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綠粑粑先別慌,去不去醫院關鍵還得看這一點!

每每家長向我提問“寶寶綠便了,怎麼辦?”其實此時我是蒙圈的,是不能馬上回答這個問題呢。我會問好多問題,比如月齡啊、吃啊、睡的問題,或者直接上圖AND看屎,才可以較為準確地作答。

那麼這謎之綠便,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哪些只是爸媽們的虛驚一場,哪些是應該特別關照的呢?讓我們一一來鑑別吧。

一、胎便(墨綠色)

寶寶拉綠粑粑先別慌,去不去醫院關鍵還得看這一點!


這是寶寶在胎兒時期就積累起來的糞便。出生後12個小時內就開始排便,顏色為墨(深)綠色(顏色的深淺有個體差異),糊狀、較為粘稠、而且量大,可達3-4次每天,有的會更多。這樣的便便3-4天就可以排完,逐漸從墨綠色變成黃色。

應對:

無需特別護理,注意排便後清洗屁屁就好。

二、鐵元素利用不全(綠色或深綠色)

寶寶拉綠粑粑先別慌,去不去醫院關鍵還得看這一點!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寶寶4個月或6個月以內,奶粉和母乳混合餵養,或者全奶粉餵養時。在半歲以內,寶寶從母體中儲備的鐵能夠滿足到寶寶的需求。嬰幼兒配方奶粉是鐵強化奶粉,含鐵量高,寶寶利用不完的鐵元素,隨大便排出,大便表面經空氣氧化成綠色,甚至為深綠色,糊狀或者條狀,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特殊護理,隨著月齡增長,對鐵的吸收利用增多,寶寶的大便會逐漸轉變為黃色。

應對:

如果寶寶飲食安排無變化,也沒有更換奶粉,寶寶的大便從原來的黃色突然變為深綠色有可能是消化異常,導致鐵元素吸收不佳。比如地理環境變化,造成水土不服,引起的暫時性消化紊亂,可以補充益生菌調理,少量多次進食就好。

三、食物色素引起(綠色/綠褐色)

寶寶拉綠粑粑先別慌,去不去醫院關鍵還得看這一點!


開始吃蔬菜或者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大便中可能會出現綠色蔬菜的顏色和各種食物的混合色,那麼這樣的大便,可能看見有一些尚未消化的蔬菜碎末,顆粒不多,大便次數一般不會增多,多出現剛給寶寶添加蔬菜時,偶爾綠色蔬菜吃得較多也會出現。

應對:

這樣的綠便也不用特別護理,為了寶寶更好消化蔬菜,可以將菜粒做得更碎些,輔食的添加速度減緩,一次一種輔食就好,等到寶寶大便更為成型可以逐漸增加輔食的種類和量。

四、對脂肪消化不好(黃綠色,油亮)

寶寶拉綠粑粑先別慌,去不去醫院關鍵還得看這一點!


大便黃綠色,表面感官油滑,說明是對奶粉中的脂肪消化不好,膽汁利用不全轉化成膽綠素隨著大便排出,使大便呈綠色,多發生在首次添加奶粉時。配方奶粉的脂肪結構和母乳有所不同,相對難消化些,部分寶寶可能出現此種現象,一般大便次數並不多,只是大便中會有類似球狀的顆粒。

應對:

顆粒不超過米粒大小,沒有明顯的次數增多,寶寶體格發育達標不必擔心。首次添加奶粉的寶寶,轉奶的速度放慢可減少這類綠便的發生,還可以喂些益生菌調理。

五、寶寶沒吃飽引起(帶黏液綠便)

寶寶拉綠粑粑先別慌,去不去醫院關鍵還得看這一點!


