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万亿来了!你的机会来了?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到2月17日,中国已有23个省公布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数字相加累计投资超过40万亿元,加上尚未公布的省份,今年投资不少于45万亿。”

中国2015年末总人口为13.75亿,相当于有人要求不论男女老少每个中国人都要拿出3.3万元来投资;全世界人口70亿人,相当于全球每个人投资6400元……

一、45万亿是什么概念?

所谓“45万亿”,是某券商的研究报告计算出来的:他们汇总23个省市公布的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发现总量已经达到了45万亿。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案例是新疆,提出2017年投资将增长50%。这个消息刺激了新疆股走强,其中生产水泥的“天山股份”10个交易日里干出了6个涨停板。

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基础建设之上。这与近期市场中,中、西部基建板块爆发非常吻合。中部的河南同力水泥,西部新疆的天山股份,中西部地区的四川双马均成妖股。与当年2008年的4万亿相比,今年这个级别可以说是0级别。去年笔者在想,2016年GDP靠地产,2017靠什么?笔者本来还是想应该可能还是地产,不然还能搞什么呢?现在政策已经给答案了。就是对中、西部基建进行大开发、大升级。或不用了数年。各种世界级的跨山、跨峡谷大桥都将被中国一一打破。

二、地方投资大爆发,钱从何来?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获悉,对于重大基建项目的投资,地方资金配套的压力不小。“地方要是拿不出配套资金,再好的重大项目也要搁浅。”上述副市长直言,如何落实项目的资金问题,可以说是各地遭遇到的共同难题。

记者梳理就发现,各省在部署经济工作时均指出要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如有“创新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表述。

事实也是如此,各地庞大的项目投资计划,让PPP再度成为市场追逐的焦点。与过去不同,今年PPP有望加速落地,并从交通、市政、环保向养老、医疗、旅游等多领域拓展。在政策层面上,民政部等13部委发文力推养老PPP;在市场层面,一些发布去年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其中一大贡献就是实施PPP项目。

受政策加码催化,去年以来PPP项目出现井喷式增长。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国入库项目共计11260个,投资额13.5万亿元。其中,在吸引民资方面,按照财政部PPP项目库的入库统计,民营企业(含民营独资和民营控股)163 家,占比39%。

今年PPP项目还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大理市洱海环湖截污工程、腾冲全域旅游国际户外运动文化中心、瑞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这是2月14日在昆明举行的云南省最大的一次PPP项目推介会,此次会议集中展示的各类PPP示范项目,总投资额达3996亿元,项目涵盖交通、市政等14个领域。近日广州市公布文件称,将启动28个PPP试点项目,投资近2119亿。

记者梳理,尽管投资范围扩大,PPP项目投资仍以市政工程和交通运输领域为主。截至去年12月末,在各行业PPP项目数及投资额中,市政、交通、城镇综合开发3个行业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居前3名。

PPP项目落地率如何?记者查知,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入库项目落地率达31.6%,而第三批示范项目的落地率更是惊人地达到了42.9%。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打好今年有效投资,是摆在各地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长‘双降’之时,我们的投资主要靠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其发展也是有限的,而唯一的途径是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

投资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广东省发改委主任何宁卡认为,扩大有效投资,必须坚持把资金投到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的项目上来。而年初浙江省发改委主任李学忠详解7900多亿投向时就指出,有效投资得有真金白银,但据有关研究估算,“十三五”时期,浙江仍存在2.4万亿元至2.7万亿元左右的融资需求。

“不用多说,今年重头戏仍然还会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张汉亚强调,激活民间投资会让民间主体愿意投资,把放宽行业准入的政策落实好。

但记者也注意到,在解决资金问题上,很多地方并没有放弃土地融资。随着地方两会相继召开,热点城市表示将严格执行调控政策,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似乎并未减少,部分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依旧颇丰。

三、你的机会在哪里?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落实关键年,大量计划项目有望获得批复并加快落地。目前中国城镇化率为57.35%,城市化道路还很长,投资增长空间充足。目前PPP项目库金额合计已有16万亿元,今年项目投资总额有望超过20万亿元,落实情况有望好转,对投资会有实质性拉动。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保持在17%左右。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称,“地方政府换届之后会产生新的基建投资需求,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导向下,以及随着PPP模式的推广,基建投资有望维持较高增长水平。”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2017年稳增长政策力度会继续加大,估计GDP增速在6.5%左右;在底线思维下,货币政策不会收得过紧;不担心房价会下行,但市场会趋淡;由于巨量可投资资金要寻找出路,在外汇流出受阻、海外投资受限的情况下,权益类资产将成为为数不多的可配置资产,港股市场尤其值得看好。

因此,对于当前大盘的技术性回踩。不要急于去担忧。而是借技术性回踩机会,把握基建股的轮动炒作大机会。按A股规律。一个强周期,也就是一波行情,主流板块一般能强到尾,哪怕出现调整也只会高位横盘为主。因而预期当前水泥板块的疯狂妖主,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虽机会不多。但还是以高位横盘为主。一些涨幅较小的基建概念股将有再次接力爆发的机会。也是当前市场政策面最契合的投资潜力点。

高的不要去追,而应该把握轮动机会,耐心布局。远的也不要去,重心跟着政策走。2016年GDP是靠地产,2017年GDP靠基建已非常明显。把握好板块内的个股轮动机会。哪也不远离,这是A股。玩的就是概念,因为我们不是价值投资市场,而是计划经济市场。尊重这个计划你就看懂A股。

对于基建机会。水泥是主要龙头。钢铁股太多,只合适寻找小盘特钢,西部搭建桥梁多,这些特钢受益大,也易引发炒作。对于其它,可以关注高铁基建概念。对于基建的大盘股,笔者还是建议看看得了,涨不了多少,但跌下来却非常容易。炒股要的是大概率。一个小盘股可以成妖股,你为什么什么去炒一个永远都不可能妖起来的大盘股?

附件——基建撸起袖子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