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三境界,你是否還未跳出第一層?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幣圈三境界,你是否還未跳出第一層?


這三層境界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同時也成為了人們成長路上的座右銘。

反觀幣圈層面,無論是以太坊、EOS等行業巨頭,還是剛剛起步的中小型企業,在發展壯大之前也都曾經歷了幣圈三境界,這也許就是幣圈成功前的必經之路。

幣圈第一境界:以利誘之

“金錢願意為懂得運用它的人工作。那些願意打開心胸,聽取專業的意見,將金錢放在穩當的生利投資上,讓錢滾錢,利滾利,將會源源不斷創造財富。”古巴比倫的金錢第二定律或許就是當前社會智者成功的真實寫照。

現代社會中人們總以為談錢太俗,然而金錢總是能在關鍵的時刻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幣圈的項目方在完成項目的製作後,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宣傳,而如何讓其他幣圈用戶知曉這個項目或者活動的存在和價值呢?這時,利用金錢和利益吸引人們注意力或許就是最佳的辦法了。

然而,這一階段吸引到的大多是一些吃瓜群眾,任你說的天花亂墜他們也很少能花時間思索這個項目的真實價值,但是至少為項目吸引了群眾數量基礎。項目方為了達到進一步推廣的目的,就要採取其他方案了,也就是幣圈的第二境界。

幣圈第二境界:以利導之

如果說第一階段是讓幣圈用戶成為項目的參與者,那麼第二階段就是讓他們成為社區中的一員。在利益的驅使下,用戶逐漸被項目的真實價值所吸引,從理性的角度分析項目的前景,然後這部分人群以這一點為紐帶參與項目的討論,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社區盛景。

但這還不夠,因為社區成員之間沒有特別強的凝聚力,當項目顯露出一絲危機時可能就會出現“樹倒獼猴散”的場景。也就是說,社區成員的凝聚力是不牢固的,項目方還需要通過其他方式增強這種凝聚力,而這也是第三境界的主要目的。

幣圈第三境界:持續的價值輸出

2018年“死去”的代幣項目數不勝數,除了國家的強制監管,這些代幣項目不具備真實價值也是其走向滅亡的主要原因。一個優質幣圈項目的真實價值,往往是用戶在評價中最看重的方面,因為這代表了發展潛力;而如何將這樣的價值長期化,保證持續的價值輸出,則是各大企業面臨的最關鍵問題之一。

要保證持續的價值輸出,首先需要確保項目的實際價值,其次社區成員需要有共同的信念作為支撐,而不單單是靠項目聯繫起來。如果能夠做到這兩點,從本質上來說,社區就會升級成為社群,社群成員與項目方之間會產生極其牢固的羈絆,例如TSL——全球社群節點推廣糖果計劃,就是團結中小型企業與個人的力量,來對抗行業巨頭的壟斷和幣圈嚴冬而發展壯大的。

總的來說,幣圈三境界中第一層的群眾基數是最龐大的,因為大多數人在社區的選擇中還沒有明確的目的。屏幕前的你是否還徘徊在這一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