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品牌杜嘉班納或將失去中國市場

摘要:想死真的沒人攔你。


一線品牌杜嘉班納或將失去中國市場


這個冬天,杜嘉班納會很難過。

這一回,嘴炮王終於惹毛中國人民,火燒身了。

11月17日,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D&G)發佈了一段名為“起筷吃飯”,並把中國傳統文化與意大利經典飲食相結合的廣告宣傳片。因為片中旁白所用的“中式發音”、傲慢的語氣以及中國模特用奇怪的姿勢使用筷子吃Pizza、意大利式甜卷等片段被網友質疑存在歧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嫌疑,在國內社交媒體引發廣泛爭議。

一線品牌杜嘉班納或將失去中國市場

而後,嘴炮王杜嘉班納創始人、設計師Stefano Gabbana親自登場,與網友辯論(截圖被網友扒了),嘴炮王稱刪除視頻的舉動是因為“團隊和傲慢的中國人一樣愚蠢”,與此同時表示自己“會在所有的國際採訪中說中國這個國家就是一堆大便”,“沒有中國消費者也能過好”等傲慢言論,公然辱華。

一線品牌杜嘉班納或將失去中國市場

11月20、21日,辱華事件在即將在上海舉辦的The Great 秀前爆發了,在網友、媒體不斷的推動下,即將參加杜嘉班納大秀的明星率先出動作,章子怡、陳坤、李冰冰、黃曉明、王俊凱、霍思燕等中國藝人紛紛在微博發聲,表示堅決捍衛祖國文化,拒絕參加其活動。緊接著,東方賓利也宣佈,參加大秀的中國模特罷演了。

最讓杜嘉班納著急上火的是,中國電商(天貓、京東、蘇寧、網易考拉等)集體宣佈下架了所有與其品牌有關的產品。

一線品牌杜嘉班納或將失去中國市場

而對於辱華事件,杜嘉班納也做了三次發聲:第一次甩鍋回應,稱其官方Intragram賬號和設計師Instagram賬號均被盜;第二次在明星模特集體拒絕以及引起中國人民公憤後,不得不宣佈11月21日的GREAT大秀因故不得不延期;第三次發聲是在中國大眾引發的輿論升級後,打出了感情牌,稱我們曾夢想將一場專門為中國舉辦的活動帶到上海,展示我們的品牌和想象力。這不僅僅是一場時裝秀,這是我們對中國以及所有熱愛D&G的人的熱愛和激情的結晶......

一線品牌杜嘉班納或將失去中國市場

三次發聲,杜嘉班納先甩鍋,接著延期,最後再出感情牌,這看起來很有節奏,但在讀娛君看來,這樣的發聲都很沒有水平:

  • 一是藉口滑稽; 二是情感牌沒打到關鍵點上; 三是毫無歉意;

也讓人看到,國際一線奢侈品的公關水平竟然會這麼次——而且,次公關也體現在了品牌上。

創立於1980年的杜嘉班納,以獨立風格問世,因給麥當娜的環球演唱會製作了150套演出服裝,在明星圈開始走紅,然後從明星圈走向了大眾——近五十年裡程,從一個獨立品牌到如今的地位,對於這個意大利的奢侈品牌而言,是很不容易。

“杜嘉班納雖然沒有LV品牌高,但它的品牌也是與Prada、Gucci持平的。”針對杜嘉班納是幾線品牌,一位在意大利從事服裝生意的鄧女士如此回道。

而正是這樣的一線品牌,表現出的卻沒有一線品牌的氣質,反而從成名之後,就陷入了多個危機。

1、2010年,意大利政府控訴Dolce & Gabbana逃稅4.2億歐元,並控告兩名創始人;

2、2012年,杜嘉班納香港廣東道旗艦店保安特別禁止中國人在店外拍攝門店照片,其他國家遊客卻不受限。後引發大批中國市民在店外示威。

3、同年,2012年品牌大秀中佩戴新款耳環的模特形象也被認為冒犯了非裔人群;

4、2015年,Dolce & Gabbana公開表示試管嬰兒是“人造人”,並稱只有傳統的生育方式才是正常的,也只有這樣的家庭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家庭。後引發輿論;

5、2017年,Dolce & Gabbana發佈“#DG愛中國#”的視頻、照片,模特穿著Dolce & Gabbana的時裝,站在天安門和老城區裡,樸素的路人融入其中。被認為有故意醜化中國人之嫌。隨後在微博引起大波;

......

