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這些民生建設,老百姓看在眼裡

茂名:這些民生建設,老百姓看在眼裡

1月22日,茂名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報告中有一組數據引人注目:全市民生支出356億元,增長10.8%,佔財政支出的84.1%。從中也可看出,市委市政府對民生事業非常重視,不斷地在民生建設上加大投入,不斷地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幸福感。這組數字的背後,是一件又一件的民生實事,老百姓都一一看在眼裡。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特地梳理了過去一年廣受人民群眾關注、給百姓帶來切身利益的一些民生事,所述未必全面,但窺斑見豹,從中可感受到我市過去一年在民生建設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改善人居環境,不僅是四城同創

去小東江看摩天輪,在江堤上散步,突然想上個洗手間怎麼辦?不用擔心,江邊有座漂亮的公廁!2018年以來,我市全力推進“廁所革命”,為市民提供方便、乾淨、舒適的如廁環境。市民稍微注意,就會發現公園廣場等地方的公廁都已大有改觀。

公廁改革,只是我市去年創文創衛工作的一小部分,只是我市去年在改善人居環境方面所做工作的一小點。說到創文創衛,就會想到高頻率出現在報紙和網絡的一個詞:“四城同創”。四城同創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好心平安茂名。四“輪”驅動,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推動我市生態環境進一步好轉。

創文創衛,首先感受最大的就是城市環境面貌的變化。我市根據創文創衛的要求開展了以環境衛生整治、農貿市場及周邊環境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為重點的“三整治兩提升”行動。各級各部門大力開展衛生清潔,全面清理牛皮蘚,改造老舊小區,把市容整治工作深入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整個城市的環境面貌大為改善。特別是農貿市場改造,大受市民稱讚。過去,許多農貿市場都存在嚴重的髒亂差現象,既給市民買菜帶來不便,也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和城市形象。自去年年初起,我市大刀闊斧開展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分批改造各大農貿市場,致力於打造安全、衛生、整潔、文明的農貿市場。參與升級改造的不僅包括河東市場、河西市場、福華市場、露天礦市場、方興市場、龍湖市場、紅旗市場、三萬七市場、新華市場等9個國有農貿市場,還包括官渡市場、官山市場等一批民營農貿市場。目前已有18個市場改造完畢,如河東市場、官山市場等,均以嶄新面貌贏得了廣大市民群眾的拍手稱讚。

而藉助於創文,我市道路交通環境也改變很大。如,幾十萬輛電動車陸續上牌了,交通秩序迅速好轉,闖紅燈現象越來越少。在大力宣傳和頻繁整治後,禮讓斑馬線行人已逐漸成為市民共識,這也體現了茂名人素質的提升。也因為創文創衛,文明餐桌行動全面鋪開,現在市民到飯店酒店吃飯,總能看到餐桌上有諸如“請文明用餐,勿浪費糧食”之類的提示,勤儉節約之風悄然興起,而這小小的變化也折射出一個城市的文明。

創森,則讓城市更綠了。從2018年起,我市圍繞森林城市生態、產業、文化、支撐四大體系,強力推進各項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指標建設。市中心城區及各區(縣級市)改造升級了一批舊公園,並新增了一批公園,包括官渡公園、潘茂名紀念公園等;建設了大批鄉村綠化美化示範點、溼地公園;對高速公路、國省道提升景觀林帶,補植更新綠化樹,等等。電白區羅坑鎮繼信宜市錢排鎮、高州市根子鎮後,又被認定為“廣東省森林小鎮”,示範帶動了全市森林小鎮建設。

創安,大大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我市公安機關開展基層派出所“一日一設卡”行動,大幅度提升了路面見警率,既有效打擊了違法犯罪分子,也讓百姓出門更安全。特別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其範圍之廣打擊力度之深可謂前所未有,在全市範圍內迅速掃除了一批黑惡勢力,淨化了社會治安環境,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稱讚。

當然,改善人居環境的不僅僅是四城同創,還有方方面面。比如,繼續推進城鄉清潔工程,大力開展鄉鎮“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農村整體環境一進步向好,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大為提升。


交通建設飛躍發展,市民出行更便利

說起茂名過去一年的發展變化,交通建設的成就絕對是可圈可點的。而這也關係著800萬茂名人的出行,最受百姓關注。

深茂鐵路江門至茂名段的開通運營,讓茂名市民可坐上動車直達廣州,融入了珠三角“2小時+”經濟生活圈,具有里程碑意義。以茂名火車站改擴建為核心,整合鐵路、長短途汽車客運和城市公交、出租車、社會車輛等客運方式而建設的茂名綜合客運樞紐,也已動工建設,建成後將實現鐵路公路的無縫銜接零距離換乘。

2018年5月1日那天,我市三條新建道路——潘州大道、西部快線、工業大道南同時通車,進一步拉近了中心城區與周邊的時空距離,對改善區域路網結構,緩解區內交通壓力,加快茂名城市組團建設和城市擴容提質等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2018年12月,茂名市第五屆全民健身徒步節在新建的中德大道舉行,七萬人徒步其中,感受了我市交通建設的巨大成就和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

再看看市中心城區,繼續擴容提質。站南片區建設如火如荼,特別是路網建設步伐飛快,金城路馬上可以通車了。東北五小區也同樣加快路網建設,如高涼北路北段、西粵北路北段均已完成了大部分工程建設,很快便可竣工通車。而市民盼望已久的大園路建設,也終於在2018年有了實質發展。大園一路已經打通,與同樣剛建好的人民北路北段實現了交匯。為迎接建市60週年,我市還啟動了中心城區2018年道路瀝青罩面及人行道升級改造工程,涉及紅旗路、建設路、高涼路、新福路等8條道路,進一步優化中心城區道路交通環境。