飢餓型綠便,顧名思義,是指寶寶攝入食量不足引起。寶寶消化功能正常,腸道保持正常蠕動,消化液正常分泌,沒有被利用的消化液,尤其膽紅素,隨大便排出後呈綠色,大便次數可能增加,大便綠中帶有粘液,形狀和受涼引起的綠便相似,但是大便量相對較少。

應對:

飢餓型腹瀉多發生在寶寶3歲以下,因為這個月齡段的寶寶消化功能發育還不成熟,消化液分泌容易紊亂,腸道中的消化液隨食物刺激的分泌調節能力差,只要給寶寶補充充足的食物便可以改善,寶寶食量不足,最易發生在對奶粉不喜歡攝入奶粉不足,和母乳不足而母親不自知的情況。媽媽平時要特別留意寶寶飲食狀況。注意飲食結構和餵養量是關鍵。

六、受涼(帶粘液黃綠色)

與飢餓型腹瀉的綠便形態相似,只是便量稍多。多是腹部受涼引起,腸蠕動加快,腸道中的食物還來不及消化充分就排出,大便次數3-4次一天,量多,帶有酸臭味,大便化驗無細菌或病毒感染。你可以看見大便為綠色帶粘液,綠色的出現仍然是一部分消化液隨大便排出所致,比如膽汁或者其他消化液。

應對:

護理受涼引起的綠便,首先要做的就是腹部保暖,不吃冷食,不要讓寶寶長時間哭鬧吸入冷空氣。尤其在天氣涼爽的秋季,和寒冷的冬天,寶寶最易受涼,這些季節也是寶寶經常出現綠便和消化不良的時期。睡覺時、氣溫下降時一定得注意腹部的保暖。保暖後,症狀可以得到緩解,再喂些益生菌,較容易恢復。

七、黃疸引起(綠便)


寶寶拉綠粑粑先別慌,去不去醫院關鍵還得看這一點!


寶寶在新生兒黃疸期,由於腸道中的膽紅素增多,也會出現綠色大便。尤其是黃疸較高,需要照藍光的寶寶,在藍光照射期間綠便更加明顯,且排量和次數增多,這些都是膽紅素排出體外的正常現象,爸媽們不必擔心,待黃疸消失,大便會轉為黃色。注意,病理性黃疸,寶寶大便顏色可能為陶土色。

八、病毒或細菌感染(淡/亮綠色)

寶寶拉綠粑粑先別慌,去不去醫院關鍵還得看這一點!


如果寶寶腸道受到感染,大便次數相對較多,一天可以到達7-8次,甚至十多次。寶寶的大便也會成綠色,但稍淺,程淡綠色或者亮綠色(當然腸道感染的大便顏色不僅僅只有綠色,還有淡黃色),大便稀薄呈水樣,有明顯的酸臭味,而細菌感染的大便還帶有腥臭味,嚴重時會出現膿血便。

應對:

如果出現這樣的綠便需要看醫生,服用益生菌、補液鹽溶液等緩解腹瀉,同時需特別做好家庭護理,預防加重,幫助縮短病程,涉及用藥一定得諮詢兒科醫生。

寶寶拉綠粑粑先別慌,去不去醫院關鍵還得看這一點!


如果寶寶不僅是綠便,還有其他症狀


比如寶寶大便次數增多、拉稀等,則可能是對奶粉不適應,建議暫停奶粉,母乳餵養觀察,或減少奶量。

此外,如果寶寶伴隨腹痛、大便鼻涕狀等,則可能是腸炎,感染等,建議食用益生菌,並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合理護理。

寶寶拉綠粑粑先別慌,去不去醫院關鍵還得看這一點!


這裡要特別說明兩點:

1、寶寶產生綠便或者腹瀉,跟奶粉本身品質一般沒有必然關係,主要是寶寶吸收、奶粉衝調或餵養方式、寶寶身體狀況、季節變換等方面的問題,一定要找準原因,做出科學應對;

2、寶寶綠便後是否需要做出緊急處理,要綜合寶寶大便次數、性狀,寶寶精神狀態判定,精神狀態良好,大便次數,性狀正常則靜觀其變即可,不用擔心;

特別強調

寶寶綠便時,先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和生活規律是否正常,如果都正常家人不必擔心,依據相應症狀進行調節就好。如果精神狀態很不好,需要帶孩子上醫院化驗大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