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对创业板业绩造成冲击——2018年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根据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

创业板业绩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大量的商誉减值对于年报业绩造成重击,

根据业绩预告中值计算,

创业板累计盈利增速较大幅度下滑至-55.2%(截至1月31日上午)。

业绩承诺集中到期,

监管层面的持续关注以及商誉分布结构较为集中等因素有望带动创业板的商誉问题在2018年年报中出清。】

核心观点

⚑ 根据年报业绩预告,

创业板业绩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截至1月31日上午,

创业板已有71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报业绩预告/快报,

披露比例达到96.7%。

根据业绩预告中值计算,

创业板累计盈利增速较大幅度下滑至-55.2%,

2017/2018Q3累计盈利增速分别为-21.7%/0.7%。

⚑ 大量的商誉减值对于本次创业板业绩造成重击。

本文将创业板公司按照是否发生过重大重组事件分为两组分别统计其盈利增长情况,

在2015年前后,

发生过重大资产重组的创业板公司业绩增长明显高于未发生过重大资产重组公司的业绩增长。

根据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来看,

发生过重大资产重组的创业板公司盈利增速较大幅下滑至-219.2%,

而未发生过重大资产重组的创业板公司盈利增速下滑幅度较小,

约为-9.6%。

⚑ 由于商誉问题而导致业绩下修的情况似曾相识,

这一现象曾经在2018年1月末时也发生过,

正值创业板公司披露2017年年度业绩预告。

剔除坚瑞沃能后,

2017年创业板商誉减值跃升至75.6亿元,

并且对于盈利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2017年累计盈利增速回落至-20%左右。

统计分析创业板2018年报业绩预告中所提示的商誉风险问题,

有以下三个特征,

1.商誉减值的发生来自于子公司业绩承诺不及预期,

且被完成业绩承诺的公司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2014年创业板中只有8.6%的公司未完成业绩承诺,

随后未完成业绩承诺的被收购公司比例越来越高,

2017年创业板业绩承诺未达预期的比例上升至49.5%。

2.提示商誉风险的公司往往拥有较高的商誉/净资产比例,

大量商誉为公司盈利埋下隐患。

在108家对于商誉风险做出提示的创业板公司中,

约有75家公司的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过20%,

25家公司的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过50%。

3.传媒、

机械设备、

医药生物、

电气设备和计算机五个行业的商誉减值风险较大。

创业板有望在2018年报中迎来商誉的出清。

自去年11月对于商誉减值问题的强调到近日再提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办法,

A股上市公司的存量商誉问题受到了监管层面的持续关注。

展望2019年,

创业板业绩将会逐渐摆脱商誉减值的干扰,

原因有以下三点:1.2018年是三年前发生大量资产重组的公司业绩承诺期集中到期的时间点。

2.若商誉后续的会计处理办法更改为摊销的方式,

拥有大量商誉的公司的业绩极有可能在以后每年都将受到商誉减值冲击的风险,

部分公司选择在目前的会计处理方式下尽快解决商誉减值的问题。

3.上市公司商誉分布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

即集中在传媒、

医药、

计算机等行业。

从目前的预告情况来看,

提示商誉减值风险的公司也是集中在这些行业中。

若这些行业的商誉问题能够在2018年报中出清,

那么整体创业板也就逐渐摆脱了商誉问题的困扰。

风险提示:业绩下修,

宏观经济波动,

贸易战摩擦加剧

目录

商誉减值对创业板业绩造成冲击——2018年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01

整体概览—盈利快速回落

1、

盈利增速快速回落,

商誉减值成为首要原因

截至1月31日上午,

创业板已有71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报业绩预告/快报,

披露比例达到96.7%。

根据业绩预告中值计算,

创业板累计盈利增速较大幅度下滑至-55.2%,

2017/2018Q3累计盈利增速分别为-21.7%/0.7%。

由于创业板整体市值、

盈利等体量较小,

板块整体的盈利增长往往受到非经营性因素的影响;如果把干扰极端值剔除掉,

创业板盈利增速依然回落至-55.9%,

2017/2018Q3累计盈利增速分别为6.9%/7.6%。

说明本次创业板业绩较大幅度下滑与极值干扰的关系较弱。

(注明:发生较大幅度非经营性损益变动的公司包括光线传媒、

坚瑞沃能、

宁德时代、

乐视网。

温氏股份由于其市值较大,

所以也将其一并剔除。)

大量的商誉减值对于创业板业绩造成重击。

本文将创业板公司按照是否发生过重大重组事件分为两组分别统计其盈利增长情况,

在2015年前后,

发生过重大资产重组的创业板公司业绩增长明显高于未发生过重大资产重组公司的业绩增长,

但是进入2017年后,

二者的业绩增速走势出现明显分化。

根据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来看,

发生过重大资产重组的创业板公司盈利增速较大幅下滑至-219.2%,

而未发生过重大资产重组的创业板公司盈利增速下滑幅度较小,

约为-9.6%。

商誉减值对创业板业绩造成冲击——2018年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单季度盈利方面,

