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小城的一位博士给远在上海的女朋友写了一封情书,火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西安,你在上海"。近日,一封西农博士的"情书"引来无数人的点赞。

"情书"作者名叫杨青云,是一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万学子中再普通不过的博士生,而他已在杨凌这座小城度过了10个春秋,如今即将博士毕业的他却遇到了新的烦恼——远在上海工作的女朋友因为选择定居城市的问题与他产生了分歧。杨云青心中始终坚定着一个信念,那就是"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像我父母一样的农民圆了金种梦想是我这一辈子的追求!"因此,杨青云希望通过这样一封情书表明自己的心意.

西北小城的一位博士给远在上海的女朋友写了一封情书,火了!

"愿得一人心,农城不相离"。这句话道尽杨青云农城秋思的情韵,也寄托着他对女友无尽的想念。如今已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虽然繁华锦绣、摩登潮流,但难免让人感到陌生。"而距离你1465公里外的杨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你从未来过,但这里的秋天却是金色的,到处浸透着丰收的喜悦,更承载着亿万农民的致富的希望。你我都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虽然早已厌倦了传统农业中的繁杂与辛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农村改变命运,但是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们还是会被丰收的喜悦所感动。" 其实初次来到这座西北小城的杨青云也并不是十分满意,甚至有些失望。"这里没有一丝都市的繁华,城区面积甚至没有咱们县城大,两个校区及一条不算冷清的西农路成了我生活的全部。"那时杨青云暗下决心,考研一定要选择北上广深。但当他明白杨凌这座城的意义之后,他越来越离不开这座城,因为杨凌是座种业城,他梦想的"种子"也在这里。

如今的杨凌,已经培育出动植物新品种617个,年均超过30个,在玉米、苹果、油菜等领域已经培育了一批享誉全国的新品种,在牛羊良种高效克隆繁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

西北小城的一位博士给远在上海的女朋友写了一封情书,火了!

在信中,杨青云专门提到了他的导师王辉教授,这位古稀之依然奋战在育种一线的学者: "记得第一次上王辉教授的课时,全班同学都早早地赶到了农学院教室里,怀着激动而又仰慕的心情等待王老师的到来。在离上课还有十分钟的时候,辅导员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今天王老师的课不在这间教室里上,在北校区的小麦实验田里,大家赶紧去那边集合吧。"带着疑惑和不解,我们来到实验田里,此时小麦实验田里几名工人正在查看小麦根系,我定睛一看,王辉教授就在其中,他拿起麦苗根系仔细观察,时不时跟助手交流沟通,一头白发,黝黑的皮肤,不太讲究的穿着,让我觉得他和咱们村的老王头和老李头没有什么区别。"

"王老师说:"学农业,土地就是我们的课堂,这堂课一辈子都学不完。"王辉教授告诉我们,他的老师赵洪璋院士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先后育出了 "碧蚂1号" "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四批小麦优良品种,毛主席都亲切的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王辉教授接过了赵洪璋院士"改良品种,兴农富国"的接力棒,40多年来把麦地当成了课堂及实验室,把小麦看做了自己的孩子,研究出的"西农979"及"西农585"两个小麦品种已经成为黄淮麦区的主栽品种。

西北小城的一位博士给远在上海的女朋友写了一封情书,火了!

此外,杨青云的信中还提到了好哥们李卓的导师赵正阳教授。"他的导师赵政阳教授也是我们学校比较牛的人物,赵政阳教授通过10年时间,在我们学校白水试验站培育出的 "瑞阳"、"瑞雪"两个苹果新品种,因为具有抗性强、丰产、口感佳等特点,在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甘肃等苹果产区深受果农喜爱,所以这两个国产苹果新品种有望成为黄土高原苹果主栽品种。"

让包括杨青云在内的所有西农师生最感动的,莫过于朱平风老人的事迹。信中提到"从1975年开始,她就一直矢志不渝地从事陕南果业新品种的研究与推广,2002年退休后,拿出所有积蓄扎根安康瀛湖15年,为秦巴山区的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路,她也被瀛湖当地农民亲切的称为"大恩人"、"财神爷",最终,享年77岁的朱平风将自己的最后一丝力量奉献给了秦巴山区。" 在西农,一群像朱平风老师这样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当代后稷"的精神默默坚守与无私付出,圆了更多农民的致富梦想……

西北小城的一位博士给远在上海的女朋友写了一封情书,火了!

最后杨青云在信中说,"我也希望你能抽出时间来杨凌,我将陪你一起漫步杨凌,一起去看细水长流,一起见证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看到来自全球数以万计的农民渴求致富的期待目光,你会为我坚守的事业而感到骄傲,更会爱上这座独具魅力的农科新城!"

西北小城的一位博士给远在上海的女朋友写了一封情书,火了!

这一封感情真挚的书信,是杨青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事业的无悔追求,也道出了无数西农人的心声!建校80余年来,一代代西农人扎根西北小城,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诚朴勇毅"的校训,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欢迎各位学子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造,更多相关资讯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招"头条号

注: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