6、創始人Gabbana也經常嘴炮,前有吐槽美國知名藝人Selena Gome(傻臉娜)長得醜,後有對同行侮辱,如今更是嘴炮我大中國。


一線品牌杜嘉班納或將失去中國市場


創始人Gabbana​

眾所周知,品牌是人們對一個企業(包括領導人在內)及其產品、服務、形象、理念、文化、價值的一種評價和認知,是一種信任,也是價值的體現——從杜嘉班納的發展來看,他們長期在“領導人”、“文化價值”、“形象”上犯錯,而對此他們稱其為“自由的表達”。

“自由表達沒錯,但表達過了火,就會顯得這家公司很low。”一位資深品牌人士賈先生對此道。

“國外品牌為何如此做我不知道,但在中國,如此花樣作死,是很少見的。”一位4A公司副總經理說道。

做品牌的都知道,企業的知名度容易做,而品牌不容易做。因為品牌需要時間來沉澱,要歷經知名度、口碑兩大過程。而一旦企業或者產品形成品牌,都勢必會花時間來經營它,呵護它。這些經營來自包括產品、服務、領導人等各方面。

而杜嘉班納作為一線國際奢侈品牌,對此似乎毫不在乎,企業、產品各種diss各種族,領導人各種炮轟名人、國家,宛如潑婦一般,甚至不如。他們是覺得自己的品牌已經夠強大了?是認為這樣的炒作無傷大雅,過不了幾天就偃旗息鼓了嗎?

都不是,是無知。無知的這次要硬生生來撞有態度的中國,和中國人民。

該次辱華事件,堪稱杜嘉班納史上最大的危機,不僅顛覆了大眾對杜嘉班納企業形象、領導人、品牌、理念的認知,也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D&G這些一線品牌近年來最大的消費市場就是中國。而這些瘋子設計師還拿自己的品牌和前途開玩笑。去得罪目前最廣的消費群體,實為不智!”鄧女士對此表示道。

一位香港時尚博主也對讀娛君表示:“沒有了中國這塊市場,D&G營收將損失慘重,甚至會被打下一線品牌的神壇。”

為何如此說呢?兩組數據來看:

1、2018年5月,智研諮詢發佈了《2018-2024年中國個人奢侈品市場分析預測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稱我國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突破1400億,維持高增長。2017年我國個人奢侈品市場銷售總額達到200億歐元(約合1,42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0%,增速在全球主要地區遙遙領先。在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2,620億歐元(約合2萬億人民幣)的總銷售額中佔比為8%。

2、中國消費者貢獻全球32%奢侈品消費,成為全球主要增長點。2017年全球個人消費品市場中,來自中國的消費者預計貢獻了約 835億歐元(約合6,500億人民幣)億,同比增長13%,佔比達到全球的 32%,佔比為所有國家和地區最高。


一線品牌杜嘉班納或將失去中國市場


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

一線品牌杜嘉班納或將失去中國市場

從市場規模和個人消費來看,中國都是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尤其中國電商的火熱,更促使大批一線奢侈品扎堆中國。根據貝恩諮詢的數據,2017年,奢侈品在網絡上的銷量增加了24%,佔到了整體銷售額的十分之一。到2025年,電商渠道的銷量預計會佔到整體的四分之一。

有言論稱,誰搶到了中國市場,那麼他則將是下一個奢侈品的王者。然而,面對如此大一個市場,杜嘉班納用作死的方法被全中國人民所抵制,被中國電商軍團所下架,甚至,被媒體持續挖出老料,它的產品以次充好。

1、2016年8月16日,多喜佳伴納公司因銷售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女鞋被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處罰6萬3410元。

2、2017年9月21日,因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而被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34萬6500元。

3、2018年8月29日,違反“未依法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而冒用分公司的名義”,而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罰款1萬元。

看到這些,很多人都會有共同認知:這個冬天,杜嘉班納會很難過——其實,它的財報表現也一直不佳,根據意大利媒體的披露,杜嘉班納母公司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財年銷售額為12.90億歐元,較上一財年下滑了600萬歐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1.56億歐元,同比減少1200萬歐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至12.2%。

“作惡事嘗惡果,這是它應得的。“網友小了白了圖笑”評道。

尾聲:目前危機仍在持續,杜嘉班納或許也將失去中國這塊市場,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