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爺”究竟是做什麼的

在道教體系中城隍,即是城市的護衛之神,城隍信仰在我國由來已久,據記載,早在先秦時期天子“八祭”之一的“水庸”祭祀,就是城隍祭的最早活動。發展到了明代,全國各府、州、縣按朝廷要求,均需模仿衙門規制建造一座城隍廟。

“城隍爺”究竟是做什麼的

城隍是守護城池、護國安邦、統轄亡魂、調和風雨之神。故歷代官員在赴任時,都要先到城隍廟內燒香、祭拜、宣誓等,以求城隍護佑一方平安。

城隍因地域不同,所供奉的城隍爺也就有所不同,但最有影響的城隍則以龐玉、周新、霍光、秦裕伯和楊椒山為主。

道教在做“超度”道場時,需要發“城隍牒”文書以知照城隍,才能拘解亡魂赴壇受度。在城隍廟中,一般除主祀城隍爺外,兩旁還配祀判官和牛頭、馬面,以及黑白無常等神。

城隍,在全國各地的城市中都有城隍廟,對城隍的信仰可以說十分流行、普遍。在民間,無論是喜事還是喪事,老百姓都會去城隍廟上香求拜,這一信仰的形成,一直影響著地方的民風和日常習俗的相繼發展。

金吾文化為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