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有“四心”,不上岸都难!

不知不觉夜已深,零下的窗外月明星稀,只有星星点点的出租车偶尔驶过,这是我们的小代老师前往辽宁省考支援的第十五天,下半年四川省考结束,马不停蹄赶到辽宁进行省考封闭班次授课,今晚十一点结束申论一模考试试卷讲解工作,本该回去备课休息的小代老师,与一位“焦虑”的学员刚刚结束一个半小时多的一对一分析交流谈话,小代老师才有时间抬起头转动一下发酸的脖颈。

这位女学员前期对申论的复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行测,对于申论,上完了前期基础班次,就再也没有看真题,没有深思考,没有做总结,使得入班第一次申论模拟考试小题得36分,作文没有写完得8分,总计44分,小代老师看着自己面前的这张试卷,通过仔细查看发现:申论小题主要问题:审题不仔细、要点找不全、要点找不准;作文主要问题:立意找不准,分论点展不开。除此之外,压力太大,心情浮躁也是她当前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在交流过程中,我们的小代老师既成了一位“聆听者”,又成了一位“指路人”。使出“浑身解数”,为其“对症下药”。

省考有“四心”,不上岸都难!

一、审题一定要“用心”。

在申论题目的作答过程中,很多考生对于审题不够“用心”,往往答非所问,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充分将题干以及下方的要求理解到位,看清楚题型、作答对象、范围,字数、特殊要求等,才能清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才能明确答题的方向,才能跳过题目的“陷阱”,才能避免“无用功”。

二、找点一定要“细心”。

寻找答案要点需要“火眼金睛”,但是我们在找点过程中,不够“细心”,答案不全面,不准确,其实对于前面小题作答,我们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答案提示信息:高频词、逻辑关系词(并列、转折、因果等)、首尾句等来提升准确率,并且可以用不同的符号勾画,提高做题效率。

三、作文一定要“耐心”。

对于写作文,很多考生认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对于作文写作依然有章可循,作文写不出来关键是没有确立出框架,并且展开没有形成思路,也没有素材导致。要想把握准确立意,必须抓准题干中的关键词以及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要对全篇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出题意图确立框架,并且对于分论点可以充分借助材料中的素材进行概括成为我们的素材。

四、考试一定要“平常心”。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备考者拼的是定力;拼的是实力,拼的更是心态,要变压力为动力,戒骄戒躁,与自己比较,一次次进步,就会让自己收获通往成功山巅的信心与勇气,坚持到最后,我们就是“王者”。

走心发言:其实在“公考”的路上,我们都在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而中公教育的老师,是“走心”的,是“负责”的,更是“专业”的,是你公考路上的“守护者”,只要在你需要的时候,总会给你方向,总会给你希望,更会给你无穷的力量。不管此时此刻在公考复习路上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评论留下你想说的话,期待您的“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