏,一波接着一波。我们几乎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意难平”:

这是一场精神上的自我对话、雄辩、对抗、搏斗,最终达成和解——“在大街上颓然倒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全诗没有俗套的“鸡汤”式的自我激励和劝勉,也没有故作痛苦的怨天尤人,倒更像是一种认清生活真相和人生真理后的清晰、坚定。年轻人有万般无奈要去忍受,中年人也有自己的“中年危机”去承受。人生就是受苦,谁都逃不脱。

这是一个年轻人的心灵史,也是一代年轻人的心灵史。这首诗以绵密繁复的意象、诚实丰沛的情感,说出了一代人共同经历过却没有人真正诉说的隐秘生活。

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丝绒陨 摄影作品

在但丁《神曲》的开篇,诗人从人生旅程的中途醒来,迷失在一片幽暗的森林之中。像接受维吉尔的引导一样,丝绒陨在舅舅的这句“年轻人,请忍受一下”的启发下,踏上一场自我救赎的旅程。只不过,他将屋子想象成“一艘船”,而无尽的人生旅途似大海一般在窗外延展、涌动、咆哮,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有危险,也有希望。

里尔克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说:“好好忍耐,不要沮丧,如果春天要来,大地会使它一点一点地完成,我们所做的最少量的工作,不会比大地之于春天更为艰难。”

忍受,像大地一样忍受风霜雨雪,接受时间的拷打与锤炼,才能收获时间的粮食:“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丝绒陨:一个纯粹的诗人、摄影师

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诗人、摄影师 丝绒陨

和我认识的诸多喜欢标榜自己“诗人”身份的诗人不太一样,丝绒陨极为高产,却又极为低调。

他长年保持着一天一首诗的产量,至今写诗已超过3000多首,且保持着非常高的质量。丝绒陨与诗坛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混圈子,不求发表,不期待读者,也没有“进入文学史的焦虑”。

他在豆瓣自建了一个“停诗房”的私密小组,写完一首,保存好,就放在那里,秘不示人。从某种诡异的诗意角度来看,这个小组,是真正意义上的“停诗房”,一首诗的完成,就是一首诗的“终结”。如丝绒陨自己所写的那样,“诗写出后便如封印般久置,很少去触碰,更别提漫无止境的修改”。

这种不为任何人、不为任何目的而写的写作,在我看来,是一种纯粹的诗歌写作,一种真诚面对自己内心的写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丝绒陨是一个天生的诗人,或者说是被缪斯选定的人,缪斯通过他的手,写出她的诗。写完之后,缪斯觉得甚是满意,就命令丝绒陨永远“封存”这些诗歌。

如果不是他偶尔拿出一些诗出来,给最亲近的朋友看,这首《年轻人,请忍受一下》以及这本诗集里的诗,可能还被“封存”在他的“停诗房”里,不为人知。

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丝绒陨 摄影作品

丝绒陨的诗,如同他的写作一样,是孤独的,隐秘的,沉潜的,“多表达内心所见”,与现实似乎没有瓜葛。他的诗,像一个个自造的精致而又梦幻的剧场,他是唯一的导演、布景师、演员和观众。

他的诗意象繁复、绵密,如细密画一样神秘、璀璨而又精美。他写诗时,好似一个巫师,召唤词语,那些“海岛”、“雨”、“天鹅”、“水母”、“牡蛎”、“鸟”纷纷降临,在他的笔下以一种极为奇妙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成为一句又一句梦幻般的诗句。他藏在这些诗句的后面,像藏在一个个精心设置的迷宫里。

你很难准确地通过丝绒陨的一首诗,摸准、读懂他写下这首诗的当天,他经历了什么,他遇见了什么,他想了些什么,一切都是变形的、错置的、穿插的,变幻了现实真实的模样。

偶尔出现的某个真实的地名,可能也是一种有意设置的错误诱导,将你指向一个错误的方向。你大概能模糊地猜测到一种浓稠的情绪状态:孤独、失落、忧郁、悲伤、迷茫、痛苦、绝望,以及偶然的欢乐和瞬间的幸福体验……对,就是这些情绪,这些是无比真实的情绪、情感,你能从他的诗中真真切切感受、体验得到。

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丝绒陨在街头拍摄 摄影/跳跳

丝绒陨还有一个身份——摄影师。他喜欢旅行和漫游,被他摄入镜头最多的景象是最日常的街景。

非常有意思的是,他的摄影作品,和他的诗歌,分别呈现出两种极端的风格——现实主义(摄影)与超现实主义(诗歌)。摄影,又叫“写真”,而诗歌,自然是“写虚”了。但无论是写真还是写虚,都是观察、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作为丝绒陨的朋友和同事,每次和他一起外出吃饭,总会看到他端着一个相机,突然站住,不断调整角度,然后拍下一张自感满意的照片。

“这条街每天都会经过,有什么好拍的?”这是我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但每每看到丝绒陨发出来的照片,又会被他的照片所震惊——即使最平常的街道,也会有那么多有意味的瞬间,被我们忽略了。

而那些被我们忽略掉的瞬间,比如一片落叶旋转掉下时优美的舞姿,比如一棵树在阳光下摆弄着自己的影子,比如一个姑娘抬头看天空的样子,比如一群从头顶呼啦啦飞过去的鸽子,比如那天的风、气味、光线、阴影、声音,那些庸常里无处不在的惊奇、诗意,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风景,恰恰被他留心了、看见了,并拍了下来,永远定格在照片上,或者被他写成诗。

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丝绒陨 摄影作品

为什么丝绒陨能看到我们平常人看不到的瞬间、景象和细节?这仅仅是因为他有一双诗人和摄影师的眼睛吗?后来,我看到著名摄影师卡蒂埃·布列松说的一段话,好像忽然有所领悟。

布列松是这么说的:“超现实主义者独自在街上游晃,没有目的地,却带着一份仔细、认真思考过的警觉,随时准备捕捉突如其来的细节,那种会掀揭出平庸日常经验表面底下潜藏着的惊人、慑人实象的细节。”

当你翻开这本诗集,看到这些斑斓的、纤柔的、精美的、繁复的意象和细节时,你会惊讶于一个诗人的内心,是如此柔软而又丰富。那些迷惑、忧郁和悲伤的瞬间,与我们每个人都如此相似。

这届年轻人,都在忍!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层层剥开自己,让观看这一切的人,泪流不止。”(丝绒陨《成为洋葱》)

《年轻人,请忍受一下》,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这届年轻人,都在忍!这届年轻人,都在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