2018Q4创业板单季度盈利增速快速回落至-460.6%,

2018年Q4成为创业板成立以来业绩表现最差的季度。

剔除掉温氏、

乐视、

光线、

坚瑞沃能和宁德时代后,

创业板业绩增长依然不容乐观。

商誉减值对创业板业绩造成冲击——2018年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2、

创业板预警类型变化情况

预警类型方面,

创业板略增、

预增和续盈的公司占比合计58.5%,

其他类型占比分别为略减(14.0%)、

预减(12.3%)、

续亏(1.8%)、

首亏(9.2%)、

扭亏(3.7%)。

商誉减值对创业板业绩造成冲击——2018年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02

商誉问题

1、

目前商誉风险的核心特征

截至1月31日上午,

约有108家创业板公司在年报业绩预告中对于商誉减值问题做出风险提示,

并且商誉减值将会对业绩造成较大的拖累作用,

但仅有部分公司披露了商誉减值的预估计提数额。

由于商誉问题而导致业绩下修的情况似曾相识,

这一现象曾经在2018年1月末时也发生过,

正值创业板公司披露2017年年度业绩预告。

剔除坚瑞沃能后,

2017年创业板商誉减值跃升至75.6亿元,

并且对于盈利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2017年累计盈利增速回落至-20%左右。

统计分析创业板2018年报业绩预告中所提示的商誉风险问题,

有以下三个特征:

Ø 商誉减值的发生来自于子公司业绩承诺不及预期,

且被完成业绩承诺的公司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2015年前后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并购的子公司未能完成业绩承诺,

上市公司不得不去对于存量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2014年创业板中只有8.6%的公司未完成业绩承诺,

2015年该比例上升至23.8%,

随后未完成业绩承诺的被收购公司比例越来越高,

2017年创业板业绩承诺未达预期的比例上升至49.5%,

伴随者计提了大量的商誉减值。

Ø 提示商誉风险的公司往往拥有较高的商誉/净资产比例,

大量商誉为公司盈利埋下隐患。

在108家对于商誉风险做出提示的创业板公司中,

约有75家公司的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过20%,

25家公司的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过50%,

6家公司的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过70%。

Ø 传媒、

机械设备、

医药生物、

电气设备和计算机五个行业的商誉减值风险大。

在年报业绩预告中提示商誉减值风险并且说明商誉减值将会对盈利造成冲击的公司集中在以上几个行业中,

这些行业在2018年四季度的业绩将受到商誉问题较大冲击。

商誉减值对创业板业绩造成冲击——2018年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商誉减值对创业板业绩造成冲击——2018年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2、

2018年报有望迎来商誉的出清

自去年11月对于商誉减值问题的强调到近日再提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办法,

A股上市公司的存量商誉问题受到了监管层面的持续关注。

2018年年末,

证监会会计部近日证监会会计部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

强调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信息披露和审计评估等事项。

2019年1月,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商誉及其减值”议题征求意见,

大部分咨询委员会同意“随着企业合并利益的消耗,

将外购商誉的账面价值减值至零”这一对于商誉后续的会计处理办法。

创业板公司的商誉问题将会在2018年报中迎来较为彻底的出清。

由于2015年是A钴上市公司重大重组事件非常活跃的年份,

而大部分公司则是存在三年的业绩承诺期,

因此2018年将会成为大部分公司业绩承诺的最后期限,

因此出现了上市公司“集体”集体商誉减值而下修业绩的情况。

参考2017年情况,

2017年报上市公司释放了很多商誉减值的压力之后,

2018年一季度盈利情况大幅好转,

盈利增速接近2016年的水平。

预计2018年商誉出清的力度将会更强。

展望2019年,

创业板业绩将逐渐摆脱商誉减值问题的干扰。

原因有以下三点,

Ø 2018年是三年前发生大量资产重组的公司业绩承诺期集中到期的时间点。

Ø 若商誉后续的会计处理办法更改为摊销的方式,

拥有大量商誉的公司的业绩极有可能在以后每年都将受到商誉减值冲击的风险,

部分公司选择在目前的会计处理方式下尽快解决商誉减值的问题。

Ø 上市公司商誉分布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

即集中在传媒、

医药、

计算机等行业。

从目前的预告情况来看,

提示商誉减值风险的公司也是集中在这些行业中。

若这些行业的商誉问题能够在2018年报中出清,

那么整体创业板也就逐渐摆脱了商誉问题的困扰。

3、

商誉风险较大的个股梳理

根据年报业绩预告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

本文对于存在较大商誉风险的创业板公司进行梳理,

有以下筛选标准:1.2018年报业绩预告中对于商誉减值问题做出明确说明。

2.根据2018年三季报,

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达到40%或以上。

商誉减值对创业板业绩造成冲击——2018年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商誉减值对创业板业绩造成冲击——2018年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03

创业板业绩超预期个股梳理

虽然创业板整个板块的业绩出现的较大幅度的调整,

仍不乏一些业绩较好的个股亮点。

本文筛选出业绩表现较好的个股,

具体筛选标准如下,

1.2018年报业绩预告好于wind分析师一致预期。

2.2018年报业绩值同比增速为正,

2018年前三个季度以及2017年累计归母净利润增速均为正。

3.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在20%以内。

商誉减值对创业板业绩造成冲击——2018年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商誉减值对创业板业绩造成冲击——2018年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点评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