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上市,貓眼會給資本市場帶來怎樣的故事?

大年三十上市,猫眼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故事?

大年三十上市,猫眼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故事?

年關將至,貓眼也一路快跑加速了上市進程,等待除夕敲鐘。這次,貓眼會給資本市場帶來多大的想象空間?

從2018年7月份起,國內各類互聯網公司扎堆搶灘資本市場。如今這股上市潮仍在繼續,大年三十,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娛樂服務平臺貓眼也將登陸港交所,港股市場再添互聯網新軍。

貓眼已於上週三(1月23日)啟動公開招股,據全球發售公告披露,貓眼擬全球發行共1.32億股,定價區間為每股14.8-20.4港元,公司代碼為1896.HK,預計於2月4日(即除夕)在港交所鳴鑼上市。貓眼全球發售認購踴躍。另據香港媒體消息,貓眼香港公開發售已獲超2倍認購,並最終確定IPO發行定價為14.8港元。

大年三十上市,猫眼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故事?

自2016年從美團分拆後,短短几年時間,貓眼逐漸由在線票務平臺成長為一個綜合性互聯網娛樂服務超級平臺。作為一家即將IPO的明星新經濟公司,已有包括IMAX、小米在內的五家機構確認作為基石投資者入股。另外,貓眼背後還有騰訊、美團、光線為其流量和內容資源助力。

貓眼在與BAT一路搏殺衝出市場重圍領跑娛樂產業之後,又站在了關鍵轉折點上。

這一次,登陸資本市場的貓眼又會帶給人們怎樣的故事?

優勢賽道上的領跑者

好的故事得有經得起推敲的內核,貓眼正在重塑中國娛樂生態圈。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特別是移動支付的普及,中國人娛樂消費習慣發生了鉅變。在中國近85%的電影票在網上售出,而以在線票務為市場切入點的貓眼先發制人,通過優化產品體驗和價格策略,2014年迅速佔領大半市場份額,隨後從票補大戰中搏殺突圍,並牢牢佔據市場第一的位置。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貓眼電影票務總交易額為256.25億元,市場份額為61.3%,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影票務服務平臺,每兩張電影票就有一張來自貓眼。貓眼與中國95.2%的電影院合作,覆蓋600多個城市,8800多家影院。同時,貓眼也是排名第二的在線現場娛樂票務服務平臺。

除了電影票務領域的先發優勢,貓眼的產業鏈優勢亦顯露無疑,其率先往上游開展基於互聯網的電影宣傳和發行服務,並於2016年開始擔任電影主控發行方,截至2018年9月30日,貓眼提供娛樂內容服務的電影占中國綜合票房超90%。

值得注意的是,貓眼還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影社區。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貓眼的平均月活躍用戶達1.346億,並且該數據還遠未觸及天花板,畢竟背後站著倆流量大戶:騰訊與美團。

當然,從一個樹苗長成大樹,土地得肥沃。貓眼的茁壯成長與一開始選擇誘人的娛樂產業賽道關係密切。

艾瑞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娛樂市場1.28萬億元,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預計2022年將會增至3.22億元,複合年均增長超過20%,賽道足夠長。從這個角度來看,貓眼利用先發優勢拔得頭籌有其必然性。

貓眼一方面通過為消費者提供在線選座購票、IP衍生品和賣品預售和演出體育賽事購票等一站式服務,以及豐富的娛樂媒體信息服務,不斷優化用戶的娛樂消費體驗;另外一方面,依據平臺的用戶規模優勢和平臺海量大數據,通過互聯網工具和專業服務,為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內容宣發、影院和演出場館賦能等多種產業服務,打造了產業鏈閉環。

大年三十上市,猫眼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故事?

本來最初的貓眼只是撬動了在線電影票務這一個點,但2017以來,貓眼在鞏固專業版圖之餘不斷切入現場演出、電視劇、綜藝、網大等領域。

貓眼依據“互聯網+娛樂”平臺戰略獲取的網絡效應,不僅獲得了在娛樂產業鏈拓展和多元化佈局的機會,也為其構築起強大競爭壁壘。

在全鏈條競爭策略下,任何來自單點的競爭優勢都難以與這種全鏈條優勢相抗衡。

巨頭的“寵兒”

貓眼“脫胎”於美團,2012年面世,2016年從新美大獨立,從成立到獨立的這幾年正好是中國電影蓬勃發展的時間段。 2013-2016年我國票房的整體規模從218億元增長到了454億元;同樣也是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異軍突起的時間,中國電影購票線上化率從2013年的22%上升至2016年的76.1%。

快車道上的在線電影票務市場吸引了不少互聯網巨頭入局,熱錢撒入電影業,賽道迅速成為激烈競爭的戰場,行業開始洗牌,貓眼在百度糯米電影、淘票票的前身淘寶電影、微影時代等一票玩家中殺出重圍。

2016-2017年,光線入主貓眼,通過多次股權+現金交易,持有其超過30%的股份,為貓眼帶來佈局產業鏈上游所需的產業資源。2017年9月,微影時代宣佈與貓眼合併,還帶來了騰訊10億元的融資。

合併後效果立顯,坐擁微信、QQ、美團點評等入口的貓眼,在2017年第三季度以60%的市場份額佔據了絕對領先的位置。

大年三十上市,猫眼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故事?

市場份額固然重要,但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競爭重點,重要的是不管是流量還是內容,貓眼都有後手。

當鉅額資本推動的市場補貼帶來的市場競爭力越來越有限,通過產業鏈協同提升運營效率成為下半場市場競爭的關鍵。

獨立發展一年後,貓眼便獲得了資本和流量的雙向支持,騰訊坐擁10億月活用戶的微信以及8億月活用戶的QQ,美團的用戶也近4億,這些潛在增量一方面可以加強在線票務業務,同時也利於貓眼打造自己的數據平臺。

大年三十上市,猫眼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故事?