鐵路、公路、城區道路建設齊頭並進,路網越來越完善,四通八達的道路讓百姓出行越來越便利。


教育,不僅是“一本五專”變“二本四專”

教育,同樣是與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的民生事業。說起我市2018年的教育發展成就,相信很多市民都會想到“我們有兩間本科院校了”。過去一年,我市的高等教育飛速發展,廣東茂名農林科技職業學院一期建設已完畢,於去年9月投入使用。我市借力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的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濱海校區,也已於去年9月投入使用。而隨著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於2018年12月19日成功升格為本科院校,我市高等教育格局也由“一本五專”升級為“二本四專”。

除了高等教育飛速發展外,我市基礎教育也成果豐碩。比如,“教育創現”實現新突破。高州、化州、信宜均已通過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達標驗收,被授予“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稱號。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上,我市制定了《茂名市化解大班額專項規劃》,並做好未來五年學位需求預測工作,有步驟地消除大班額現象;啟動了中心城區學校與縣域副中心學校結對幫扶一體化辦學工作,通過支教、師資培訓、跟崗學習、送課下鄉、資源共享等各種渠道,全面提升縣域副中心薄弱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便民服務,讓老百姓辦事更省心省時

“最多跑一次”這句話大家應該不陌生了。

去年,我市在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關於“放管服”改革的各項決策部署中,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政務服務更加便民化。去年8月,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茂名市本級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最多跑一次”事項目錄(第一批)》,涉及公安、民政、住建、人社、公積金、工商等近30個部門,共391項。緊接著,去年12月25日,第二批“最多跑一次”事項目錄發佈,此次公佈的事項目錄範圍更廣,涵蓋更多涉企涉民領域。至此,共1173項服務事項納入“最多跑一次”。

許多市民都表示,“放管服”政策實施以來,辦事跑腿少了,許多原來要多次跑腿的事項現在都只跑一次即可,有的甚至直接在網上便可辦理完畢,實現“零跑腿”,真是省心又省時。


就業養老醫療,每一樣都有進步

就業是一項事關社會和諧穩定的民生大事。過去一年,我市通過開展“就業援助月”、“南粵春暖”、“春風行動”等大型就業招聘活動,為群眾提供有效的公共就業服務。2018年1-12月,城鎮新增就業6474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4%,幫扶2420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同時,我市大力建設創業孵化基地,目前已有基地8個,累計入駐企業(項目)137個,去年共促進2469人創業,帶動8938人就業。此外,我市正以“粵菜師傅”工程為抓手,全力助推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工作統籌推進。2018年10月,印發了《茂名市粵菜師傅工程實施方案》,提出了“計劃到2022年底,建設一批省級、市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和大師工作室,全市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000人次以上,直接帶動3萬人次實現就業創業;技工院校建成2至3個以粵菜烹飪為特色的烹飪技能人才省級重點專業;打造80個鄉村粵菜特色美食點,建設10條鄉村旅遊美食精品線路”的工作目標。

養老方面,我市去年10月完成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工作,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已由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48元,去年11月起按新標準發放。另外,參保人數再創新高。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市參加城鄉居保的參保總人數為260.5107萬人,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60週歲以上參保人數為102.5508萬人;繳費人數為124.7829萬人,繳費率為105.75%。目前我市城鄉居保工作在粵東西北地市排名前列。

醫療方面,最值得說的便是我市去年繼續大力推進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64家鄉鎮衛生院已完成建設,極大地改善了鄉鎮居民的醫療條件。同時,13家公立縣級醫院升級建設也全面鋪開。

除此之外,過去一年我市還做了許多影響百姓生活的大事。如大力繁榮文化事業,圍繞好心茂名精神舉辦了一系列惠民文化活動,包括開展生態馬拉松、龍舟邀請賽、十大文化名片評選、全民健身徒步節等。各級各部門還積極為鄉村建設文化廣場等,並開展大大小小的送文化下鄉活動,豐富了鄉鎮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我們要發展,但絕不犧牲生態環境。相反,過去一年,市委市政府把生態環境擺在更突出的位置,堅持踐行“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理念。2018年,我市市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16,全省排名第三。沒錯,又是前三名。過去一年,我市堅持不懈按照“治煙囪、汰黃標、控揚塵、禁燃燒”的思路,開展大氣環境綜合整治,繼續推動空氣質量全面改善。前不久,記者接觸了承包城區部門道路瀝青照面工程的某建築公司管理人員,他說他每天都要到工地盯得緊緊的,確保灑水車及時灑水以免揚塵,否則環保等部門就會來查處。由此也可見,我市對空氣質量是多麼地重視。同時,我市對汙染水土的行為現象進行堅決整治。包括整治“散亂汙”的企業,清理各類汙染環境的養殖場等,許多鄉鎮的水土環境因此得到明顯改善。特別是通過深入推進河長制這一重點民生工程,我市生態環境得到全面好轉。去年,我市按照中央和省有關部署,堅決把全面推行河長製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結合鄉村振興、水環境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工作,全面推進河湖突出問題的治理和長效管護,全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已由“見河長、見湖長”全面轉向“見行動、見成效”的新階段。通過紮實的工作和大力的宣傳,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水生態環境大幅改善,水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水面保潔實現常態化長效化。記者多次深入鄉鎮走訪,發現過去一些遭遇非法採沙、亂倒垃圾,汙染嚴重的江河湖泊,都已有了非常顯著的改觀,周邊生態環境也逐漸得到了修復。這極大地改善了鄉村環境,並推動了鄉村水生態休閒旅遊景觀的建設,讓鄉鎮居民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生態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