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粮仓变“博物馆”,里面全是稀罕物,拥有1件就是农村暴发户


每逢春节,“逛”就成了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它的意思就是出门去玩。如果有目标,那叫旅游;如果没目标,那就叫瞎逛。今年,河南豫北一个小县城,提前对当地十几座废弃数年的老粮仓进行全面改造,竟造出了十几座上档次的博物馆,并对所有群众免费开放,不收取任何门票。曾经鲜为人知、已经废弃的老粮库,现在却成了人们“逛”的好去处。看了里面的东西,人们更觉得不枉此行。

这是一个展示豫北农村生活的博物馆。步入房内,首先闻到的是小麦的香味,两座小麦堆起的小山映入眼帘。小麦的这种味道对于农民群众来说,是那么的熟悉。两位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在对一些农具进行讨论。老伯介绍:“这些都是以前农村家庭离不了的农具,现在都是机器耕种,这些老农具已经很少见到了。会用的几乎也没有人了。”看着这些老伙伴,两位老人显得非常激动。

博物馆内也有很多以前农村家庭使用的物品。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它们,都是些原汁原味的老物件。一位家长带领着自己的孩子在认真的观看,并对孩子讲解自己认识的物品。对于那些没有见到过的老物件,就会用手机拍下来,发到朋友圈,让别人帮忙辨认这些老物件,请教他人说出老物件的名字。


在众多的老物件中,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老家电。这是一台手拨电话机,令人好奇的是,这台手拨电话机竟然还有一个专用的木质盒子。一台老式电话足能引起人们的话题,加上这个木质的盒子,更是令人探讨不已。一位50多岁的大哥说:“在那个年代,谁家能用得起电话?以前的人追求好日子,他们的奋斗目标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所以说,当时的有钱人才买得起。”

这是一台挂式空调,旁边的牌子说明,这台空调还是第一代的。在豫北的农村,这都是十足的稀罕物。虽说现在的农村家庭办喜事,空调成了必备品。不论是县城,还是农村,空调都成了普通家电。但是,眼前的这台空调机,很少有人认识它。一位穿着整洁的城里大妈说:“当时上班的时候,工资每月才发十几元,电视机都买不起,更别提买空调了。那个时候,我们见都没有见过什么是空调。”

这是第一代坐式空调,右上方有5个按钮。在各个按钮的下方,都写着文字,但不是简体字。虽说有一定年代,但是这台空调机的功能却十分先进。比如,这排开关的最左侧的白色按钮下面写着说明,这是加湿的按钮。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台空调机都成了少数家庭才能拥有的奢饰品,更别说这台有加湿功能的空调机了。一位经过的大哥在认真看过后说:“看样子,应该是外国生产的,应该属于进口货。”


三台黑白电视机。之所以给它定性为黑白的,是因为,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彩色电视机。曾经听农村的老年人讲:“那个时候,一个村庄如果有一台电视机,这个村儿就跟着出名了。每天晚上,全村的人都会到有电视机的这户人家看电视。当时电视节目播出是限制时间的。晚上8点就没有节目了。电视机是村里暴发户的专属物品。”

在数百件的老物件中,这个老物件最扎眼。仔细观看,只要有人经过,都会停下脚步看一看。大红色,显得格外喜庆。盒子的上方是两个音响,但是感觉这个老物件当时制作并不精细,反而粗糙。因为在音响的中间还能看到裸露的电线。下面盒子里的东西就比较多,有一叠老唱片。一位城里大哥说:“这种电器在城里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像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才会有。如果这个老物件放在农村,那户人家肯定是响当当的万元户。”

四种老式收音机。让人最容易辨认的就是“红灯”牌子的收音机。一位60多岁的老伯介绍:“当时农村很少有电视机,如果谁家有了收音机,那就是公认的富户。当时,农民种出的粮食除了交公粮,剩下的勉强够一家老小吃。手里根本就没有闲钱买这些稀罕物。当时了解信息的渠道也很少,报纸只有上班的人才能看到,如果想了解国家大事,只能通过收音机。”


看到这种老物件,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80年代的社会青年肩扛着它,哪个地方人多就往哪里挤,并在大庭广众之下,穿着喇叭腿牛仔裤跳迪斯科。这种老物件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不过,这都是大城市才有的。一个年近六旬的大妈说:“这是春来牌子的,当时的名牌货。一次工厂里搞演出,为了借一台这样的录音机,跑了还几个单位,最后才借到一台。表演的时候,人们的眼睛都在录音机上,竟很少有人看节目了。”大妈说后,自己笑了起来。

时隔数年再看到这样的物品,令人激动。当时,在城里的影院看电影,门票1.5元。后来农村也放电影,哪个小孩跟放映员关系近,就会得到一小段剪下来的胶片,这就成了向其他小孩炫耀的资本。一位老者经过时,感叹地说:“以前一部片子看十几遍也不看不够。现在的电影一张票好几十,但没啥看头了。”盒子上字迹清晰,但这些老电影又有谁看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