而在內容資源方面,貓眼不僅有大股東光線傳媒的支持,還與歡喜傳媒、開心麻花、新麗傳媒等中國娛樂產業上游知名機構緊密合作。特別是集張藝謀、王家衛、徐崢、甯浩等股東導演的歡喜傳媒,與貓眼達成戰略合作後,將公司電影、電視劇和網劇的投資權以及獨家宣發權均給了貓眼,提升其在產業上游的話語權。

在這種產業協同驅動下,隨著流量大戶帶來的用戶規模的提升以及用戶粘性的增強,貓眼的平臺優勢和運營效率獲得進一步提升。

貓眼也獲得了下半場競爭的主動權。

營收連年翻番,結構不斷優化

一般來說,水大魚大。當賽道本身具備優勢,而且更有騰訊等“巨頭”支持的情況下,貓眼自然也是如魚得水。

財務數據顯示,2015-2017年,貓眼分別收入5.97億元、13.78億元、25.4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06.6%。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貓眼實現營收30.62億元,同比翻番。在利潤方面,貓眼的毛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2017年達到68.4%。只是,由於票務系統成本高企,貓眼仍存在虧損,不過連續三年虧損已大幅收窄。

大年三十上市,猫眼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故事?

經調整的淨利從2015年的-12.7億躍升至2017年的2.16億元, 盈利能力明顯增強,已經越過盈虧平衡點。

此外,貓眼的收入構成也在呈持續優化的狀態。貓眼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四大業務: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娛樂內容服務、娛樂電商服務和廣告服務。而總體營收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主營業務的壯大。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在線票務所得收益達18.32億元,同比增長85.9%。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線娛樂票務服務目前依然佔據貓眼營收主要部分,但比重已經在逐年下降,從2015-2018年第三季度,該項業務增長比率穩定在50%,但在整體收入結構中的佔比卻從99.6%下降至59.8%。

貓眼的電影發行、宣傳、製作等娛樂服務業務也快速發展,收入由2016年的3.37億元大幅增至2017年的8.52億元,增幅達152.7%,而2018年第三季度的數據更亮眼,達9.1億元,在整體收入結構中的比重上升至29.8%。

同時,更多的影視產業相關業務也不斷給貓眼提供新的營收支撐。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娛樂電商服務所得收益達1.6億元,同比增長83%;廣告服務及其它錄得營收1.6億元,同比翻兩番。

大年三十上市,猫眼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故事?

這意味著,隨著貓眼業務的多元化擴張,收入來源更加豐富,對於在線票務這一單一主營業務的依賴性在逐步下降,娛樂內容、娛樂電商等成長型業務正在成為現金牛業務,公司整體收入結構更加均衡穩健。

多元化的佈局讓貓眼把握了商業變現的能力,隨著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會為其帶來更多新的增長點。

雖然貓眼在2018年前三季度仍然處於小幅虧損的狀態,但隨著未來新的監管政策的落實,票補資金投入將放緩,對扭轉虧損有一定正面影響。

產業升級:撬開天花板,開啟增量市場

對於多線業務齊頭並進的貓眼來說,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

隨著2018年全國票房達到新高,但國內電影市場增速近三年來首次低於10%使得市場上充斥著降溫和天花板理論,即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想要進一步擴大整個電影市場很難。並且艾瑞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電影在線出票量佔比已經達到85%,在線電影票務市場逐漸趨於飽和。這意味著,如果想繼續增長,只能依靠整體票房向上。

不過,天花板並非死穴。一開始,貓眼就努力突破自己的天花板打開新的上升通道。2017年貓眼就在電影票務之外,通過高頻打低頻,進一步拓展演出等現場娛樂票務領域。

數據顯示,2017年現場演出市場規模達846億元,但現場娛樂網上售票的滲透率很低,只有8.4%。目前貓眼已經打通了演唱會、話劇、戲曲、芭蕾、體育賽事、休閒展覽等多種演出購票和營銷渠道,為國內第二大現場娛樂票務平臺,營收從2017年同期420萬元增長到2018年5000萬元,增幅超10倍。

大年三十上市,猫眼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故事?

此外,貓眼2016年開始在中國率先開展互聯網電影宣傳和發行服務,隨著移動化、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與運用,貓眼也在通過互聯網改變娛樂內容創造、宣傳和發行方式。過去幾年來,貓眼已經成功服務了包括《紅海行動》《美人魚》《羞羞的鐵拳》《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捉妖記2》等優質電影項目,成為排名第一的國產電影主控發行方。通過與光線傳媒、歡喜傳媒等上游內容方的戰略合作,貓眼在互聯網宣發領域必將帶來更多可能。

其次,娛樂電商服務亦展現出增值空間。非票房收入本就是未來影院業績增長的核心力量,在美國市場,電影票務與賣品等收入佔比為3:7,但由於國內相關市場處於發展初期,該比例直接掉頭為7:3,貓眼將影院賣品線上化,也是提前佈局。

在過去幾年,貓眼構築起了由“數據驅動”的商業模式,並通過不斷創新、持續構建強化平臺能力積極為產業賦能,在推動文娛數字化升級過程中實現自身加速成長。

在娛樂產業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上,貓眼能否持續保持高速成長,並不斷開拓新的增長曲線,將是其能否在資本市場上書寫傳奇的關鍵。(來源:野馬財經)

大年三十上市,猫眼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故事?

播報當日票房、排片數據、檔期資訊、深度票房數據挖掘、電影產業觀點速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