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那段下派的日子

我是一位农村中学教师,按说已经处于底层,还往哪儿“下派”呢?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口述历史:那段下派的日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教师的地位很低,甚至连种地的农民都不如。那时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农村教师的工资经乡镇发放,根本无法按时足额领取,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我和妻子都是农村教师,这更是雪上加霜,说句不夸张的话,有时连买米的钱都没有。

口述历史:那段下派的日子

终于有了一次不当教师的机会。为了搞活农村经济,县里决定从县乡两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抽调八百名干部,充实到村级组织,以帮助农民招商引资,兴办集体企业,走共同富裕之路。就这样,我被下派到据说是全县最偏僻的村子——迎神村,当上了“村民委员会第一主任”。

初到迎神村,我不苟言笑,故作高深。村支部书记请我吃饭,作陪的都很拘谨。有人夸我有学问,有人夸我能力棒……我听了自然像“六月喝了冰雪水”,心中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干一番大事业。

第二天,民兵营长和妇女主任登门拜访,向我汇报工作……我昏昏然忘乎所以。整整一个通宵,我没合眼,制订出一份计划:要在岗区开辟八百亩林果带,在湾区建设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又写了两篇广播稿,连续在县广播电台播送,一时间,舆论哗然。

口述历史:那段下派的日子

有一天,邻村的一位年轻妇女见到我,经人介绍,她得知我就是广播里天天播送的那位下派干部,不无钦佩地说:“广播里天天播送你的先进事迹,我只当你是个年纪很大的人,原来这么年轻,真是年轻有为!”

这是我有生以来最为得意的一段时间。然而,一年过去了,岗上的荒坡依然是荒坡,湾里的水田仍旧是水田。我才知道,自己并不能为村民做任何事。

口述历史:那段下派的日子

“下派干部”“村民委员会第一主任”——这些曾经让我倍感神秘和自豪称呼,很快在我心中黯淡了,我开始思念校园的宁静。

于是我提前结束下派,回到了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