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可以人治,但不要治人

管理可以人治,但不要治人

我曾經問:“管理中你是喜歡人治?還是法治?”幾乎所有的人都說:“喜歡法治”。不論是領導身份的人,還是下屬身份的人。

但據我觀察,幾乎所有領導都有“人治”的一面,有的幾乎就是人治為主,什麼制度、規章,對他來說就是一張紙。這樣的領導真的是讓人受不了。

當然,並不是“人治”不好,許多作風霸道的領導同樣取得了很好的領導效果和經營業績。只是,“人治”可以,但不要“治人”就好。

人治可以,不要傷害人性

人治的特徵不僅僅是“老闆說了算”的問題,而是老闆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你的思想,你的時間,你的精力,甚至包括你做事的方式和方法。

這方面主要有兩種表現:

一是家長作風,老大自居。

這樣的領導往往有很強的控制慾,而且很強勢,一切都要按照他的想法來做,由他來劃“框框”規定你做什麼,不做什麼。有時,他也會鼓勵下面的人要有主動性,而一旦有人違揹他的想法的時候,他就會“打壓”你,比如公開地批評你,公開地貶低、嘲笑你等,讓你不得不回到他的想法上來。

而聚在他周圍的人,或者說得到他喜歡和信任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聽話,想方設法讓他高興的人。許多有能力、有激情的人最終變得默默無聞,碌碌無為,就是被這樣的領導“折磨”過來的。

管理可以人治,但不要治人

二是追求完美,好大喜功。

這樣的領導就是一個工作狂,不斷地對下面施加壓力,自己不休息,也不讓下面休息,對工作稍有不滿意就大動肝火,從不考慮他人的想法,也不給他人留面子。

遇到這樣的老闆,你會感覺很壓抑,很疲憊,很無奈。如果老闆“精力旺盛”,而你又是“左膀右臂”,或者身居重要的崗位,那麼你的境況會更加糟糕。

許多非常優秀的經理人為老闆做了許多的事情,老闆也非常信任他、關照他,最後紛紛以“照顧家庭”“修養身體”的理由提出離職,不是利益的問題,而是心情的問題。

人治可以,不要傷害制度

人治的另外一個突出的特徵是輕視制度。不是從制度的層面來強化管理,提升組織效率,而是不斷地以領導的“期待”“要求”等來淡化制度的影響。

當一個企業是以“領導為中心”,而不是以“制度為中心”的時候,那麼“老闆文化”就會成為主流。一種現象是,做什麼事,怎麼做,不是集思廣益,尋找更經濟更有效果的方法,而是先問“老闆是怎麼說的”。如果老闆沒有說法,最好等老闆說了再做,老闆有了說法,就按老闆的說法去做。人們常常會用“老闆說……”來強調某項工作、某個做法的重要性。

只要是“老闆說的”,多數情況下人們就會遵從老闆的意圖做事,而不是質疑或反對,即使這樣做違背規章制度。

另一種現象是“學領導講話”。抓管理不是從制度抓起,而是從領導講話抓起。在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是,學習領導講話要比學習規章制度來得更重要,也更頻繁。這也導致企業裡很多的管理制度被束之高閣,甚至是一些新下發的制度也不能得到有效落實。

人治的問題並不在於“領導說”可能是錯誤的,而是有可能會把“領導說”的錯誤放大,造成更大的錯誤,甚至是無可挽回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