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 冬至|气始于冬至,冬至养生了解一下!

节气养生 · 冬至|气始于冬至,冬至养生了解一下!

节气养生 · 冬至|气始于冬至,冬至养生了解一下!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在公历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从太阳到达黄经270°开始,即为冬至。冬至日,又名“一阳生”,交冬数九的第一天,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在北半球全年中,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自冬至日起,天之阳气开始兴作渐强,这代表着阴阳转化的下一个循环的开始。

饮 食 养 生

“气始于冬至”,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此时人体内阳气开始生发,最易吸收外来营养。冬至期间,气候寒冷,宜选择温补类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等,也可选择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等,或滋补类食物,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海参、甲鱼等。另外,还应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食物或结合药膳进行调补,以助发阳气、利于封藏。但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和肥甘厚味,若过食辛辣会生阳动火,易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因此,在食用温热性食物的同时,可少吃一些偏凉性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四时调摄笺》中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据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减弱心阳,也可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助心阳以养心,如莴笋、生菜、苦菊等。

节气养生 · 冬至|气始于冬至,冬至养生了解一下!

运 动 养 生

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此时适当的运动可以升发我们体内的阳气。传统功法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可以达到动中求静、气定神闲的目的。但冬季运动,一定要避免寒气的侵袭,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头和足的保暖,避免冻伤;运动的量,有以微微出汗为度,避免大汗淋漓损伤阳气。

节气养生 · 冬至|气始于冬至,冬至养生了解一下!

起 居 养 生

气候寒冷的冬季,人体应顺应自然,早睡晚起,待阳光出现后再外出活动,以期减少阳气外泄。冬至时节,宜在白天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同时,要特别强调睡好子午觉,“子时大睡,午时小憩”,这不但有助于促进一天之中阴阳更替,而且可以帮助一年之中阳气生长,达到使下一年阳气充足,少生疾病的目的。另外,晚上睡前适宜用偏热的水泡脚(时间5~10分钟,感觉凉时需再加热水),这不但可以散寒、解乏,还可以促进睡眠。

节气养生 · 冬至|气始于冬至,冬至养生了解一下!

艾 灸 养 生

冬至时天气寒冷,以调护阳气为重,尤宜艾灸养生,穴位首选神阙穴。神阙穴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在脐部中央,属任脉,为人体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因此,艾灸神阙穴(每天1次,每次15到20分钟),具有提升阳气,温通经络,和畅气血的作用,还能收到温元气,助五脏,缓旧疾,祛病邪的效果。

节气养生 · 冬至|气始于冬至,冬至养生了解一下!

文字 | 涂玥

审核 | 刘华东

供稿 | 第二临床医学院

图片 | 来源网络

听杏仁们讲述南中医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